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淵
探礦隊開進阿爾泰山那天,天氣不錯,云淡風(fēng)輕,天空像水洗過一樣瓦藍瓦藍的。翻卷著浪花的額爾齊斯河,宛如一條藍色的緞帶,閃爍著寶石般幽藍的亮光。
說是探礦隊,其實包括領(lǐng)隊的高營長在內(nèi),也就十一個人。高營長年紀稍稍大一些,其余的都是二十歲左右的愣頭小伙兒。高營長騎在一匹高大的雪青馬上,戰(zhàn)士們則每人牽著一峰駱駝,那十峰駱駝連成一長溜兒,雖說不上浩浩蕩蕩,可也拖了一二百米長。每峰駱駝脖頸下都搖蕩著鈴鐺,走一步響一下,叮咚叮咚的聲音悠長、洪亮。駝鞍上,除了爆破器材、鋼釬、鐵錘,還有面袋子、鋪蓋卷、鍋碗瓢盆什么的。探礦隊這次鉆進阿爾泰山里找礦,不是找金礦、銅礦,也不是找寶石礦、水晶礦,找的是云母礦。所有人都清楚,進山找礦可不是鬧著玩的,所以心里早做好了吃苦的準備,就這好多戰(zhàn)士還是死纏硬磨費了老大的勁才逮著個機會。這不,剛進到山里,軍墾戰(zhàn)士們心窩里的興奮勁兒就憋不住從嗓子眼里迸發(fā)出來:
毛主席的戰(zhàn)士,
最聽黨的話——
哪里需要哪里去哎,
哪里艱苦哪安家。
祖國要我走天下哎,
扛起槍桿我就走,
打起背包就出發(fā)……
探礦隊此行的目的地,是阿爾泰山深處的黑熊溝——團里早已從地礦部門那兒了解到,黑熊溝里曾經(jīng)發(fā)現(xiàn)過云母礦苗。
一行人順著一條不知名的峽谷一直往山里走。沒有一條像樣的路,全都是彎來繞去的千百年來哈薩克牧人和他們的畜群踩出來的牧道。越往山里走,頭上的天空似乎也越來越窄了,滿山滿谷蓊蓊郁郁的樹傘蓋似的遮天敝日,從林子上空篩下來的日光一下子變得稀薄而斑駁。好多樹都叫不上名字,能夠叫得出名兒的只有那么三種樹——低處的是小山楊,半山腰的是白樺樹,山頂上長得又高又壯的是紅松樹。剛剛進入深秋時節(jié),小山楊滿樹金黃,白樺樹一身銀白,只有高處的紅松樹是墨綠的。三種不同的樹色彩分明,又渾然一體,如同一位高明的畫家繪出的一幅彩墨畫,顯出一種特別的溫柔與富麗。軍墾戰(zhàn)士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林子,瞬時被這輝煌富麗震住了,扯著嗓子呼天搶地地喊了一聲:“天呀——”
午飯是在一條山溪邊吃的。戰(zhàn)士們七手八腳地卸下駝鞍上的家什,撒開駱駝讓它們在草灘上嚓嚓地啃食青草。大伙兒撿來柴火,燒了一大鍋開水,便一口干馕一口水地吃了起來。沒有菜,只有一點兒咸蘿卜干,大伙兒依然吃得有滋有味。
吃飯的工夫,高營長朗聲問大伙兒:“走了半天路累不累啊?”
話未落音,機靈鬼李二黑搶先回道:“不累!”
“累啥?這簡直是來山里避暑嘛”,趙大毛操著一口四川話說,“安逸得很喲。”
“大伙兒別高興得太早了”,高營長悠長著聲音說,“山有你們爬的,到時候可別給我裝熊!”
