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質(zhì)群
摘要:我國歷史教育不斷發(fā)展,那么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也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地改進、創(chuàng)新。傳統(tǒng)的課本教學已經(jīng)顯現(xiàn)出來了一些弊端。運用史料教學法可以使得學生們?nèi)菀桌斫鈿v史,對歷史課堂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但是老師們對于史料的選取也十分重要。本文以史料研究在初中歷史課堂中的教學應用為研究基點,深入分析了其開展實際教學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史料教學;初中歷史;有效策略
1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現(xiàn)狀分析
當前國內(nèi)教育對初中歷史的重視度不斷提高,一些新的思想新的觀念不斷涌現(xiàn),初中歷史教學隨之呈現(xiàn)出了多元化的特點。這無疑反映了歷史教育發(fā)展進步的一面,值得肯定,但不可否認的是,新理念、新思想和新主張,在大多數(shù)中學歷史教師看來,聽起來雖然很好,但如何在實踐中與具體教學內(nèi)容實現(xiàn)有機融合,確實是一個相當棘手的問題。這也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施十多年來,歷史課堂難以發(fā)生本質(zhì)變化或者說變化其實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顯著的重要原因。我們認為,新理念、新思想和新主張與教學實踐不能實現(xiàn)有機融合,固然與一些新理念、新思想和新主張“高高在上、不接地氣”有關,更多的恐怕還在于廣大中學歷史教師對教學內(nèi)容的認識和理解處于一個淺層水平,沒有體現(xiàn)出一定的專業(yè)性,由此導致新理念、新思想和新主張與“教學實踐”形成“兩層皮”現(xiàn)象。
可見,要推動歷史教學改革取得質(zhì)的飛躍,不能沒有新理念、新思想和新主張的引領,但是,僅靠這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我們在教學中遇到的一個個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雖然有的看起來十分類似但是其實有著這樣那樣的不同。這就要求我們對每一個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必須達到深度把握、準確理解的程度。那么運用史料教學法則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2 史料教學在課堂應用的創(chuàng)新策略
2.1 結合實際狀況,合理篩選授課備課材料
既然是結合歷史史料進行教學,那么選擇合適的材料則是重中之重。老師扮演的角色更多的是如何正確引導學生去思考。選擇貼近歷史教科書內(nèi)容的歷史材料,選擇學生容易理解的歷史材料,選擇生動有趣的歷史材料。那么學生不僅在課堂上的積極性會大大提高,求知欲也會有所提升。在教學內(nèi)容設計中,學生對與知識密切相關的內(nèi)容非常感興趣,但又不完全熟悉。通過運用史料教學法,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增加學生的學習熱情。還可以使學生把新舊知識融會貫通,從而積極完成知識的學習。選取歷史材料時,教師們可能就會忽略課本上的一些史料、典故。應充分利用課本上權威的歷史材料,再搜集資料進行擴展,這樣可以充分和課本知識結合,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學生們的考試。很多史料都是文言文,教師如若不進行篩選,那么由于難度過大,學生們閱讀文言文會覺得吃力,這會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拿第7課法蘭克王國舉例,克洛維是當時很有遠見和才干的國王。教師可以通過地圖教學策略讓學生很直觀地理解法蘭克國家的發(fā)展,還可以參考《法蘭克人史》,《中世紀史料遜》等書籍選取合適的內(nèi)容作為擴展閱讀提供給學生。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法蘭克國王克洛維采取的舉措,理解他是如何通過這些措施來穩(wěn)固自己的統(tǒng)治。整個法蘭克王國都信仰了基督教,這時教師也可以引用一些基督教方面的材料加以說明。
2.2 考證史料真實,嚴肅對待教材相關歷史
由于“史料”本身,有著編修者的官方意識形態(tài)或個人價值觀,從孔夫子編《春秋》起,就有意識地對史書進行主觀性極強的“刪改”、“避諱”與“編排”,所以中國古代史料,不論是編修正史(宣示本朝正統(tǒng)性而著編著的前代史),還是私人著史(凝結“春秋大義式”的個人價值觀),都有著各種缺漏、隱瞞、套話、乃至篇章安排的有意為之。再加上不同時期文言文的隔閡,不借助任何工具書,史料學書籍,僅僅照著史料原本通讀,是很容易陷入編修者的迷魂陣中迷失方向的。
而且,“史料”,尤其是所謂正史,除了《史記》,基本上都缺乏趣味性,而除了前四史以外的官修正史,往往還在篇章之間缺乏聯(lián)系,過于散漫(斷爛朝報)。史料在內(nèi)容上的“主觀性”、語言上的“古舊性”與結構上的“散漫性”,決定了史料必須借力巧讀,必須慎重取用。初中生們已經(jīng)對歷史有了自己的見解。世界歷史古埃及文明,有許多神話故事,有許多傳說。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加以區(qū)分。課堂上可以引用這些神話故事和傳說活躍課堂氣氛,但一定要選擇積極正面的內(nèi)容,而且不能脫離教學帶偏課堂。
3 結語
根據(jù)以上內(nèi)容,運用史料教學法開展初中歷史課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這種教育模式必定是對初中歷史學習有益的。學生們不但會對歷史學習有了更好的認知,還會提高學習興趣。教師則需要選擇貼近教材且真實的史料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來。
參考文獻
[1]洪雅娟,運用史料教學法開展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 9,16(10): 99-100.
[2]王小芬.基于史料教學法的高中歷史微課設計與制作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7.
[3]周方高,劉瑩瑩,初中歷史史料教學初探[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 9,1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