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陽
中國人還真是會吃啊,到夏天天氣熱了就吃涼涼甜甜的粽子。我比較多事兒又愛玩兒,雖然到處可以買到粽子,但總愛折騰著爸媽自己做,就連難度更高的月餅也要買模具,吵著我媽給我做。前兩天北京天熱起來了,就又想自己包粽子吃了。
第一次包粽子是小學的時候,我剛能夠得著鍋臺上放的米和粽葉。爸爸是總指揮和首席包粽子官,他手法精準熟練,折好葉子,放一個棗封口,讓米不會漏出來,又好看又結(jié)實。我包得又松又丑,進鍋一蒸就全散出來了。我爸真的厲害,不光會寫文章,寫春聯(lián),剪窗花,還會做各種傳統(tǒng)小吃,包粽子,包餃子,做油果,甚至還會踩縫紉機??赡苁且驗槟棠萄劬茉缇涂床灰姷木壒拾?,他說從小就給奶奶紉針,我想起來這兩年媽媽縫東西時候也焦急地說看不清讓我?guī)退x針——其實我媽就是中老年網(wǎng)癮患者,手機看多了眼花。
對比我爸身為長子從小替奶奶干活出來的精細老道,被全家人寵著的老幺——我媽——就顯得笨拙一些了。媽媽是個嬌弱的女人,從小在大家族庇護下長大,跟我和我爸不同,對家庭有很強的依賴性。可能因為我姥姥和姨姨們的寵愛,她總像個長不大的小孩兒,但她總是竭盡全力滿足我諸多奇怪的要求。前兩年爸爸把包粽子的技能教給我們后,就成了我和我媽的事兒了,我倆的水平不及爸爸,但是看破不說破,能吃就行,還不是圖個樂。我包得好看就會拿給他邀功,他卻說:“你學美術(shù)的難道還不應(yīng)該包得好看嗎?”毫無夸獎之意。包得丑了還會被嘲笑半天,頗多說辭。但是如今會包已經(jīng)很不錯了!
做月餅也是圖個樂,誰不知道買的月餅又好吃又好看?第一年做月餅,我媽和了一大盆面,面里要加油才能烤得好,我記得一大坨面油涔涔的。媽媽還一邊給姥姥打電話詢問做月餅的步驟,姥姥在電話那頭指導(dǎo)著,媽媽再往盆里磕雞蛋。我媽憑想象覺得雞蛋放得多,月餅皮就酥脆,所以使勁兒往里擱雞蛋,結(jié)果面越和越硬,最后就是一大盆又黃又硬又油的面團兒。媽媽把盆放在地上,用手使勁和它,還苦笑著跟我說雞蛋放多了。
自己和的面哭著也要吃完,忘了那次做的月餅硬得崩掉我?guī)最w在換的牙了。
在都市里生活的人,漸漸地都變得越來越懶越來越冷漠,連春節(jié)都懶得做什么菜。姥姥來家里過的那個年,桌上的菜十分花俏,她教媽媽做了很多傳統(tǒng)特色菜,之后的每年,媽媽都會在臘月準備好這些做菜用的食材,但還是時不時拿起手機打電話問姥姥,哪個菜要怎么做,自己這次做的好不好,我和爸爸愛不愛吃,姥姥也會再叮囑她幾句。年頭多了,感覺沒有姥姥教的這幾道菜,都不算過年。
今年過年,沒有姥姥了,我媽還是做了這幾道菜,我覺得她應(yīng)該真的完全掌握了吧!
現(xiàn)在我做飯,總是拿著鏟子、調(diào)料跑去問媽媽怎么做,經(jīng)常做的幾個菜還時咸時淡。姥爺因姥姥的離開來家里住,有時早上媽媽起不來床,我就做早飯,怕做得不好吃不敢拿給一直吃姥姥做的飯的姥爺,但每次姥爺總是贊不絕口,邊吃邊夸。
我自知自己的家庭意識不強,處事冷淡,也不喜親戚來往,但是每次和爸媽包餃子、包粽子,就愛扯些家長里短,好像在這會兒,生活就是手里握著的米和面。可能每個人都是拿著鏟子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做的小孩,媽媽或早或晚地教會你,等你徹底掌握。
我最愛吃媽媽做的山西面食是“撥魚”,要用一根金屬的細棍兒把面撥到鍋里,甚是講究。爸媽對我的要求就是簡單會做點兒吃的就行,所以媽媽跟我說:“這個做起來復(fù)雜,你可不用學。”
我問:“我這一輩的哥哥姐姐誰會做撥魚?”
“沒人會做?!?/p>
“那不就失傳了?這也得算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了,一代人的時間就沒了?!?/p>
“是啊,那我現(xiàn)在收徒吧!有沒有人想繼承這門手藝?!”
還沒等媽媽說完,我已奪門而出了。
一己之見:
我們的放棄與堅守
年紀增長,閱歷逐漸豐富,我們每個人都在放棄一些事物,堅守一些事物。由個人及民族、時代、社會,我們也在持續(xù)的放棄與堅守中。傳統(tǒng)工藝代表的是傳統(tǒng)的生活方式。但時代變革之下,人們的生活方式必然在發(fā)生變化,隨之而來的傳統(tǒng)工藝必然會被放棄。挽歌當然還要寫,需要留住的還是要留,但必然逝去的潮流無法抵擋。
文章用隨性的筆調(diào),回憶節(jié)日家庭聚會做美食的過程,也嘆惋傳統(tǒng)美食的隕落。嘆惋一下足矣,至于找人傳承,只怕答案不那么令人滿意。我的理解是,新的生活方式下,必然有新的美食出現(xiàn)。順應(yīng)時代,未嘗不是一種好的選擇。
(肖 堯)
薦讀
鐵凝新書《相信生活,相信愛》
〖推薦理由〗
本書為鐵凝經(jīng)典散文。多篇美文盡閱山水物態(tài)、人生情懷、歷史沉思。她的作品給人印象至深的是一種生活的甘甜,是一種人的可愛,是穿越了眾多的苦澀和酸楚之后,作者比一切失望更希望,比一切仇恨更疼惜,比一切痛苦更怡悅的愛心和趣味。
〖作者簡介〗
鐵凝,當代著名女作家,現(xiàn)任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席、中國文聯(lián)主席。曾多次獲得“魯迅文學獎”,代表作有長篇小說《玫瑰門》《大浴女》《笨花》等,中短篇小說《哦,香雪》《永遠有多遠》等,散文、隨筆集《女人的白夜》《遙遠的完美》等。
〖美篇選讀〗
女人的白夜
我坐在窗前看窗外的窗,窗外的窗子靜靜地看我。
在白夜里我才知道,我看世界時,世界也在看我。
奧斯陸的白夜銀白銀白。夜最深時也能辨清對面窗子窗簾的顏色。那亞麻色的窗簾夜夜從不關(guān)閉,我才知道對面這老式房子并非一幢公寓。
我依然認定對面的窗子便是娜斯金卡的家,這少女的外婆正用別針把外孫女和自己別在一起??赡人菇鹂ㄟ€是有辦法逃走,于是,彼得堡朦朧、濕潤的白夜里便有了娜斯金卡和她的愛情故事。
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夜》,十幾年前它就給了我那樣美好的心境。當我在黑夜里夢見白夜時,那白夜就是娜斯金卡純凈的臉。
十幾年過去,我看見了真正的白夜。如今我置身奧斯陸的白夜中,又聽見了另一個白夜的故事。
(摘自《相信生活,相信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