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一
寒窗苦讀,挑燈夜戰(zhàn),在高考大省的應試教育中輾轉沉浮,我漸漸摸索出了一些經驗:和自己和解是長期廢柴的根源,追求而不苛求是保持心態(tài)的秘訣。
高考結束已有一段時間,當看到成績的那一刻,這些天來茶飯不思的緊張、焦慮、不安開始慢慢消散。分數不高,但在參加高考的16萬文科生中也勉強能排在前列,有些遺憾,卻也不算辜負了自己奮斗過的青春年華。
回想我的高中三年,由于中考的超常發(fā)揮,我被分到了重點中學的重點班。然而高中的課程與初中畢竟有著很大不同,面對擋在面前的物化生三座大山,我退縮了。退了一步,便有之后的百步、千步。中考的光環(huán)和成績的下降組合到一起,便成了一種對我的莫大諷刺,足以讓一個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高中生在心中生出各種消極的情緒。所以在某一段時間里,我開始周末不寫作業(yè),上課時睡覺,熬夜看小說,每天踩著早讀鈴聲進班,甚至在月考出成績時一度產生厭學心理。
班主任問我是不是因為沉迷游戲才導致了成績退步,我支吾著,最后點了點頭。盡管我其實什么游戲都不會玩,但少年那點可憐的自尊心讓我不得不選擇承認。我無法找出更好的理由來解釋我的退步,我不再努力,因為我怕努力了卻沒有結果,那只會讓我覺得更加丟臉。那些日子,我好像永遠活在冬夜里,寒冷而無助,沒有前行的動力。
這樣的生活畢竟不會長久,作為家里的重點培養(yǎng)對象,這些年來,在學習上,哪怕不算拔尖,我也一直身處同齡人的前列。因而當我的成績從年級前100名掉落至400多名時,我突然驚出了一身冷汗。再這樣放任自己,別說一本,有沒有大學上都不好說。
與自己和解常被豁達者稱為人生智慧,可人生很長,我才走過了多少,我不該這么早就在困難面前學會妥協。在高三這種緊要關頭和自己和解,不是智慧,而是愚蠢。
高三的腳步一點點逼近,于是我強迫自己做出改變。我不相信自己的自控能力,所以我只要一有時間,就會來學校上自習。周一到周六上課,我從早上7點到晚上10點全天待在學校,中午放學后跑著去食堂吃飯,回來后又立刻投入到緊張的學習中。為了保持精力,我會午休20分鐘。周日上午,學校為住宿生安排了自習,12點放學后回家收拾一番,兩點左右再趕來學校,一直上到10點晚自習結束?,F在回想起高三,依然能感到那份緊迫和與時間賽跑的熱血。
沒有人想永遠落后,人人都是潛力股??筛呷亩焓悄敲春?,大家一面喊著“奮斗冬三月,再漲30分”的口號,一面為自己不盡如人意的成績黯然神傷,我也不例外。我害怕的不是一次次考試,而是努力了卻沒有結果。當我自以為足夠拼命,但排名還是止步不前時,沮喪就像臘月最刺骨的冷風一樣吹來,我在寒風中奔跑,避無可避。
直到后來,我才漸漸體悟到何謂量變引發(fā)質變。有人說,上天不會辜負你的努力,可我倒覺得應該是自己不會辜負自己。當你大量刷題,從中摸索出答題規(guī)律后,自身便會形成良性反射,看到一道新題,大腦就會立馬思索解題思路,而后舉一反三,做出正確解答。采用題海戰(zhàn)術使我受益匪淺,以至于在高三的諸多模擬考試中,我常處于一種游刃有余的狀態(tài),不會的題不苛求做對,以避免影響考試心態(tài)和節(jié)奏,會做的題,一定遵從規(guī)范拿到滿分。
高三后期的模擬考試逐漸增多,有時一周一次,有時一周兩次,往往隔一兩天就能發(fā)下來成績。但班主任已不再在班里公開宣布,只是把成績單發(fā)到家長群里,想看的同學可以自己了解。試卷鋪天蓋地,我也不再關注成績,只是關注錯題,從中分析失誤原因以避免再次犯錯。偶爾覺得失誤過多造成了考試失利時,我會告訴自己,這些考試都不是高考,我還有更完美的可能。在這種追求而不苛求的心態(tài)的指引下,我逐漸進步,成績一直保持在年級前30名,甚至有一次,考出了年級第一的好成績。
當努力有收獲時,那種快樂是任何物質享受都不能與之相比的??匆娮约旱拿衷诔煽儐紊系呐琶稽c點上升,心里的甜氤氳著,那些在深夜里打濕枕頭的眼淚,都有了歸宿。仿佛一夜之間,便冰雪消融,春暖花開。
易卜生說:你最大的責任,是將自己鑄造成器。
高考來臨的那一刻,我并不感到恐慌,而是愈發(fā)平靜。高三以來的每一次模擬考試,每一次臨堂測驗,都是鍛造自己的程序,踏入考場的那一刻,面對這場戰(zhàn)爭,我將以筆為刀,迎難而上。事實證明,我做到了,在高考中的正常發(fā)揮,我已經贏過了大多數人。我的成績足以報“985”“211”“雙一流”學校,這讓我報志愿時不必愁白了頭,親戚朋友詢問成績時,我也有足夠的底氣微笑著面對他們。
有詩言: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高三是人生必經的過程,它磨礪人的心性,使人在經歷后變得更成熟,不至于在新的城市和生活中迷失自己?;叵敫呷袝r我覺得自己低到了塵埃里,為了一點分數費盡全身力氣,有時又覺得自己無比幸運,還有時間再做出一些努力。高考是一座獨木橋,在千軍萬馬中顯得那樣渺小,卻又那么重要。沒有人想成為那個失敗者,我想,我們都應該再認真一點,再努力一點,不忘初心,不問西東,給自己一個更好的未來。
蔡康永說:“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時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時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求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后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心動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p>
希望你別做一個只懂得和自己和解,向現實妥協的廢柴,希望你能努力追求完美,但不苛求給自己加重壓力。我們每個人都是一顆種子,有些人吸足了養(yǎng)分,很快就破土而出,之后卻失去了破土時的斗志,只能長成在風雨中飄搖的草。而有些人不太走運,被埋在碎石之下。石頭是那么沉、土壤是那么貧瘠,可這些人并沒放棄,他們在有限的條件中,生長出無限的可能,破土而出后就是一片光明,努力綻放,總能迎來自己的春天。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春天,我在春天里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