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琴
經(jīng)常聽老師說道:學生課堂紀律亂糟糟的,發(fā)呆、傻笑、東張西望、玩弄手指頭、看課外書、或你一言我一句,像馬蜂似的鬧嗡嗡。好些時候,教師是耐著性子上課,簡直是一種痛苦煎熬。
課堂教學是教師教學的主陣地,課堂紀律好壞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在課堂紀律管理方面老師的作用最大,一個善于教學組織的教師往往能管理好任何班級學生。同樣班級,有的老師上課紀律很好,有的老師上課紀律就非常亂。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與教師自身教學組織能力和教師在學生心目中地位有關(guān)。有的老師比較嚴肅,有的老師比較有人格魅力,有的老師課題內(nèi)容非常精彩,有的老師關(guān)心每一個學生……當然,課堂紀律好壞與學生也有直接關(guān)系,有的班級學生聽話的多,有的班級學生調(diào)皮的多,這學生整體素質(zhì)和紀律觀念也直接影響課課堂紀律。
所以,從老師和學生兩方面來看,課堂紀律差究其根源主要有以下:
1.學生的自控能力很差,也知道違反課堂紀律不好,可就是控制不了自己,或壞習慣很多,由來已久,嚴重缺乏行為規(guī)范;
2.教師的課堂魅力不足,如聲音較小,節(jié)奏過于平緩,缺少情調(diào),知識的切入不好,只顧自身一言堂,與學生的關(guān)系對立等;
3.管理過于民主,寬松。民主可以親近,寬松可以放縱,久了,就缺少原則威信,沒有原則威信,學生便可以得寸進尺,況且學生自控能力差。
在我的教學中,我有較多的體驗,要管理好班級紀律,人人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進行改進:
一是多管齊下,軟硬兼施,標本兼治的原則下,還是以正面激勵、治本為主,以引導學生自我教育為上。譬如個別談話,錯誤反省,與家長配合,主題班會討論紀律的重要性,選舉紀律好的每日之星等,每周只要沒有違反課堂紀律的,給與表揚,并為小組贏得積分。犯了錯,最好先讓學生首先自我認識反思:事情的經(jīng)過怎樣發(fā)生的?為什么會這樣?帶來了那些危害?我該負那些責任?今后該采用什么辦法避免類似錯誤?這樣,比僅僅斥責一通或者僅僅與他苦口婆心的談話、直接講道理要好些,因為,教育外因靠內(nèi)因起作用,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學會自我教育。
二是教師也得學會自我反思,建立自己的親和力,展示自身課堂的教育教學魅力,而不要僅僅靠班主任管好了紀律你才上課,或一味指責學生的不是。既然提倡“以學論教”,那么,“不恥下問”不失為一種好辦法,俯首蹲身,多聽聽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只要有利于教學相長就應(yīng)該采納。師道尊嚴的架子該放時得放。不要靠兇,學生不會怕你兇的,呵呵。你想想看,你上學的時候同學們聽什么樣老師的話?為什么聽他們的話?想要學生服你,首先得讓他們敬重你,親近你。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就是這個道理。你要關(guān)心愛護學生,尤其多關(guān)注那些比較調(diào)皮的學生,與他們溝通,摸清他們的心理,對癥下藥解決問題,爭取他們的配合。其他學生往往是跟著起哄湊熱鬧,一旦沒人挑頭,自然風平浪靜。當然,如果有蓄意搗亂、破壞紀律的,也不能手軟,可以報告班主任或有關(guān)領(lǐng)導,根據(jù)校規(guī)給予處分。不過,千萬不要體罰學生,那可是違法的。
三是民主管理中不可缺少嚴格的權(quán)力集中制。雖然新課改提出營造寬松,民主、愉悅的教育教學氛圍,并不意味著可以放棄嚴格的秩序、嚴明的紀律,讓學生放任自流。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在秩序中發(fā)展。國有國法,校有校紀,班有班規(guī),師生共同制定的合理班規(guī)辦矩,須嚴格持久地執(zhí)行下來,且不能含糊猶豫、破開先例。對學生要張弛有度的進行管理,用自身的人格魅力來引導學生,現(xiàn)在的孩子都討厭說教,卻喜歡你跟他說一些和他們生活相貼近的事情,時刻掌握學生的心態(tài),對于學生喜歡的進行最大限度的支持,如果孩子們的想法過于偏激,作為一名老師,應(yīng)該用她們的思維方式進行引導,多帶孩子們做些活動,增強他們的凝聚力,讓他們彼此之間活絡(luò)起來,注意是他們感興趣的活動,既然做好老師就該努力和孩子們打好關(guān)系,能揉入他們的生活,同時又能樹立你作為老師的威信,這個尺度就需要掌握好,孩子們雖有時會叛逆,但也還是會喜歡那些真心對他們好的老師,所以,既為人師,就該盡自己的一份力,讓他們健康成長
四是學生畢竟是孩子,年齡特征決定自控力差,反復性大,他們是在曲折迂回中成長,那么,教師的教育工作也要反復做,做反復,除了慧心,還須恒心和信心,給與學生進步的時空。
總之,要改變班級紀律差的現(xiàn)狀,需要找到原因,找準管理切入點,找到恰當?shù)姆椒?,教學與管理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要靠教師不斷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