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類似原夢園、楊小勇這樣的“高齡”本科生、研究生不斷涌現(xiàn)。對于一些信奉“低欲望”“佛系”的年輕人來說,原夢園、楊小勇們也給出了另一種啟示:永遠不要害怕改變現(xiàn)狀,不要輕易放棄自己的夢想,更不要以“平凡可貴”安慰自己的碌碌無為。
原夢園和楊小勇,年齡相近,重回校園讀書的初衷也相仿:原夢園是為了給兒子更好的學習氛圍,決定陪他一起學習;楊小勇是要給兒子做榜樣。兩人平時都有繁重的工作,復習迎考的過程充滿艱辛……
和兒子一同考研的宿管阿姨
原夢園是上海交通大學留學生公寓的一名宿管阿姨?;厮菟纳钴壽E,對學習的追求很早就埋下了種子。
2015年,兒子考上大學,原夢園決定陪兒子一起讀大學?!拔液軔蹖W習,也想為兒子營造一點兒學習的氛圍。”原夢園說。一年后,她參加成人高考,順利考取復旦大學漢語言文學本科。
“我之所以選這個專業(yè),是因為我在學校網(wǎng)站上見過一則招聘信息,要當兼職老師,就必須要有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yè)?!敝?,原夢園偶然在交通大學生活園區(qū)看到招聘公告,她便趕去應聘,最終被錄用了。
雖然天生愛學習,但考研不是容易的事?!皟鹤訙蕚淇佳袝r,我想陪陪他,相互督促,至少有個伴?!本瓦@樣,去年年初,她的考研之旅開始了。
對于49歲的原夢園來說,最大的攔路虎是英語。“很多人都跟我說,你這個年紀就不適合學語言。”但原夢園并不妥協(xié),“我沒有別的訣竅,就是不斷重復”。她向記者展示背單詞的記錄,連續(xù)700多天,一天都未曾懈怠?!袄狭擞洃浟Υ_實不行,背了忘,忘了背,但我不放棄?!?/p>
為了考研,原夢園還報名參加了英語和政治兩門科目的網(wǎng)課,堅持在網(wǎng)上完成了500余節(jié)課程。不僅如此,平時與留學生進行交流,她也堅持用英語,從而鍛煉自己的口語和聽力。最終,在考研時,她以53分的英語成績成功過線。
今年3月16日,考研筆試成績公布,她再次成功過線。之后參加考研復試,原夢園顯得很“不合群”?!?0多個考生,基本都是應屆畢業(yè)生?!痹瓑魣@說,她還被保安從考場“趕”出去三次,原因是考生家長要在外等待。最終,她以324分的筆試成績與不俗的復試表現(xiàn),成功通過。
如今,原夢園和兒子在廣西大學讀碩士研究生,開啟她人生的又一個新篇章。
“我渴望學習,期望自己有一天能考上博士,可年齡是否合適還要看未來的情況。我也希望自己能在碩士畢業(yè)后當一名老師?!辈粩鄬W習,這是原夢園生活的常態(tài),她將學習和汲取知識作為人生前行的足跡,融入自己生活的點滴。
最后,原夢園這樣說:“我的故事沒什么特別,關鍵是做人要有信念。你只管努力,生活總會在意想不到的時候給你驚喜。”
考大學只為給兒子做榜樣
今年9月12日,一段“52歲維修老板自學1年考上本科,2門專業(yè)課成績考第一”的視頻在網(wǎng)上引發(fā)關注。
視頻中的主角叫楊小勇,1986年高中畢業(yè)后他便參加工作,是一家電器維修店的老板,有一雙兒女。
2017年,上高三的兒子應征入伍,沒有參加高考。他支持兒子的決定,但還是覺得,不管在部隊還是將來退伍,兒子總要繼續(xù)學習。于是,他拿起兒子的書開始復習,打算自己參加高考,給兒子做榜樣。
楊小勇白天在店里維修電器,晚上時間幾乎全部用來復習功課。離開校園31年的他,自學起來并不那么容易?!拔乙郧皩W的是理科,英語對我來說很難,一直復習得不太好,數(shù)學剛開始也有點兒吃力?!?018年高考,楊小勇最終考了496分,超二本線19分。