“我們絕不會當孬種!”戰(zhàn)士們齊刷刷回答,回聲嗡嗡的,震得跟前的小山楊簌簌一陣亂搖晃。
一隊人馬,只有高營長年紀大一些,也才二十八歲,他高高大大的個頭,結(jié)結(jié)實實的身板,壯得像一棵阿爾泰山的紅松樹。高營長雖說年紀不大,卻是一個打過不少硬仗的軍人了。他是一九四八年解放軍攻打陜西韓城前夕參的軍,不久隨王震司令員率領(lǐng)的第一野戰(zhàn)軍第一兵團打下蘭州后,又對抱頭鼠竄的馬步芳、馬步青殘部緊追不舍,直至在青海把馬家軍一舉殲滅。之后部隊奉命穿大漠,越戈壁,一路凱歌進新疆。一九五二年,高營長所屬的騎兵團進駐阿爾泰山腳下的富蘊。
一九五四年新疆生產(chǎn)建設(shè)兵團成立。高營長所在的部隊改編為工一師,上萬名官兵立即投入到開發(fā)邊疆、建設(shè)邊疆的火熱戰(zhàn)斗中去,修公路、搞建筑、建電站、開礦山……他們從天山到阿爾泰山,成年累月像候鳥一樣從東到西,又從西到東,這種風(fēng)風(fēng)火火的生活是他們所喜愛的。他們闖蕩過烏魯木齊、石河子,乃至更遠的地方,比如克拉瑪依、獨山子、北屯、布爾津,甚至烏倫古湖和可可托海,一路紅旗飄揚,凱歌高奏。
這些年,高營長也由班長、排長,一步步升至連長、營長。高營長感到自己能夠這樣像條漢子似地活著真好,不由在心里一遍遍地感嘆——只有荒涼的戈壁,沒有荒涼的人生!
而今,鉆進阿爾泰山里探礦,對高營長來說無疑又是一次新的挑戰(zhàn)。
一隊人跋山涉水,一個勁地往山里走。到底走了多少路,誰也說不清楚。反正攀過了一座座山頭,涉過了一條條溪水,直到夕陽沉進莽莽林海的時候,高營長才決定在一片草灘上扎營。
月亮從阿爾泰山峰上升起來了,天幕上藍寶石般的星星一閃一閃,漸漸地,暮靄升起來了,山谷一會兒便沉入無邊的夜色。戰(zhàn)士們?nèi)计饚锥洋艋?,那東一簇西一簇熊熊燃燒的篝火,燦亮、溫暖,如黑夜的心。篝火上架著行軍鍋,趙大毛忙著揪面片子,鍋里的羊肉湯咕嘟咕嘟地響著(部隊出發(fā)前,司務(wù)長特地給了一條羊腿),那濃濃的香味兒直往人的鼻孔里鉆。揪片子好了,每人捧著一只搪瓷碗,狼吞虎咽地吃。紅紅的火光在每個人臉上跳躍著,年輕的戰(zhàn)士們還七長八短地說著些快活的話。高營長看著這一切,自豪感在心里一漾一漾的……
越往山里,路越難走了。爬坡,上坎,彎彎繞繞,曲曲折折,山路跟羊腸子似的,似乎永遠也走不完。不過,路再難走也得走啊——因為他們共同的名字叫“兵團戰(zhàn)士”。是戰(zhàn)士只能一往無前,什么困難也阻擋不住前進的腳步。目的地是黑熊溝,黑熊溝里藏著他們渴望找到的寶藏。
起早趕晚地又走了兩天,探礦隊總算到達了黑熊溝。這兒是阿爾泰山深處,海拔高度兩千多米,溝更深,林更密,群山巍峨莊嚴,顯出一種特別的幽深與神秘。山風(fēng)成天呼呼地吹著,已沒有了山外的暑熱。這里是夏牧場,遍野青草沒膝,叫不上名字的野花多得是,黃的黃、紅的紅、紫的紫,大朵小朵,鋪陳出水彩畫般的景象。
隊員們雖說很疲乏,可一個個心里卻靈醒著。他們癡著一雙雙驚喜的眼睛,打量著眼前的山崖、叢林、山花與碧草,興奮地跳啊唱啊。
高營長四處轉(zhuǎn)了轉(zhuǎn),決定在一處石崖下扎營。那石崖下住十來個人綽綽有余,還可以遮風(fēng)擋雨,再理想不過了。同時決定,隊里除了留下趙大毛看守營盤外,其余的人一律隨他上山找礦。留下趙大毛的理由很簡單,他曾經(jīng)當過炊事兵,會做飯。其實這活兒一點兒也不輕松,除了要做十一個人的三餐飯,還要照管高營長的雪青馬和十峰駱駝呢。
上山的十個人又分成五個小組,每組兩人,具體任務(wù)就是帶上炸藥、雷管、鋼釬和大錘,分頭進山去找礦。大伙兒已經(jīng)見過云母礦的樣品——無非就是黑云母、白云母和金云母,全在心里記得熟熟的。只要發(fā)現(xiàn)礦苗,就打眼放炮,把藏在花崗巖里的寶貝找出來。
找了幾天,礦苗倒是發(fā)現(xiàn)了不老少,炮眼也打了不少,可炸開石頭后,都不是大伙兒想要的云母,原先心里憋足的那股勁兒便一點點地泄了下來。晚上回到營地,全都低頭耷腦的,灰著臉深一口淺一口地直嘆氣。
高營長心里也不大好受,大伙兒的心情他完全能夠理解。其實,高營長的壓力比大伙兒的壓力更大,只不過經(jīng)歷過無數(shù)艱難困苦的他只能把這種苦惱深深地埋在心里。
高營長的目光掃了一張張愁苦著的臉,朗聲說:“礦要是好找,還要我們來干什么?”
