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彩云, 范 卉
(江蘇省中醫(yī)院 老年科, 江蘇 南京, 210005)
高血壓屬中醫(yī)“眩暈”范疇,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確,多由肝、腎、脾、沖任兩脈等臟器靜脈陰陽失去平衡所致,與長期精神緊張,或憂思郁怒,或勞傷過度,或年老體衰,導致陰血虛損、失于滋養(yǎng)有關。古代醫(yī)學認為,肝在高血壓病的病理變化中有著重要的地位?!端貑?至真要大論》中曾提到:“諸風掉眩,皆屬于肝。”。此外,“大怒傷肝”理論也說明高血壓與肝的關系。肝陽上亢型高血壓占高血壓病證型的87.23%,是高血壓病中最常見的證型[1],臨床表現(xiàn)為眩暈耳鳴,頭目脹痛,口苦,失眠多夢,遇煩勞郁怒而加重,甚則仆倒,顏面潮紅,急躁易怒,肢麻震顫,舌紅,苔黃,脈弦或數(shù)等。
眩暈是臨床很多高血壓患者最常見、最首發(fā)的癥狀,其病因病機多從肝(肝陽上亢),從虛(肝腎陰虛),從痰(痰濕內阻),從淤(瘀血阻滯)來論治。2009年Barany協(xié)會(國際著名的頭暈眩暈研究學會)提出了首個國際前庭癥狀分類的共識性意見,其將前庭癥狀分為眩暈、頭暈、前庭視覺癥狀、姿勢性癥狀4大類[2],將頭暈與眩暈進行了有效區(qū)分。2010年中華醫(yī)學會關于眩暈診治的專家共識認為,眩暈指的是自身或環(huán)境的旋轉、擺動感,是一種運動幻覺[3]。眩暈對人體的危害極大,每次發(fā)作時精神極度緊張,并伴有間歇性精神抑郁、萎靡不振等癥狀。研究[4]表明,住院患者中45.56%的跌倒發(fā)生原因是由于患者自身疾病導致的,占所有因素的首位,而眩暈即是導致跌倒的重要因素之一?;颊哐灠l(fā)作時嚴重影響疾病的恢復及其自身的安全,患者舒適度降低,精神緊張,存在嚴重的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因此,及時緩解患者眩暈癥狀是治療和護理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臨床上現(xiàn)有的治療措施主要是藥物及中醫(yī)治療相結合,均可取得一定效果。本研究運用芳香療法結合精油穴位點按緩解肝陽上亢型高血壓患者的眩暈癥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F(xiàn)報告如下。
選取 2018年3月—2019年3月江蘇省中醫(yī)院老年科2個病區(qū)住院的160例肝陽上亢型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中醫(yī)診斷標準,參照《中醫(yī)中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主要證候為眩暈、頭痛、面紅目赤或面部烘熱、煩燥易怒、口苦、口渴、脈弦等,具有以上4項主癥者,即可辨證為肝陽上亢證;②患者能配合研究,生命體征平穩(wěn);③年齡60~80歲,患者及家屬知情,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存在嚴重的認知障礙,無法開展有效溝通的患者;②存在嚴重的精神障礙和心理問題的患者;③長期服用止痛藥物或鎮(zhèn)靜藥物的患者;④過敏體質或嚴重呼吸道疾病、哮喘癥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80例。2組患者年齡、性別、疾病過程、后遺癥等資料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實施高血壓常規(guī)護理及穴位點按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芳香療法干預。
