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美金
品德是一個人走向成功至關重要的因素。每個人的成長軌跡,都會與其品行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因為在學校這個大集體里,個人品德決定著大家對自己的認可程度,從而形成大家對自己的期待和認識,無形中就確立了你在集體中的價值和地位。品德的重要性不僅表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好品德還會讓個人贏得廣泛的尊重,成為事業(yè)及其它方面向上的階梯。
小學品德與生活教學是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行和行為素養(yǎng)的肥沃土壤,是對小學生開展德育的重要啟蒙階段,因此,這一階段的教學過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以下是我在教學中的點滴做法。
一、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行習慣
興趣是我們最好的老師,世界上,凡杰出人才、創(chuàng)新大師都有異乎尋常的強烈興趣因而作為教師就要把怎樣發(fā)現、發(fā)展學生的興趣、好奇心、探索精神放在特別重要的地位。在課堂上激發(fā)興趣有以下兩種方式:
1.榮譽回放,導入新課
如在教《我為班集體添光彩》一文中,老師播放我們班曾經獲得的榮譽圖片。如:我們班每個月獲得的學?!拔拿靼唷闭掌?,班級足球賽獲得第一名學生代表的照片,黃彥菲獲得從化區(qū)“書香少年”的照片,學校書法和作文比賽獲得的獎項的照片。你瞧,同學們都為我們班級集體爭得很多榮譽,為我們的班集體增光添彩。請問,作為班集體里的一員,你有什么話想對他們說呢?接著學生暢談我們班集體獲得容譽的感受,同學們各抒己見發(fā)表自己的體會,有的同學說我們班集體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與每個同學的努力分不開的,有的同學領悟到有特長的同學自然可以為班級為集體增光添彩,但沒有什么特長,也可以為集體爭得榮譽。如:我可以為班級體做些什么力所能力的事情?除了平時主動擦黑板,把課室打掃得干干凈凈,我們還做些什么呢?同學們議論紛紛答道:我們可以每天佩戴好紅領巾,上學不遲到,講衛(wèi)生,不亂扔垃圾,講文明,有禮貌,不說臟話等活動???,學生學習的熱情高漲,學習的積極性逐步提高,化內在動力為學習動力。這一點一滴都體現學生的良好品行,所以激趣導入也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行習慣的途徑之一。
2.游戲活動,判斷是非
小學生的特點是模仿性強,判斷是非能力不夠強。上課時可安排學生結合課外一些現象來明辨是非,通過動腦、動口、動手,在自主和諧的氛圍里接受日常良好行為規(guī)范的培養(yǎng)。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提高認識,如在教《我為班集體添光彩》一文中,在上課時,說起為集體添光彩,老師想當場考驗考驗一下大家,我們來玩一個“判斷游戲”,好嗎?老師出示課件:以下這些行為是不是為集體添光彩呢?請同學們用對、錯的手勢來做判斷。①我每次考試100分,但是從來不愿教同學。②我中午在學校吃飯,把吃剩的飯倒在地上,等著同學來掃。③我平時能認真完成好值日任務,不怕累,不怕臟,天天把黑板擦干凈,把地拖干凈。④在接力賽上,我老走神,結果把接力棒掉了,影響了班級的成績,我還在偷笑。⑤我平時很愛勞動,能很好的完成值日任務,不怕臟,不怕黑,把黑板擦干凈,把地拖干凈。通過判斷成功體驗,就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行習慣了。
二、有效傳遞德育內容,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行習慣
小學思想品德教學是對小學生開展良好品行教育的課程,能孕育出小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行為意識。而要想這一切很好地實現,就需要確保課堂上教師所教導的知識有效傳遞給小學生,教材都是開展教學最根本的依據,小學品德與生活教材中,為啟蒙學生思想道德意識提供了很多可行性的內容,只要教師細心發(fā)掘,一定會找到讓更多的小學生加入到學習思想品德知識的隊伍中,自覺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遵德守禮,明禮誠信,做一個文明有禮的小學生。如,在教學《我為集體添光彩》一課時,教師引導:我們全班同學這么努力地為集體添光彩,為的就是要成為優(yōu)秀的班集體。平時,我們不能做哪些有損害班集體的事情呢?同學們想了想,說:不能打架,不帶手機帶到課堂,不亂寫亂畫等事情。通過正面引導,有效地傳遞學生形成良好的品行習慣,促進小學生向著健康、快樂的方向發(fā)展。
三、開展班級活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行習慣
雖然整個小學品德與生活課教學中,教師依舊是主導,但是真正的主體卻是學生。因此,為了提高教學效率,達到最終的教學目的,作為教師,應該盡可能地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為學生開展更加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比如,為了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教師就可以設置小組討論的教學活動,即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針對某一話題展開討論。以《我為班集體添光彩》這一課時為例,在教學的時候,結合三月份是學雷鋒活動月,在爭當學雷鋒優(yōu)秀班集體活動中,同學們?yōu)槲覀儼嗉壸鲂┦裁从幸饬x的事情呢?等到學生展開熱烈的討論之后,有的為班級擦玻璃,有的為班級獻一本書,供同學們互相借閱,有的為班級添一點綠。同學們用實際行動做好了以上事情。這樣,既能達到討論的目的,又能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講衛(wèi)生的習慣,愛護植物等習慣。
因此,在教育工作中,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特別注重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品格”,為學生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切實改進學校德育工作,凈化育人環(huán)境,提高學校德育水平,提升學生思想道德水平,培養(yǎng)學生良好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
參考文獻:
[1]孟雅男.淺談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J].教育視界2010.01.
[2]王國強.生活化:《品德與社會》教學的關鍵[J].浙江教育科學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