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琪 江西省都昌縣婦幼保健院兒內(nèi)科 332600
毛細支氣管炎屬于肺炎的一種特殊類型,同時也是兒科較為常見的下呼吸道感染疾病。該癥的發(fā)病機制尚未明確,但有研究表明病毒感染與免疫功能失調(diào)可能是致病的主要原因[1]?;純菏艿絹碜酝饨绲募毦?、病毒感染后,可累及肺泡、肺泡壁與肺間質,臨床表現(xiàn)為明顯的喘咳和缺氧癥狀,后續(xù)發(fā)展為哮喘的概率約為30%[2],為患兒的生命健康與生活質量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因此,為了探究該癥的有效治療方法,本文展開如下探討。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3月期間確診為小兒毛細支氣管炎的88例患兒作為觀察對象,通過隨機數(shù)表法將其分為A組與B組,每組44例。A組年齡3個月~5歲,平均年齡(2.42±0.33)歲;男20例,女24例;病程1.5~6d,平均病程(3.68±0.25)d。B組年齡4個月~5歲,平均年齡(2.69±0.50)歲;男21例,女23例;病程1~6d,平均病程(3.79±0.19)d。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組患兒予以靜注甲強龍(Pfizer Manufacturing Belgium NV,國藥準字H20080284)進行治療,根據(jù)患者年齡、體重、臨床反應及疾病嚴重程度給藥,嬰兒和兒童通常予以減量,>2.0mg的初始劑量注射時間應≥30min,每24h總量應≥0.5mg/kg。B組患兒使用布地奈德氣霧劑(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987)聯(lián)合異丙托溴銨吸入溶液(北京海德潤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1022421)進行霧化吸入治療。布地奈德劑量為200~400μg/d,2~4次/d;異丙托溴銨吸入溶液劑量為0.1ml/(kg·次),1~2次/d。兩組均持續(xù)治療7d。
1.3 觀察指標 本文通過觀察患兒的咳嗽、氣喘、肺部濕啰音消失時間,以及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8(IL-8)水平來評估治療效果[3]。
2.1 兩組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兩組患者經(jīng)治療后,B組的咳嗽、氣喘、肺部濕啰音消失時間均顯著短于A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2.2 兩組炎性因子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經(jīng)治療后,B組的IL-6、IL-8水平均明顯低于A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小兒毛細支氣管炎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有咳嗽、憋喘以及三凹征等,進而導致患兒呼吸受阻。因而臨床上治療毛細支氣管炎的核心要點即為舒緩患兒氣道,消除其憋喘癥狀[4]。
本文中A組所使用的甲強龍屬于一種中效糖皮質激素,該品可以有效組織炎癥介質的結合反應,對炎癥細胞的進一步擴散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且由于其特殊的中環(huán)分子6α位甲基化結構,增強了其在肺部的滲透性[5],加大了其抗炎效率。但由于其藥效著重抗炎,缺乏擴張支氣管的效用,因此相較于聯(lián)合用藥的B組,其治療效果較弱。本文結果顯示,B組的炎性因子水平與癥狀消失時間的數(shù)據(jù)均顯著優(yōu)于A組(P<0.05)。這是因為B組采用了布地奈德聯(lián)合異丙托溴銨進行治療。布地奈德屬于一種較新的合成類糖皮質激素,抗炎效果較強[6],其通過提升平滑肌細胞與內(nèi)皮細胞中溶酶體膜的穩(wěn)定性,來抑制炎性因子分泌。同時,布地奈德還可以通過抑制免疫反應,從而控制組織中細胞生長因子的合成與釋放,進而降低平滑肌的收縮反應與氣道的高應激性,還可減少黏膜水腫,促進肺功能的修復與改善。此外,布地奈德氣霧劑可采用霧化吸入治療,提高了患兒依從性。而藥物也可直接到達病灶,促使其在局部沉降,形成一定藥物濃度,避免了藥物作用于全身的副作用風險。B組的另一藥物為異丙托溴銨,該品是阿托品第四代衍生物,屬于季胺類抗膽堿藥物。經(jīng)研究表明,該品經(jīng)霧化吸入后10min即可達到藥物起效濃度。異丙托溴銨具有阻斷M1、M3受體[7],抑制5-羥色胺的作用,進而降低黏液分泌量,消除平滑肌痙攣,從而達到松弛支氣管平滑肌,擴張支氣管的目的,可極大地減輕患兒的不適癥狀。因此,布地奈德與異丙托溴銨的聯(lián)合使用,可以相互影響,相互促進,氣道痙攣阻塞得到緩解后,可以最大程度發(fā)揮抗炎藥物的藥效。
綜上所述,布地奈德聯(lián)合異丙托溴銨在小兒毛細支氣管炎的治療中具有顯著的消炎作用與減輕癥狀的作用,是一種安全且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因此建議臨床進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