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銳
作為一名一線教師,究竟要以什么樣的角色、心態(tài)和方法去學會說課、聽課和評課呢?我結(jié)合自己多年的實踐和管理經(jīng)驗,用四句話作以總結(jié)。即:說課:“瞻前顧后”想得清;聽課:“慈心慧眼”入得進;評課:開誠布公說得明;教研:同伴互助共提升。
一、說課:“瞻前顧后”想得清
說課的內(nèi)容包括說教材、說學情、說教法學法和理論依據(jù)、說教學過程和設計意圖、說板書等。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是說課的重點,通常,教學過程要特別說清楚以下兩個問題:
一是教與學的活動安排:說課者要把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和處理,針對學生認知水平,借助哪些技術(shù)手段來組織教學的基本思想說明白;要把教學設計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及意圖說清楚,讓聽得人清楚你“教什么”“怎樣教”“為什么這樣教”,學生“學什么”“怎么學”,這樣設計的理論依據(jù):課標的或是教學法、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的依據(jù)。
二是重點與難點的處理:說明在教學過程中,采取什么方法,借助什么輔助手段,突出重點,分化難點,輔助手段什么時候用,為什么這樣用?
二、聽課:“慈心慧眼”入得進
關(guān)于聽課,從名稱上講,還有研究者叫“觀課”或“看課”。
1.聽課前做好四方面準備:了解課標,熟悉教材;學習掌握學科教改信息;具備一定的學習理論、教學理論、教育學心理學理論;明確自己聽課目的。
2.以四種角色進入課堂:學生角色;主講角色;學習者角色;指導者角色。
3.用心做好四件事情:看、聽、想、記。
聽什么呢?一聽教師講解、評價、指導和組織教學的語言。從上課伊始,聽老師如何開口說話、如何導入新課,聽老師在各環(huán)節(jié)如何收放學生,如何評價學生展示,應對學生問題,語言表達是否恰當?shù)皿w;二聽學生在展示回答中顯露的才能和暴露的問題;三聽師生交流,雙方語言是否得當,教師指導點撥是否合理巧妙,是否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一看教師的教??唇處熃M織學生學習活動的能力,能否抓住重點,根據(jù)學生學習現(xiàn)狀實時調(diào)整教學計劃;看教師教能否敏捷快速地捕捉教學過程中各種信息的能力,靈活利用各種教學資源,果斷處理課堂突發(fā)事件,調(diào)整教學計劃,重組教學結(jié)構(gòu),激活課堂教學;三看教師能否依據(jù)學生個體差異,設計具有彈性、開放性、實踐性的練習題,達到鞏固新知、拓展提高的目的,以滿足不同類型學生的需要。
二看學生的學??磳W生的參與狀態(tài)、交往狀態(tài)、認知狀態(tài)、情緒狀態(tài)等。這里需要特別強調(diào)的兩點是看學生是否會傾聽、思考和表達,不是熱熱鬧鬧的課堂就是好課。如果我們置身于教室之中,能感受學生投入學習的那種強大的場的力量,盡管有時同學們可能默不作聲,或回答聲音不宏亮、不流利,但精彩正在其中。
想什么?一想站在學生角度,所學內(nèi)容能否理解掌握,心理感受體驗如何;二想講課老師為什么這樣處理,是否符合課標教材要求,是否符合學生年齡和認知水平;三想做課老師不恰當?shù)脑O計和處理,如果換做自己主講,應該怎么做;四想學生回答精彩和不足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記什么?一是教學實錄;二是教學點評。我們一般把“課堂教學案例記錄本”分為三大部分:教學步驟(教學流程)、板書設計、評價(特色評述和改進建議兩部分)。同時還要記錄各環(huán)節(jié)教學用時,學生的發(fā)言內(nèi)容、人次,占全體學生的百分比,從而得知學生的參與率。
在聽課的過程中,我覺得無論是聽還是看、想、記,都需要“慈心”和“慧眼”。所謂慈心即是對學生的愛、對同伴的尊敬和對教學工作的熱愛之心,懷著這樣一顆慈愛之心置身于教師聽課,才會用心,才能生出“慧眼”,發(fā)現(xiàn)在教學中的各種事實與現(xiàn)象、行動與結(jié)果之間的關(guān)系,找尋出更好的教學策略,謀求更理想的教學效果。
三、評課:開誠布公說得明
一是態(tài)度真誠。不論是講課的老師,還是評課的老師,包括聽課領導,首先都必須以真誠開放,互助學習,共同提高的態(tài)度和目的參與活動,否則,評課活動就可能流于走形式,平淡膚淺,達不到應有的教研效果。
二是以學論教。以學論教是新課程理念下的評課標準,還有一種簡介的說法是六個字:參與、互動、發(fā)展。因此,我們評價一節(jié)課的成敗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評學生是否主動參與學習;二評師生、生生之間是否保持有效互動;三評學生的學習材料、時間和空間能否得到充分保障;四評學生對所學知識是否真正的理解;五評學生的自我監(jiān)控和反思能力是否得到培養(yǎng);六評學生是否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找到了以上學生學習方面存在的問題,也就找到了教師改進課堂教學的切入點,反思點,有利于提高教研效果,促進教師專業(yè)水平的不斷提升。
三是提出建議。任何老師任何一節(jié)課,哪怕是失敗的課,也能給我們提供學習討論的話題。因此,日常的評課活動,需要老師們根據(jù)聽課目的和課型或是學生學習情況,有選擇地討論交流。對于老師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能居高臨下批評指責,也不能不負責任輕描淡寫,應該置身其中,幫助講課老師分析問題原因,提出自己的見解和建議。
總結(jié)了八個字:學術(shù)求真,政見求同。只有良好的教研氛圍,才能取得良好的教研。
四、教研:道不遠人共提升
一是積極建立“合作性同事關(guān)系”。青年教師應建立起良好的“合作性同事關(guān)系”,才能更好地成長。
二是勇敢開放自己的課堂。青年教師要一方面積極主動聽有經(jīng)驗老師的課,看別人如何組織管理學生,設計教學活動,另一方面主動邀請領導同伴,甚至是家長聽自己的課,不怕暴露自己的問題的缺點,積極反思改進。這樣,才會很快就會成為一名有經(jīng)驗的骨干教師。
三是應有自己研究的方向與課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和長項,教學也一樣。青年教師要有意識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自己教學的興趣點和著力點,持之以恒進行學習實踐研究,逐漸形成個人的教學風格和特色。
四是養(yǎng)成勤于觀察發(fā)現(xiàn)和反思的好習慣。發(fā)現(xiàn)和反思,是我們能更好地智化童心,美化童心,完成立德樹人時代重任的有效方法。
相信:道不遠人,只要上路,就會遇到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