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榮
(山西省晉中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山西 晉中 030600)
不穩(wěn)定心絞痛是動脈粥樣硬化疾病的主要臨床表現,患者疼痛顯著,嚴重時會出現呼吸困難、痛徹肩背表現。本病臨床中以降脂藥物治療為主,但不同的藥物以及不同的用藥劑量均會給患者治療效果以及治療安全性帶來不同的影響[1]。匹伐他汀是一種新的針對不穩(wěn)定心絞痛疾病進行治療的藥物,本次研究以60例不穩(wěn)定心絞痛患者為研究對象,對不同劑量匹伐他汀在不穩(wěn)定心絞痛患者中的治療效果以及治療安全性進行調查。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以60例不穩(wěn)定心絞痛患者為研究對象,患者為我院治療人員。干預組患者年齡平均(65.3±3.4)歲,男18例,女12例,平均病程(6.7±2.1)個月,合并高血壓者11例、合并冠心病者16例;對照組平均年齡(65.8±3.2)歲,男17例,女13例,平均病程(6.6±2.2)個月,合并高血壓者13例、合并冠心病者16例?;颊呔喜环€(wěn)定心絞痛診斷;患者對匹伐他汀無過敏表現;患者近期3個月內未接受降脂治療;患者無臟器功能衰竭表現;患者知情且同意參與調查。
對照組:患者予以2 mg匹伐他汀口服治療,一日一次,晚間服用,治療時間為3個月。
干預組:患者予以4 mg匹伐他汀口服治療,一日一次,晚間服用,治療時間為3個月。
對所有患者治療后心絞痛發(fā)作時間、發(fā)作次數、血脂水平以及其他臨床表現進行調查,評估患者治療效果,同時對患者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進行調查。
顯著:患者治療后心絞痛發(fā)作持續(xù)時間減少超過80%,發(fā)作次數降低超過80.0%,血脂水平基本恢復癥狀;改善:患者治療后心絞痛發(fā)作持續(xù)時間減少50.0%~80.0%,發(fā)作次數降低50.0%~80.0%,血脂水平明顯改善;無效:患者治療后心絞痛癥狀并無減輕或患者病情加重。療效評估有效率=顯著率+改善率。
文中數據采用SPSS 18.0軟件處理,t、x2視為檢驗指標,P<0.05視為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
干預組患者治療療效評估有效率為93.3%,對照組為76.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療效評估(n,%)
干預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0.0%,對照組為13.3%,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在本次研究結果中可見,干預組患者治療療效評估有效率為93.3%,對照組為76.7%,大劑量用藥能夠顯著提升患者治療效果。干預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0.0%,對照組為13.3%,而大劑量用藥與常規(guī)用藥均會引發(fā)少量不良反應,但大劑量用藥并未增加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進而證明大劑量用藥能夠保證患者治療安全,同時提升患者治療效果,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