話剛落音,李二黑就咕噥了一句:“營長,像這樣找下去,哪天才是個頭???”
“是啊,”柱子苦著臉說,“我們沒有探礦設(shè)備,光憑肉眼能找到礦嗎?”
戰(zhàn)士們七嘴八舌的又是一陣瞎嚷嚷。
高營長耐著性子聽完大家的議論,過了半晌才悠長著聲音說:“如果什么都為我們準備好了,還要我們來干什么?”“我們進疆時什么都沒有,可憑著苦干實干加巧干,硬是開墾出了一個個農(nóng)場,建起了一座座工廠,讓沙漠變成了綠洲,在戈壁建起了廠房。比起這些,眼前的這點困難算得了什么?”高營長提高聲音道:“大伙兒都是黨團員,是營里挑選出來的精兵強將,我們能讓這點困難嚇倒嗎?”
高營長的一番鼓動顯然收到了效果,大伙兒的熱情又被調(diào)動起來了,齊刷刷地喊了一聲:“不完成任務(wù)決不下山!”這一聲斬釘截鐵的呼號,應(yīng)和著紅松林的濤聲、雪山水的吟唱,頓時讓高營長心里暖烘烘的,差點涌出了熱淚。
連日來的奔波,高營長的腿傷又嚴重了,走起路來一瘸一拐的。大伙兒看著挺不好受,心疼地勸高營長:“你就別硬撐著跟我們一道上山了?!?/p>
“那怎么行”,高營長咧著嘴,無所謂地一笑,“老毛病啦,沒事,挺一挺也就過去了?!?/p>
“營長你留下來,我替你上山好了?!壁w大毛濕潤著聲音說,“收了工我還管做飯總可以吧?”
“對,收了工我們大伙兒一塊做飯?!睉?zhàn)士們七嘴八舌地嚷嚷著,“反正又不是什么好飯,湊合著填飽肚皮就行啦! ”
“同志們的心意我領(lǐng)了。”高營長左一圈右一圈地把戰(zhàn)士們望了望,拍了拍自己的那條傷腿說:“我高山又不是紙糊的,沒有那么嬌貴。”
過了兩天,李二黑小組發(fā)現(xiàn)了一處礦苗,那是在離營盤約摸七八公里的一條山谷里。那天,李二黑無意間在溝口發(fā)現(xiàn)了一塊云母片——那是被夏季雪山水沖刷下來的一塊礦石帶到了溝口,云母片就是在沖刷下來的那塊礦石上發(fā)現(xiàn)的。亮晶晶的云母片,在秋日的陽光下閃著亮晶晶的光。李二黑心里一陣狂喜,扯著嗓子喊了一聲:“天呀——”就激動得什么話也說不出來了。
當晚,李二黑把意外發(fā)現(xiàn)的這塊云母片帶回了營地,營地一下像燒開的鍋一樣沸騰了。戰(zhàn)士們把那塊云母片傳來傳去看了一遍又一遍,一個個笑得嘴都合不攏了。一雙雙晶亮的眼睛已不再茫然,而是堅定如鐵了。
從第二天起,全隊集中力量去那條峽谷里找礦,終于發(fā)現(xiàn)了那個藏在山谷深處的礦點。
在新礦點上,大伙兒每天天不亮就出工,天黑透了才收工,一個勁地打眼、放炮,再打眼、放炮,一個個掄起十八磅大錘一口氣舞個幾百下,一點兒也不覺得累。叮當叮當?shù)腻N聲,轟隆轟隆的排炮聲,熱烈、雄渾,原來寂靜的山谷中仿佛演奏著一支雄渾的交響曲。
一陣驚天動地的排炮響過之后,炸飛的石頭如天女散花,蜂擁上前的戰(zhàn)士們?nèi)蹲×恕闹苌⒙涞娜窃颇钙?,而且全是白云母,塊大的如臉盆,塊小的也有碗口大。“我們找到云母了!我們勝利了!”歡呼聲掠過山間的白樺林、紅松林和雪山水,轟響著,回蕩著,漫向更深更遠的山谷。大伙兒心里樂得像有一群呱呱雞撲騰著。
