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自己的親眼所見嗎
你是一個誠實的人嗎?
事實證明撒謊,至少是那些無關緊要的謊,可能是將我們所有人聯(lián)系在一起的社交粘合劑。雖然我們不善于識別謊言,但可能只有一個簡單的技巧可以幫助你發(fā)現(xiàn)說謊者……動物學家、作家露西·庫克探索為什么在整個動物界以及在人類中普遍存在這種不良行為。
通常我們所說的“撒謊”是指某人用言語或行為來欺騙我們。但實際上,因為我們并未準確說出我們的真實想法,真正的對話才成為可能。如果在每次聊天中,與你交談的人都會說出他們對你和你的人生決定的看法?這將是無法忍受的。
隨時隨地表達真情實感并不一定對你有利
即使我們強烈不喜歡某人花大價錢剪的新發(fā)型,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不想揭穿這一點。
我們意識到,百分百講真話可能弊大于利,而這種默契是許多人類社會互動的核心。
所以欺騙是把我們聚集在一起的粘合劑,它是合作的潤滑劑,也讓世界保持和諧。
心理學家懷斯曼說:“大約1/3的人每天都會說謊?!?p>
我從沒撒過謊
然而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有5%的人聲稱他們從來沒有撒謊。
看起來我們很多人甚至不能在匿名調查中說實話……
“我們擅長撒謊,但我們卻不善于測謊?!睉阉孤^續(xù)說道。
我們認為自己善于發(fā)現(xiàn)欺騙行為,但當你讓兩個人進入實驗室并向他們展示一個人說謊和講真話的視頻,再問參與者哪個是真話哪個是假話,結果是只有大約一半的人能猜對。
警察,律師甚至法官猜對的概率也是如此。
只有一小波人能勝出,那就是犯人。
我們不善于識別謊言因為我們是視覺生物。我們的大腦大多用于視覺處理,因此我們傾向于在試圖辨別某人是否說謊時依賴這些視覺線索。
他們在座位上走來走去嗎?他們打手勢嗎?他們的面部表情是什么樣的?然而,這些事情是大多是可控的:高級的騙子知道對方想要嘗試發(fā)現(xiàn)謊言的內容。
除此之外的信號就是我們說話的內容和方式。
這對騙子來說要難得多。所以如果你集中注意力,并且知道要尋找什么樣的圖案,你就會成為一個更好的謊言識別者。
忘掉視覺線索,仔細聆聽吧
一般來說,撒謊的人說話較少;他們需要更長時間回答問題。他們傾向于在謊言中,不表達自己的情感。所以“我”、“我的”這些詞經(jīng)常會消失。
我們中的一些人是比其他人更好的騙子,懷斯曼做了一個區(qū)分這兩種人的測試。它被稱為“Q”測試,大約需要5秒鐘才能完成。
用食指在額頭上畫一個大寫字母Q。問題是,你把Q的尾巴放在右眼還是左眼上?換句話說,你是否正在繪制Q以便別人可以看到,或者方便你自己看?
理論上說,如果你把尾巴放在左眼上,方便你對面的人看,那么你總是在考慮其他人如何看待你,因此你應該能成為一個好騙子。
但如果你把它放在右眼上,你從自己的角度看世界,所以你往往更誠實一點。
作弊還是解決問題
欺騙無處不在。在自然界中,動物不斷地用偽裝行為欺騙宿敵以傳承基因。
比如雄性魷魚會假裝雌性混在雌性當中,以求渾水摸魚的交配機會。而且永遠不要相信雞……公雞會發(fā)出分享食物的虛假聲音來吸引母雞注意,然后發(fā)生性行為。而非共享晚餐。
海鳥在他們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里經(jīng)常會成對出現(xiàn),我們曾經(jīng)認為這意味著他們一貫保持忠誠。
但科學家們了解到,即使是像海鳩那樣終身保持同一配偶的鳥類,為了可以得到更多更優(yōu)質后代,也會偷偷摸摸進行“婚外”交配。
懷斯曼說,一些有趣的研究可以確定孩子在什么年齡開始撒謊。
“你把孩子帶進一個房間,你告訴他們,‘我們在你身后放置你最喜歡的玩具,但請不要看,然后你走出房間,再次提醒他們不要看玩具”,他說。
當你通過閉路電視觀察他們時,你會發(fā)現(xiàn)幾分鐘后他們會偷看玩具。當你回房間時,你問:“你看過玩具了嗎?”
“當你和三歲的孩子一起做這個測試時,那時他們剛剛開始掌握語言的時代。你會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有50%的人會說謊?!睉阉孤f。
“但他們五歲的時候,沒人會說實話!”
說謊是能夠駕馭大型復雜社交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于像黑猩猩這樣的靈長類動物來說,群居擁有巨大的優(yōu)勢:你可以分擔尋找食物的責任,并且有更多雙眼睛來發(fā)現(xiàn)掠食者。
但如果你當時正在與其他人競爭食物,那么它可能導致你或其他人在戰(zhàn)斗中受傷,這對團隊而言代價極高。所以偷偷摸摸對你和其他人來說實際上更好。
戰(zhàn)術欺騙在社會物種的演變中有著悠久的歷史。
一個以和諧方式相處的先進社會是一個讓彼此相互理解的社會。研究表明,動物越復雜,競爭就越常見。
所以撒謊可能并不總是那么糟糕。畢竟沒有謊言的存在,我們可能就不會發(fā)展到今天:它對我們的生存至關重要。
但騙子也會這么說,不是嗎? (摘自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網(wǎng))(編輯/費勒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