1.2.1 高血壓常規(guī)護理和穴位點按治療: 對照組實施高血壓常規(guī)護理及穴位點按治療,常規(guī)護理內容包括:①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安排合適的活動,如散步,打太極拳等,不宜登高,提取重物,劇烈運動。②營造安靜、適宜的病室環(huán)境,避免緊張,保持情緒平穩(wěn),規(guī)律服藥。③避免潛在的危險如劇烈運動、迅速改變體位等,防止跌倒、受傷。④合理的飲食,減少鈉鹽的攝入,每日食鹽≤6 g,補充鈣和鉀鹽,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多喝牛奶,減少脂肪的攝入,限制飲酒。⑤指導患者改變體位時動作要緩慢,以防止體位性低血壓,避免使用過熱的水洗澡。⑥囑患者保持身心平衡,指導其學會自我放松方法。⑦向患者及家屬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囑患者及家屬及時測量血壓并記錄。穴位點按治療:每日予患者穴位按摩,取穴:風池、肝俞、行間、俠溪,每個穴位點按2 min,力度適宜,以穴位微微發(fā)紅,患者自覺微微發(fā)熱為宜。
1.2.2 芳香療法: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芳香療法干預,操作前1 h,在香熏燈座內放入薰衣草精油10 mL,加入等量滅菌注射用水,接電源,使精油香味擴散到空氣中?;颊咦匀晃丝諝庵械姆枷憔?,刺激肌肉、血液淋巴、神經等,以緩解全身緊張、幫助放松情緒。蘸取薰衣草精油點按風池、肝俞、行間、俠溪,每個穴位點按2 min,力度適宜,以穴位微微發(fā)紅,患者自覺微微發(fā)熱為宜。2組均為每日治療1次,連續(xù)2周為1個療程。
1.3.1 中醫(yī)眩暈程度分級評分[5]:中醫(yī)眩暈程度分級評分表主要從3個方面的變化進行評價,①主癥:頭暈目眩等;②伴隨癥狀:如惡心嘔吐、耳鳴耳聾、倦怠乏力、汗出等;③發(fā)作頻率。量表總分0~21分,評分越低眩暈程度越輕。記錄2組干預前和干預后中醫(yī)眩暈程度分級評分。
1.3.2 收縮壓值變化: 采用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儀監(jiān)測2組干預前后血壓變化。
1.3.3 焦慮情緒評估: 采用漢密爾頓焦慮情緒量表[6],即焦慮亞量表[HAD(A)]評估,分為軀體性焦慮因子(肌肉系統(tǒng)癥狀、感覺系統(tǒng)癥狀、心血管系統(tǒng)癥狀、呼吸癥狀、胃腸道癥狀、生殖泌尿系統(tǒng)癥狀和植物神經系統(tǒng)癥狀)和精神性焦慮因子(焦慮心境、緊張、害怕、失眠、認知功能、抑郁心境以及會談時行為表現(xiàn)),合計共14項,每項采用0~4分5級評分法,0分為無癥狀,1分為輕度,2分為中度,3分為重度, 4分為極重度。比較2組干預前后焦慮情緒變化。
干預前,2組中醫(yī)眩暈程度分級評分、收縮壓值、[HAD(A)]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2組中醫(yī)眩暈程度分級評分、收縮壓值、[HAD(A)]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改善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中醫(yī)眩暈程度分級評分、收縮壓值、[HAD(A)]評分比較 分
與干預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芳香療法早在殷商時期就有甲骨文記載,如熏燎、艾蒸和釀制香酒,發(fā)展到宋朝,“海上絲綢之路”使中外芳香藥物的交流達到了高峰。明代《本草綱目》記載“香木”類35種,“芳草”類56種,發(fā)展至現(xiàn)代,芳香療法已逐漸成為一種新的治療體系。西方的草藥學理論通常局限于作用和用法,而中醫(yī)藥學理論對芳香療法則有著更為深刻的臨床指導意義。丁慧[7]將芳香與中醫(yī)中藥的關系做了系統(tǒng)的梳理,從四起、無味、歸經等方面,闡述了具有芳香作用的草藥提取的精油,也具有中醫(yī)中藥的特性,芳香作用的草藥提取的精油大多味辛、苦、溫,具有行氣活血、化濕和中、開竅醒神等功效。芳香吸入法、水蒸熏香法、芳香按摩法是芳香療法常見使用方法[8]。