上山找礦一晃半個多月了。攀過了多少座山頭,涉過了多少條溪水,戰(zhàn)士們都不記得了。礦點倒是發(fā)現(xiàn)了好幾個,但只有三四個大礦。盡管這樣,戰(zhàn)士們還是高興得成天合不上嘴。高營長也樂滋滋的,但心里多少還是有些糾結(jié)——團里計劃是要組建一個采礦營,包括兩個采礦連和一個云母加工廠。兩個連隊,二百來號人馬開進山,礦點太少,怎么夠這么多人施展拳腳???
這兩天,高營長正為采礦的事兒暗自愁苦著,趙大毛跑來告訴他一件事,頓時又讓他愁上加愁——帶來的面粉只剩下五袋了,按每人每天一斤半定量,最多只能對付十天了。高營長額頭上深深淺淺的皺紋頓時擰成了一個疙瘩。戰(zhàn)士們個個都是棒小伙,正是能吃飯的年紀,加上每日跋山涉水,掄大錘,打炮眼,吃不飽肚皮,如何支撐這繁重的體力勞動啊?
高營長一支接一支地抽著莫合煙,那一縷縷濃濃淡淡的煙霧像他的心事一樣繚繞著。高營長首先想到的是,再怎么困難人馬也不能撤下山,肚子還不能餓著??墒?,擺在面前的嚴酷現(xiàn)實讓他必須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他想了一陣子,一張臉灰灰的。
晚飯后,高營長決定開個民主會,讓大伙兒開動腦筋幫著拿個主意。會議一開始,戰(zhàn)士們便七嘴八舌的一下炸開了鍋。有的嚷嚷說:“搬兵回營好了?!庇械泥洁斓溃骸安荒艹?,勒緊褲帶省著點吃?!边^了一會兒,李二黑嗓音清亮地說:“活人哪有讓尿憋死的?!彼f山谷里長著不少野菠菜、野韭菜和野大蔥,要是采些野菜回來摻著吃,再怎么也能對付一些日子。
話剛落音,柱子一拍大腿,鏗鏘有力地說:“哎,我看咱們還可以搞些野魚吃嘛?!?/p>
柱子的話一下子提起了大伙兒的精氣神,一個個瞪著眼睛問:“這山溝里會有魚?你不是做夢娶媳婦——盡想好事吧?”
“信不信由你。”柱子漲紅著臉,表情一點兒也不像在開玩笑。
高營長瞅了柱子一眼,正色道:“那你說來聽聽?!?/p>
柱子說起了他在山谷里發(fā)現(xiàn)野魚的過程——
那天,柱子順著一條山谷往里走,走到一個山口處,竟然發(fā)現(xiàn)一個水潭。水潭不太大,可也不算小,差不多有一個籃球場那么大。潭水清亮、幽藍,是天空一樣的顏色。他看了很久,忽然發(fā)現(xiàn)水潭里有魚兒游來游去。他沒想到這水潭里會有魚。要是有魚鉤該多好,說不定能釣一些魚回去給大伙兒打打“牙祭”呢。他繞著水潭轉(zhuǎn)了一圈又一圈,最后只能悻悻地走了……柱子說完,賭咒發(fā)誓地說:“水潭里肯定有魚,誰說瞎話是龜兒子?!?/p>
大伙兒一聽,像誰一棒子搗在喜鵲窩里嘰嘰喳喳地高興了好一陣兒。隨后,又不無遺憾地嘆道:“沒魚鉤沒網(wǎng)的,就算有魚也吃不到嘴里呀?!?/p>
高營長聽罷,嘴角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那一刻,他深邃的目光里多了些欣喜和內(nèi)容——真是天無絕人之路?。?/p>
這當兒,不知誰嘟噥了一句:“嗨,用炸藥炸它個底朝天,還愁撈不著魚?”
