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林
摘 要:針對拖拉機維修過程中,經常遇到的一些問題進行了分析,幫助維修人員解決工作中遇到的難題,以提高維修質量。
關鍵詞:拖拉機;維修;問題解答
中圖分類號:S218.5? ? ? ? 文獻標識碼:A
1 汽缸蓋平面變形
汽缸蓋是用螺栓緊固在機體上,汽缸蓋內部鑄有冷卻水套,進、排氣道,潤滑油道,還有一些安裝座孔。在柴油機大修時,常發(fā)現(xiàn)汽缸蓋與機體配合的底平面有變形現(xiàn)象。究其原因主要是,汽缸蓋通常用鑄鐵制造,由于各部分凝固不均勻,金屬組織和硬度也各不相同,且汽缸蓋澆鑄后一般不經過時效處理,因此汽缸蓋的底平面部位存在著一種殘余鑄造應力,易使汽缸蓋平面發(fā)生彎曲變形。另外,機器在運轉時,因氣體的作用力等原因也將使汽缸蓋中部向上拱。如果此時在維修保養(yǎng)裝配中沒有按照一定的順序擰緊汽缸蓋螺母,且有的緊,有的松,或是因其長期處于高溫情況下工作,則往往易使汽缸蓋平面發(fā)生彎曲變形。一般當其變形量在汽缸蓋的全部長度內若超過0.15 mm時,就應進行刮削或磨平。
2 汽缸蓋鼻梁處易發(fā)生裂紋
汽缸蓋上的進、排氣門座與汽缸蓋壁之間,系最狹窄的地方,其形狀又似鼻梁,因此俗稱“鼻梁”。機器在使用過程中,這個部位最易發(fā)生裂紋故障。通常情況下,裂紋的形成往往有一個過程。開始時,先出現(xiàn)若干條細而淺的紋路,接著其中的某一條紋路逐漸變深,伸長開裂,這是一種疲勞損壞。發(fā)生原因多是因柴油機過熱導致的。具體原因有:①汽缸墊安裝錯位,堵塞了冷卻水道,降低了冷卻水的流量,從而影響冷卻效果,使柴油機過熱。②當柴油機因冷卻水缺少發(fā)生“開鍋”時,即刻加入冷卻水,由于激冷激熱,引起裂紋的發(fā)生。③柴油機噴油泵供油時間調整不正確,供油時間過晚,使柴油機后燃嚴重,導致發(fā)動機過熱。④冷卻水內含堿性較大,水套內易生水銹。由于水銹、水垢等原因,降低了冷卻系統(tǒng)的效能,從而容易引起過熱而產生裂紋。⑤柴油機經常使用減壓機構進行停車操作,往往也易使其在高溫下吸入冷空氣過多,而導致汽缸蓋突遇冷氣而開裂。
3 活塞環(huán)“走對口”
活塞環(huán)“走對口”是指活塞上各個活塞環(huán)的開口不是如安裝時相互錯開一個角度,而是在一條直線上。活塞環(huán)“走對口”后會導致汽缸密封性變差?;钊h(huán)在汽缸中“走對口”的原因:①活塞環(huán)往活塞上安裝時,由于操作不當,使活塞環(huán)過度變形,導致活塞環(huán)徑向壓力分布不均勻,從而發(fā)生漏氣,使活塞環(huán)在工作中逐漸走對口。②活塞與缸套嚴重磨損,橢圓度和錐度超限,配合間隙過大,活塞環(huán)開口間隙、邊間隙、漏光度過大,造成汽缸密封不嚴而導致漏氣增加,使活塞環(huán)的切線方向轉動能力增強,從而易使各環(huán)走對口。③更換新的活塞環(huán)時,由于新活塞環(huán)與舊活塞環(huán)槽接觸不良,新活塞環(huán)與舊汽缸壁貼合不良,這樣,活塞環(huán)開口部分磨損較快,彈力也減弱?;钊⒒钊h(huán)與汽缸壁三者之間配合間隙增大,工作時活塞環(huán)在汽缸內所受的振動和沖擊力較大,使活塞環(huán)在環(huán)槽中容易產生轉動。
4 汽缸套易磨損成橢圓形
汽缸套工作過程中磨損是不可避免的,正常的磨損—般均在上部為甚。這是因為上部是汽缸套的最熱部分,常與溫度最高的燃燒氣體接觸,空氣濾清器帶入一些灰塵沙粒進入汽缸套的上部,使該部磨損較劇烈,且汽缸套正常磨損的最嚴重部位常與曲軸和活塞銷垂直,因為汽缸內氣體的膨脹力經活塞而作用于連桿,后者與汽缸壁常成角度,其反作用力使活塞側壓汽缸壁,連桿愈短,活塞和汽缸壁所受的側壓力愈大。由于磨損程度不一樣,故當汽缸套使用久后即變成橢圓形。在同一橫剖面上,汽缸套內徑的直徑之差稱為橢圓度。其橢圓度的表示方法如下:
橢圓度(mm)=測量時的最大直徑(mm)-測量時的最小直徑(mm)
測量汽缸套內徑時,如果發(fā)現(xiàn)上下直徑之差甚大,即說明汽缸套有錐度出現(xiàn)。一般地說,決定汽缸是否需要進行搪缸修理時的依據主要決定于汽缸套的圓錐度的多少。通常情況下,如果汽缸套的圓錐度大于0.35 mm時,即應考慮進行搪缸修理或更換新的缸套。
檢查汽缸套的內徑磨損情況,常用量缸表進行。這種量缸表以0.01 mm為單位,在檢查時,先將表放入汽缸套的上口,任何汽缸表的刻度盤都是可以轉動的,將刻度盤上的“0”轉動至指針對正,然后漸漸往下口推移。如果汽缸套已有磨損(磨損部位在汽缸上口),此時表的指針必然向刻有“+”的符號方向移動(表示下口磨損程度),量缸表要一直推到汽缸的最下端為止,如果此時指針的讀數為“20”,則指出汽缸套的上下口之間,相差已達0.20 mm。
5 連桿螺栓斷裂
柴油機運轉過程中如果發(fā)生連桿螺栓斷裂,會導致很嚴重的搗缸事故。連桿螺栓斷裂的原因包括:裝配時連桿螺栓擰得很緊,受到相當大的扭力和拉力。同時,機器工作時它還受到沖擊力。螺栓最常斷裂處是在應力局部集中的下部螺紋圈上。實踐證明,連桿螺栓主要是因疲勞而斷裂。發(fā)生斷裂的原因可能是:①連桿螺栓的預緊力不夠,因而連桿接合面開縫,使表面冷作硬化。②螺栓擰得太緊,材料發(fā)生屈服,預緊力比原來預定的減小,而且會引起螺栓過度伸長,易引起折斷事故。③連桿螺栓由于受到往復應力作用,已在表面發(fā)生了裂紋而在修理時又未能檢查出來及時更換。因此,裝上使用不久,即引起疲勞損壞而斷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