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耀娥
(本溪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遼寧 本溪 117000)
四肢骨折術后肢體腫脹比較常見,發(fā)生原因在于骨折術后臥床的時間延長,活動較少,加上手術創(chuàng)傷、軟組織損傷和麻醉因素等,可導致血液流變學發(fā)生改變和靜脈回流受影響而產(chǎn)生腫脹。四肢骨折術后肢體腫脹的發(fā)生可嚴重影響患者術后康復,增加了其身心痛苦,降低了生活質(zhì)量,有必要加強護理[1]。本研究選取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四肢骨折術后肢體腫脹患者100例以數(shù)字表法分組,分析了護理干預對四肢骨折術后肢體腫脹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四肢骨折術后肢體腫脹患者100例以數(shù)字表法分組。實驗組男30例,女20例;年齡23~72歲,平均年齡為(39.24±2.24)歲。上肢骨折術后肢體腫脹和下肢四肢骨折術后肢體腫脹各有32例和18例。對照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23~71歲,平均年齡為(39.14±2.92)歲。上肢骨折術后肢體腫脹和下肢四肢骨折術后肢體腫脹各有31例和19例。兩組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
1.2 方法:對照組進行傳統(tǒng)護理干預,實驗組開展針對性護理。①健康教育:對患者介紹四肢骨折術后出現(xiàn)肢體腫脹的原因、治療方法、護理方法等,提高其認知水平和治療依從性。②傷口護理:強化手術后對患者傷口的護理,觀察有無滲液和出血,可適當進行切口冰敷緩解疼痛和腫脹,及時進行敷料更換,保持局部清潔干燥。若切口出現(xiàn)異常需及時匯報醫(yī)師。③疼痛護理:對疼痛的患者給予有效的心理疏導,借助交談和看書等方式減輕疼痛和轉移患者注意力,提高患者疼痛閾值。鼓勵患者觀看喜歡的電視節(jié)目、冥想和深呼吸放松,必要時遵醫(yī)囑給予鎮(zhèn)痛藥物。④紅外線護理:對患者進行患肢傷口持續(xù)紅外線照射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和減輕疼痛。給予患者傷口紅外線照射半小時,以改善血液循環(huán),減輕腫脹。⑤肢體功能訓練:術后鼓勵患者早期進行功能鍛煉,先從床上到下床鍛煉,從被動鍛煉和主動鍛煉,有效促進腫脹消退,積極預防肌萎縮和肌痙攣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2-3]。
1.3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四肢骨折術后肢體腫脹患者護理滿意度;術后疼痛和肢體腫脹平均時間;護理前后患者患肢疼痛水平(用視覺模擬評分進行評價,分值是0~10分,越低越好)和腫脹周徑;護理后生活質(zhì)量(SF-36)評分(0~100分,得分越高則生活質(zhì)量越高[4])。
2.1 兩組四肢骨折術后肢體腫脹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實驗組四肢骨折術后肢體腫脹患者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其中,對照組滿意22例,比較滿意是18例,不滿意的例數(shù)有10例,總滿意度是80%;實驗組滿意35例,比較滿意是15例,不滿意的例數(shù)有0例,總滿意度是100%。
2.2 護理前后患肢疼痛水平和腫脹周徑比較:護理前兩組患肢疼痛水平和腫脹周徑相近,P>0.05;護理后實驗組患肢疼痛水平和腫脹周徑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護理前后患肢疼痛水平和腫脹周徑相比較()
表1 護理前后患肢疼痛水平和腫脹周徑相比較()
2.3 兩組術后疼痛和肢體腫脹平均時間比較:實驗組術后疼痛和肢體腫脹平均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術后疼痛和肢體腫脹平均時間(4.24±1.42)d、(9.55±2.11)d優(yōu)于對照組(5.50±2.71)d、(12.50±3.13)d,P<0.05。
2.4 兩組護理后生活質(zhì)量(SF-36)評分比較:實驗組護理后生活質(zhì)量(SF-36)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其中,實驗組護理后生活質(zhì)量(SF-36)評分(93.55±2.12)分高于對照組(80.55±2.12)分。
針對性護理在四肢骨折術后肢體腫脹中的應用可為患者提供良好的細致的護理,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的實施有效減輕了患者緊張焦慮情緒,使其更好了解術后肢體腫脹發(fā)生的機制并積極主動配合治療和護理,從而加速術后肢體腫脹消退,提高患者舒適度,加速其術后康復。通過紅外線照射護理可加速炎癥和水腫吸收,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而早期康復鍛煉對于改善患肢功能、減輕疼痛和腫脹也有明顯的促進作用[5-7]。
本研究中,對照組進行傳統(tǒng)護理干預,實驗組開展針對性護理。結果顯示,實驗組四肢骨折術后肢體腫脹患者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術后疼痛和肢體腫脹平均時間優(yōu)于對照組,P<0.05;護理前兩組患肢疼痛水平和腫脹周徑相近,P>0.05;護理后實驗組患肢疼痛水平和腫脹周徑優(yōu)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護理后生活質(zhì)量(SF-36)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針對性護理在四肢骨折術后肢體腫脹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確切,可改善術后生活質(zhì)量,減輕患肢腫脹疼痛,患者護理滿意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