“對,用炸藥炸它個底朝天?!睉?yīng)和的聲音嚶嚶嗡嗡響成一片。
民主會散會時,高營長宣布:“每個人利用下工時間采些野菜回來摻著吃,每頓飯每人只發(fā)一個饃。”接著,又給李二黑布置了一個任務(wù):“你是南方人,會水,明天你就跟柱子一塊兒帶上雷管、炸藥去炸魚,要是真能炸著,我們的日子就好過了?!?/p>
事情就這么定了下來。
第二天收工時,每個小組都帶回了不少野菜。更讓人喜出望外的是,炸魚的柱子和李二黑真的弄回了七八斤魚——那魚不是鯉魚、草魚,也不是鰱魚,一條條細長細長的,大伙兒誰也叫不上名字,就稱它“小白條”。
這天的晚餐是進山以來最豐盛的——每人除了領(lǐng)到一個白面菜盒子,還分到了一大碗清燉魚。那魚湯清清亮亮的,上面還漂著油星和一層綠綠的野蔥花,香氣直往人鼻孔里鉆,甭說吃魚了,就是喝一口魚湯,也夠香的了。
瞧著戰(zhàn)士們吃得有滋有味的樣子,高營長額頭上緊蹙已久的皺紋一條條地舒展開來,眼角、眉梢上都挑著笑——有這么好的戰(zhàn)士,又有這野菜、野魚,相信在山里堅持到大雪封山之前是絕對沒問題的。
找礦的時光過得很快,轉(zhuǎn)眼就是九月中旬了。
原先靜寂的山谷里,嘩啦一下像發(fā)了雪山水似的,驟然間涌起了一條條奔騰不息的洪流——不知哪來的那么多牛群啊羊群呀馬群呀,它們洶涌著、翻滾著、呼嘯著,前呼后擁,一下擠窄了狹長的山谷。整條山谷里浮動著一種特有的逼人的氣息。
天黑透的時候,山谷里才漸漸平息下來。草灘上、溪水旁,氈房如野菊花般星星點點地綻放。熊熊燃起的篝火東一簇西一簇,映照著一張張年輕的面孔。空氣中彌散著濃濃的奶茶、酥油和馬奶酒的芳香。畜群們嚼草的聲音沙沙沙沙,如秋雨般淅淅瀝瀝;而駝鈴的聲音不時地響起,東一下西一下,清脆、悠遠,越發(fā)襯出野山野水的深邃和靜謐。
寂靜中,忽地又響起一陣陣琴聲。那是哈薩克阿肯在彈奏冬不拉。琴聲悠揚,歌聲嘹亮,霎時,山中的夜晚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
遙遠的阿爾泰我的故鄉(xiāng),
牧草青青鮮花遍野開放。
琴聲悠揚是牧人在傾訴衷腸,
歌聲嘹亮是牧人心底的歡暢;
歌和馬是哈薩克騰飛的翅膀;
馱著牧人奔向那幸福的遠方。
……
不久后的一天晚上,探礦隊的戰(zhàn)士們剛剛枕著鼾聲進入甜蜜的夢鄉(xiāng),一陣踢踢踏踏的馬蹄聲突然把戰(zhàn)士們從夢里驚醒了。值班的趙大毛還沒有弄清是怎么回事,一匹急馳而來的棗紅馬已來到了跟前。從馬背上跳下來一位哈薩克漢子嘴里喘著粗氣,上氣不接下氣地說:“兵團同志……幫幫忙……出事了……”年輕的哈薩克漢子的普通話說得不太流利,急切中顯得有些結(jié)結(jié)巴巴。
