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5426宣威云峰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云南宣威
重癥胰腺炎屬于嚴重消化系統(tǒng)危急重癥,因患者機體釋放大量胰酶,超過胰腺自身耐受能力,使胰腺出現(xiàn)病變和壞死。當機體吸收壞死組織后,導致體內(nèi)多種炎性遞質(zhì)釋放出來,進而損害患者其他系統(tǒng),嚴重的甚至威脅患者生命安全[1]。本次研究旨在探討生長抑素聯(lián)合烏司他丁應用于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療對其血清炎性因子的影響。
收治重癥胰腺炎患者80例,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各40例。對照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29~58歲,平均(46.28±7.31)歲;重癥Ⅰ級29例,重癥Ⅱ級11例。試驗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30~59歲,平均(45.33±7.47)歲;重癥Ⅰ級31例,重癥Ⅱ級9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療效比較[n(%)]
納入標準:①經(jīng)診斷符合全國第十一屆胰腺炎外科學術(shù)會議制定的重癥胰腺炎的診斷標準,且患者重癥胰腺炎分級嚴格按照該學術(shù)會議制定的分級標準實施[2];②精神正常,可以配合完成治療和本次實驗;③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方法:所有患者入院應立即給予持續(xù)胃腸減壓、禁飲禁食、靜脈輸液以維持水電解質(zhì)平衡、抑酸、抗感染等對癥治療,并保持患者靜脈輸液通道的通暢和固定,保留至少2個靜脈輸液通道。①對照組在對癥治療基礎(chǔ)上使用生長抑素治療,將生長抑素3 mg溶入500 mL生理鹽水中,以250μg/h 速度持續(xù)靜脈泵入。②試驗組聯(lián)合使用生長抑素和烏司他丁治療,生長抑素使用方法參照對照組,將烏司他丁10萬單位溶入500 mL生理鹽水中,持續(xù)靜脈滴注,50~60 滴/min,3次/d。患者持續(xù)治療10 d為1個療程。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s)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TNF-α(pg/mL) IL-6(pg/mL) IL-8(pg/mL) TNF-α(pg/mL) IL-6(pg/mL) IL-8(pg/mL)試驗組 40 66.21±30.18 83.46±9.75 89.77±11.35 10.27±6.18 19.77±4.62 17.65±4.33對照組 40 66.37±29.64 83.52±9.58 89.67±10.87 18.17±7.34 23.64±5.49 25.69±5.81 t 0.023 9 0.027 8 0.040 2 5.207 2 3.411 2 7.017 6 P 0.981 0 0.977 9 0.968 0 0.000 0 0.001 0 0.000 0
觀察指標: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療效和治療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并將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颊哐逖仔砸蜃又饕獧z查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8(IL-8)含量。
療效判定標準:主要觀察患者腹痛腹脹、惡心嘔吐、發(fā)熱等癥狀緩解程度,患者血常規(guī)檢查、尿常規(guī)檢查各項指標水平。①痊愈:患者以上癥狀明顯緩解,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各項指標完全恢復正常;②有效:以上癥狀好轉(zhuǎn),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各項指標基本恢復正常;③無效:以上癥狀無明顯好轉(zhuǎn)或有加重,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各項指標無明顯恢復正常或更嚴重??傆行?痊愈+有效/總例數(shù)×100%。
統(tǒng)計學處理:數(shù)據(jù)應用SPSS 12.0 軟件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療效比較: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兩組治療前血清炎性因子各項指標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血清炎性因子各項指標水平均明顯減少,且試驗組各項指標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血清炎性因子可加重重癥胰腺炎患者病情進展,還會不斷損傷患者其他臟器和組織,因此盡早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含量,成為重癥胰腺炎患者治療重點。
本次研究顯示,試驗組聯(lián)合使用生長抑素和烏司他丁治療重癥胰腺炎,不僅臨床治療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相比于對照組也有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生長抑素聯(lián)合烏司他丁應用于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可以有效提高臨床治療療效,且可有效減少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