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鋒濤
【摘要】目的:本文通過具體研究分析影響工程項目中管理績效的風險分擔因素,構建項目管理績效為結果的模型,并利用結構方程進行假設檢驗。結果:風險初次分擔和再分擔之間具有互動關系;其中風險初次分擔中支持制度對項目管理績效的整體影響較為顯著;而風險再分擔效率對項目管理績效具有積極影響,再分擔中分擔規(guī)模影響并不明顯。
【關鍵詞】風險分擔;工程項目;項目管理績效
工程項目在施工過程中容易受到不同因素影響,而造成對工程進度和效益的無法確定的損害。因此在工程項目正式實施之前,合作雙方以合同擬定的方式,合理進行項目風險分擔是十分必要的。其實質就是在風險識別的基礎上明確項目風險承擔主體,以此增強對工程項目的管理,從而達到提升項目管理績效的目的。
一、理論與研究假設
(一)風險分擔與工程項目管理績效的關系
風險分擔是項目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工程項目合作雙方的核心理念之一。國外研究者實證表明,工程項目中合理的風險分擔能夠有效節(jié)省項目生產費用;mokgohlwa明確指出,項目中合理的風險承擔應達到承擔風險工程成本最小的效果;國內研究學者指出項目風險承擔與項目資金價值呈現(xiàn)曲線關系。由此可見,國內外研究學者普遍認為合理風險分擔對工程項目管理績效具有正向影響,這里所指管理績效通常不是項目整體,而是其中關鍵指標如項目資金、項目成本等。
上述文獻未將風險承擔分為初次分擔和再分擔,對于風險再分擔與項目管理績效的關系通常被劃分為合同管理的范疇,其中包含索賠、變更、調價等。合同管理對工程項目具有積極影響作用,如加拿大學者對近20各工程項目中的索賠和變更進行研究,認為工程項目所產生的超出費用主要是因為出現(xiàn)工程變更,更將工程索賠定義為嚴重性的破壞。因此,本文將風險分擔分為風險初次分擔和再分擔兩個層面進行研究,實現(xiàn)整體性分析風險分擔影響工程項目管理績效因素的目的。
(二)研究假設
假設1合理工程風險初次分擔的完備程度對工程項目管理績效具有積極影響;假設2工程項目合同中支持制度對項目管理績效具有正向影響;假設3風險再分擔的實施規(guī)模對項目管理績效具有積極影響;假設3風險再分擔的效率對項目管理績效具有積極影響。
二、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一)選取樣本
工程項目風險承擔對項目管理績效影響受眾多因素影響,為更好避免和排除這些干擾因素,本文選取北京、上海、重慶、廣州四個地區(qū)三年內政府類投資工程項目為樣本,并在相關部門支持和協(xié)助下,選定52各工程項目作為本次研究樣本,其中北京18個、上海16個、重慶11個、廣州7個。然后選取項目中主要負責合同管理的工作人員,并邀請他們參與研究問卷調查,并確保對工程項目風險分擔和項目管理績效的準確評價。本次調查共發(fā)放問卷326分,收回問卷277分,其中有效問卷243分,問卷回收率為849%,有效率為87.7%。通過問卷調查者情況統(tǒng)計可知,其中51.2%來自工程項目的甲方,48.8%來自工程項目一方,甲方和乙方的受調查者數量基本保持持平,避免不同立場產生對分先分擔的偏頗。受調查者中工作經驗3年以上人員占據85.6%,參與工程項目全過程的工作人員占據82.2%,更好的保證本次調查問卷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二)研究方法
本次調查研究采用結構化問卷來收集調查數據,對所有數據變量采用量表打分法,受調查者可根據工程項目實際情況進行五種條目選擇,分別為“完全同意”或“影響很大”為5分,“大致同意”或“較大”為4分,“一般”為3分,“大部分不同意”或“較小為2分”,“完全不同意”或“很小”為1分,要求被調查者根據工程實踐經驗對項目風險分擔和項目管理績效作為判斷。本次調查采用Cronbach α系數法對樣本采集記性可信度分析,通常認為Cronbach α系數大于0.7則為可信度較高,Cronbach
α系數大于05以上則為最低可接受可信度水平。本次調查研究的量標Cronbach α系數平均值為0.765.具有較強的說服力和可信度。
三、研究結果
(一)數據和模型的擬合
本研究采用結構方程模式來檢驗研究所提出的理論內容和假設,由表1可知,結構模型的各項數值均符合其標準的具體要求,同時,所研究的各項變量的表轉化因子負荷大于0.7,表明數據與模型擬合程度較為良好。
(二)檢驗假設結果
本研究假設檢驗結果如表2所示,通常認為參與檢驗參數估計值應達到t值>1.95或p<0.05,其標準系數范圍在0.45到0.95之間,此時可證明研究假設為成立。當然,研究假設是否成立主要以參數估計值是否達到顯著水平來衡量,其中系數越大則表明兩種變量之間相互影響的強度越大。由表2可知,影響工程項目管理績效的四個要素中,支持制度、風險再承擔效率都與項目管理績效呈正向顯著影響關系,就最終檢驗結果而言,項目風險再承擔效率的影響系數為0.67,t值為7.83,與項目支持制度影響系數0.45,t值為5.02相比要大,以此,上述4中假設中假設1與假設3并未通過檢驗。
四、討論
(一)風險初次分擔與工程項目管理績效總影響顯著
表2表明假設1中路徑系數為0.18,表明初次風險分擔的完備程度對工程項目管理績效并無直接影響,但項目合同中初始風險分擔的完備程度越高其項目管理績效越低,這與傳統(tǒng)觀念中初始項目合同應完全定義項目風險因素向背離。研究假設2中項目支持制度的路徑系數為0.45。表明項目支持制度對項目管理績效具有顯著直接影響。在上述假設檢驗結果中顯示,在項目初始合同中,項目支持制度比項目風險初次分擔的完備程度對項目管理績效具有更大影響。因此,在工程項目合作雙方擬定初始合同時,與其可以追求更加完備的風險承擔條款,不如通過項目支持制度的建立來提升風險分擔屬性,從而提升工程項目管理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