事情是這樣——
這天晚上天黑不久,向陽大隊轉(zhuǎn)場的牧民剛把畜群攏在一起,正在生火做晚飯的時候,羊群里突然騷動起來,一只只綿羊咩咩地哀叫著,牧羊狗也汪汪地狂吠起來。隨同轉(zhuǎn)場的縣商業(yè)局努曼副局長聽到羊叫和狗吠,說了一聲:“不好!”,就拎上叉子槍沖出了氈房。他剛走近羊群,就發(fā)現(xiàn)騷動的羊群在拼命地東奔西突,一個黑乎乎的龐然大物嚎叫了一聲朝他竄了過來。努曼來不及多想,立刻扣動扳機,朝那野獸“砰”地開了一槍。野獸并沒有被擊中,反而尋著火藥味朝他猛撲過來,一爪子揭掉了努曼的半張臉皮。
聽到槍聲的幾個牧民知道事情不妙,立刻也端著叉子槍沖出了氈房,一齊朝那野獸開了槍,野獸應(yīng)聲倒地。牧民們沖過去一瞧,原來是一頭黑熊。牧民背起努曼副局長進到氈房一看,一張臉血乎乎的,傷勢十分嚴重,一個個全傻眼了。情急中,有個牧民說兵團的同志正駐扎在附近,快找部隊上的人治治吧。于是,年輕的哈薩克漢子就騎馬趕來報信了。
高營長聽罷,著急地問:“傷員現(xiàn)在在哪里?”
我們用牛車送來了,一會兒就到。哈薩克漢子哽咽著說。
高營長說:“牛車送太慢,我們立刻用擔(dān)架送縣城搶救?!?/p>
時間就是生命,搶救兄弟民族的生命重于一切!
高營長立刻命令戰(zhàn)士砍來兩棵小白樺樹,三下兩下做成了一副簡易擔(dān)架,又讓人在擔(dān)架上鋪上了毛氈和棉被,指定了八名戰(zhàn)士負責(zé)抬擔(dān)架。高營長顫著聲音說:“我?guī)ш?,你們四人一組輪換著抬,跑步前進,四十多公里山路五個小時必須趕到?!?/p>
剛剛準備就緒,牛車就到了。戰(zhàn)士們七手八腳地把努曼抬到擔(dān)架上,又給他蓋上棉被。高營長說聲“走”,戰(zhàn)士們立刻跑步出發(fā)。
走在前面的高營長舉著火把領(lǐng)路,沒抬擔(dān)架的戰(zhàn)士也在兩旁舉著火把照亮。
一行人在牧道上奔跑著,牧道崎嶇,步子也一腳高一腳低的?;谢秀便敝?,戰(zhàn)士們仿佛走在一個冗長的夢境里。
沒有人說話,只有呼哧呼哧的喘氣聲,應(yīng)和著山溝里呼呼吼叫的山風(fēng)。
高營長本來就有腿傷,走得有些踉踉蹌蹌。他一邊忍著腿痛,一邊高舉著火把。火把劃破了濃濃淡淡的霧氣。高營長不時地用沙啞的聲音催促著大伙兒:“快點,再快點!”