薰衣草精油是一種單方精油,酯類,香氣清幽宜人,性質溫和,具有鎮(zhèn)靜、催眠、寧心安神的作用,通過嗅覺途徑可發(fā)揮降低血壓、鎮(zhèn)靜、催眠、抗焦慮、抑菌等作用,其中乙酸芳樟酯有麻醉作用,芳樟醇則有一定程度的鎮(zhèn)定作用[9-12]。香薰機可將薰衣草精油氣味散發(fā)至空氣中,實現(xiàn)“環(huán)境香氣療法”,患者通過攝取周圍環(huán)境中對人體健康有益的香氣,進而達到防治疾病、攝養(yǎng)心身的目的。楊瑩等[13]運用薰衣草精油來治療原發(fā)性失眠癥患者的失眠癥狀,運用多導睡眠監(jiān)測,從睡眠潛伏期、醒覺時間、醒起時間、實際睡眠時間、覺睡比、睡眠效率、睡眠維持率、睡眠結構等方面綜合判斷,薰衣草精油可以明顯提高睡眠質量,舒緩情緒,減輕焦慮抑郁并且緩解頭暈、黑朦、暈厥等不良反應,整個實驗過程中無其他不良反應。薰衣草精油也可用來進行穴位按摩,薰衣草精油的怡人氣味,結合穴位按壓手法的舒緩作用,可以使患者的身心得到放松,配合相應的穴位,達到疏經理氣,祛風活血,通絡止痛,調和陰陽的目的,能明顯緩解眩暈頭痛等癥狀。Hwang[14]的研究發(fā)現(xiàn),連續(xù)吸入由薰衣草和佛手柑混合而成的精油可以有效地降低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的血壓。
中醫(yī)認為“眩暈”的病位主要在清竅,血脈不通,氣血痹阻是其主要病機。頭為諸陽之會,氣血不能上營頭目則清陽上升受阻,頭腦得不到充養(yǎng)則發(fā)為眩暈。鳳池位于頭后部大筋旁與耳垂平行處,解剖學上位于頸項部,淺層為淺筋膜、斜方肌與胸鎖乳突肌、頭夾肌、頭半棘肌、頭后大直肌、枕動靜脈分支,深層有椎動脈,風池穴可以通過對椎動、靜脈神經叢的調節(jié)興奮交感神經釋放遞質,解除椎基底動脈痙攣,增加雙側椎動脈的最大平均血流速度以及收縮期與舒張期血流速度,改善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15]。在中醫(yī)穴位理論上,風池為足少陽膽經穴位,是手足少陽、陽維之會,具有活血通經、祛風通絡之功效。風池在肝俞穴為足太陽膀胱經背腧穴之一,具有疏肝利膽、泄熱、清利頭目的作用。穴位點按肝腧穴,可以起到清泄肝火,清頭目緩解眩暈的作用。高血壓眩暈與肝臟關系密切,行間穴屬于足厥明肝經上的腧穴,根據“經脈所通,主治所及”的原理,通于肝,治療肝病,且行間穴屬于足厥明肝經上的滎穴“所溜為滎”,滎穴是經氣流行的部位,按五行屬火,根據“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肝經的實證應瀉其子,肝在五行中屬木,木生火,火為木之子,故取本經五輸穴中屬火的滎穴(行間)以瀉其火,達到瀉熱平肝,疏肝理氣,寧心安神的作用[16]。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2組中醫(yī)眩暈程度分級評分、收縮壓值、[HAD(A)]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改善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芳香療法結合精油穴位點按能有效緩解肝陽上亢患者眩暈癥狀,降低高血壓,緩解患者焦慮的負性情緒。此外,本文論述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對于精油的選擇并無明確的界定,如甜橙精油其主要成分為檸檬烯,香氣可令人愉悅,也具有一定抗焦慮情緒和放松作用[17]。除了精油的選擇之外,精油的使用方法也無明確的規(guī)范,精油是極其細致的香氣分子,除特殊的精油外一般的純精油都不宜直接涂在皮膚上,否則會引起過敏或皮膚灼傷。護理人員操作過程中,需要準確掌握精油的作用方式和濃度。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可在精油的選擇和使用規(guī)范性上進行深入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