文/ 石瀟涵
圖/《錢江晚報》
20世紀60年代,一個黑人小女孩跟著爸爸來到華盛頓,他們想要去白宮參觀。
白宮不僅是美國政府的象征,也是一個開放式的旅游景點,但他們卻因黑人身份而被守衛(wèi)擋在了外面。小女孩備感羞辱,在白宮門外大哭起來,小女孩的爸爸蹲下來對她說:“弱者是不值得別人敬重的,你認為此刻的你是強者還是弱者?值不值得別人敬重?”
小女孩聽后立刻止住了哭聲,她擦干眼淚說:“爸爸,我不哭!”爸爸接著說:“好孩子,你一定要記住,每個人在受到屈辱的時候,都有兩個選擇,一是自暴自棄做一個更容易受到屈辱的弱者,二是自強不息做一個有尊嚴的強者,你怎么選?”
“爸爸,我選擇做一個強者!”小女孩說,“今天他們把我擋在外面,將來我要讓他們恭恭敬敬地為我開門?!?/p>
此后,小女孩沒有再提過這件事,但她心里卻深深地記住了這次遭遇和爸爸說的“兩個選擇”。她以超出常人的努力認真學習,在課堂之外還自學了俄語、法語、西班牙語,后來還拿到了丹佛大學的博士學位,26歲就已是斯坦福大學的講師,隨后又出任斯坦福大學歷史上最年輕的教務長……
天道酬勤,加倍的努力終于換來加倍的成就。1988年之后,她先后擔任國家安全委員會蘇聯(lián)事務司司長和總統(tǒng)國家安全事務特別助理,出入白宮已是極為尋常的一件事情。她就是美國第66任國務卿康多莉扎·賴斯。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自己的選擇,有什么樣的選擇,就會有什么樣的人生。”這是賴斯常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