整整八十多里的崎嶇山路啊,一路狂奔的戰(zhàn)士僅僅用了四個多小時就把努曼副局長送到了可可托海礦區(qū)醫(yī)院。就在那一刻,耗盡了所有力氣的高營長和他的戰(zhàn)士們瞬間像一攤爛泥似的,全癱倒了。
幾乎沒有人能夠說得清楚戰(zhàn)士們在阿爾泰山里轉(zhuǎn)悠了多少個日子,仿佛那是好久好久以前的事情了。
山里遮天蔽日的白樺林和紅松林像是一張密不透風(fēng)的大網(wǎng),整日籠罩在戰(zhàn)士的頭頂上。林子里陰暗潮濕,滿眼都是綠蒙蒙的,加上野菜吃得多了,戰(zhàn)士們的臉上都透出一種灰灰的土色。而且,衣服也破得不成樣子,加之進山以后就沒有刮過胡子,一張張臉全都是胡子拉碴的,原本二十歲左右的小伙子仿佛成了小老頭。讓人著急的是,雖說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六七個礦點,但都不太令人滿意——大礦點不多,煩躁、憋悶,還有懊惱,便也如這山間的青草塞滿了戰(zhàn)士們的心頭,一時亂糟糟的理不出頭緒。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這天一大早起來,溝里溝外的山頭上竟然下了第一場雪。漫山的皚皚白雪,燦亮、炫目,寧靜中閃著鋼藍色。雪不大,卻預(yù)示著冬季很快就會降臨,也就是說,留給他們找礦的時間實在不多了,這不能不讓他們更加著急。
高營長內(nèi)心里依然信心十足。多年來一直跟阿爾泰山風(fēng)雪、嚴寒打交道的他,零下四十度的奇寒都沒有怕過,何況下頭一場雪呢。他甚至覺得阿爾泰山的第一場雪是那么清新美妙,令人心曠神怡。他和戰(zhàn)士們早早地吃過早飯,又一頭鉆進了黑熊溝的溝溝壑壑里。
穿過一條山溝,轉(zhuǎn)過一片紅松林,戰(zhàn)士們正深一腳淺一腳地朝前走著,身后忽地響起一陣馬兒咴咴的嘶鳴聲,隨后傳來一聲悠長的呼喊:“同志——”
大伙兒驚愕地回頭一看,只見從溝里躍出一匹棕色的馬,騎在馬上的是一位哈薩克老人——一頂狐皮帽遮住了老人的大半張臉,那兩扇帽耳朵迎風(fēng)像雪鷹的翅膀似的,一個勁的忽閃忽閃……
哈薩克老人縱馬到了高營長跟前,敏捷地跳下了馬,嘴里哈出一團熱氣:“哎,你們是進山找礦的兵團同志嗎?”
高營長怔了一下,他注視著老人,點了點頭說:“是啊,我們是兵團進山找礦的?!?/p>
“太好了?!惫_克老人緊緊攥住高營長的手,急慌慌地說他叫毛烏特,是山下紅旗牧場放馬的,進山尋兵團找礦的同志已兩天了,總算找著了。老人顯得十分激動,花白的眉毛一抖一抖的,像雪鷹一般犀利的目光里,笑意如水花一樣一朵一朵地綻放開來:“我已經(jīng)整整等了八年了,我知道你們會來的?!?/p>
七年前,也就是一九五二年,毛烏特那時四十多歲,在圍剿叛匪的一次惡戰(zhàn)中,他親眼看見身旁的王排長受了重傷,一顆罪惡的子彈擊穿了王排長的胸膛。王排長痛苦地捂住胸口,鮮血汩汩涌出指縫,他慢慢地從棉衣里摸出一塊亮晶晶的東西說:“這……這是我在黑熊溝里發(fā)現(xiàn)的?!苯又?,指了指遠處的一座山頭,斷斷續(xù)續(xù)地說:“我想這一定是塊寶貝,你一定要交給以后進山找寶的人……”話沒說完,王排長頭一歪就斷了氣……這些年,毛烏特一直沒忘記王排長的那句囑托,始終惦記著進山找礦的人。
毛烏特從懷里掏出那塊用白布裹了又裹的寶貝——一塊金黃色的云母片。那云母片黃燦燦、亮晶晶的,奪人眼眸,一眼就能看出那是云母中的上品。
高營長一把攥住老人的手,緊緊地握著,心里像有一群野兔子在沖撞著,一時什么話也說不出來了。
“走!我給你們帶路——”
老人縱身跨上了他的棕色馬,高營長也隨即跨上了他的雪青馬。兩匹馬一前一后,頂著風(fēng)雪,一頭撲進白茫茫的雪霧里。山風(fēng)掀起他們的短皮大衣,忽閃忽閃的,那樣子真像矯健的阿爾泰山雪鷹抖開翅翼搏擊著長風(fēng)。戰(zhàn)士們個個精神抖擻緊隨其后。此刻,遠遠近近的山頭籠在朦朦朧朧的雪霧里,好像畫里的風(fēng)景。戰(zhàn)士們感到這些日子里所有的勞累、艱辛,那一刻全部消失了。
黑熊溝里呼呼地刮起了一陣風(fēng)。戰(zhàn)士們知道,那是哈薩克牧人常說的鞭桿子風(fēng),也是阿爾泰山入冬前凜冽、豪放的北毛風(fē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