分數(shù)出來后,楊小勇報了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的電子商務專業(yè)。2018年8月中旬,收到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的錄取通知書后,他一度猶豫了。學校為其減免學費、住宿費,并解決了生活費,他最終決定去上大學。
入學后,楊小勇便申請從電子商務專業(yè)調(diào)劑到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大一第一學期,他對大學學習有些不適應,尤其是計算機課學起來有點兒吃力,還掛科了。但在專業(yè)課方面,他的表現(xiàn)不輸同班同學,甚至要比很多同學好一些。
大一第二學期,楊小勇的學習越來越得心應手,重修計算機通過了,漢語言文學還是班級第一,大學寫作也從上學期的前幾名躍居第一。同時,楊小勇的妻子和女兒也搬來陪他讀書,用行動支持他。
更讓楊小勇欣慰的是,自己上大學激勵了兒子和女兒,他覺得自己這個大學沒上錯。
他上大學后,兒子在部隊的表現(xiàn)越來越好,今年服兵役滿兩年時,被部隊留任士官。9歲的女兒就在附近的小學上四年級,“來到這邊后,她學習上進步也很大,可能也是大學的這種學習氛圍感染了她”。
楊小勇表示,對于大學畢業(yè)后的生活,他還沒有具體的規(guī)劃,目前就想著把大學生活過得充實一點?!艾F(xiàn)在我已經(jīng)大二了,開始嘗試寫下自己讀書時的一些感悟,但還不夠好,我還要嘗試寫小說,爭取在大三發(fā)表自己的作品?!?/p>
“追夢不怕晚”
可能有人會問,50歲左右的人,再工作幾年也該退休享清福了,還有必要千辛萬苦上大學嗎?這么做劃算么?
正如一些網(wǎng)友分析,純粹從經(jīng)濟角度考慮,楊小勇上大學是一場“賠本”的買賣。考慮到年齡這個現(xiàn)實問題,在今后的就業(yè)和職業(yè)發(fā)展,他或許要面臨比年輕的大學生們更大的波折。但這種選擇本身所彰顯的精神力量——對知識的渴求之心,對理想的奮斗之心,對人生的進取之心,是無價的。
僅從他激勵子女的初衷看,他也實現(xiàn)了目標。他不僅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也改變了整個家庭,其精神更是激勵了無數(shù)人。
49歲宿管阿姨成了研究生、52歲家電維修老板上大學,不僅是屬于個人的傳奇。
這幾年,類似原夢園、楊小勇這樣的“高齡”本科生、研究生不斷涌現(xiàn),公眾的態(tài)度從最初的不解、懷疑,越來越多轉向肯定、敬佩,這無疑是一種巨大的進步。從這個意義上說,原夢園、楊小勇們的出現(xiàn),也是時代的勵志故事。
特別應該提及,招生政策的靈活多元,當?shù)卣途妥x高校的鼓勵扶持,為這些“高齡”大學生圓夢提供了土壤。這是個人努力和社會包容等共同作用的結果。
對于一些信奉“低欲望”“佛系”的年輕人來說,原夢園、楊小勇們也給出了另一種啟示:永遠不要害怕改變現(xiàn)狀,不要輕易放棄自己的夢想,更不要以“平凡可貴”安慰自己的碌碌無為。
原夢園已經(jīng)開始了嶄新的大學生活,楊小勇也立下了“在大三發(fā)表自己的小說”的目標。屬于他們的勵志故事還將繼續(xù)。在敬佩他們之余,不妨學習他們“追夢不怕晚”的精神,為我所用。(人民網(wǎng)2019.9.14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