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澤鵬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 展規(guī)劃綱要( 2010—2020 年) 》明確提出: “遵循教育規(guī)律和人才成長規(guī)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方法,探索多種培養(yǎng)方式”,“注重因材施教,關注學生的不同特點和個性差異,發(fā)展每一位學生的優(yōu)勢潛能。推進分層教學、走班制、學分制、導師制等教學管理制度改革”。在此背景下,我國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已基本上完成了第一階段的任務,現(xiàn)在正在向第二階段,也就是全面深化階段加速推進。在此階段,撫順德才高中在新高一試行分層次走班制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相比,分層次走班制教學更能夠為社會選擇和培養(yǎng)出符合當代需求的人才。
一、學生心理變化加速
分層次走班教學將原有的行政班打亂,按照學生對該學科知識的了解程度進行分層分班,這也導致了部分學生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不知所錯,心理變化加速,其具體表現(xiàn)有以下幾點:
1、 一是在學習基礎較差或者一般的分層教學班中,由于沒有該學科沒有特別拔尖的學生,整個班級榜樣力量缺失,面對成績差不多的同學,學習動力明顯不足,比、學、趕、超氛圍缺失,分層次教學班級無整體凝聚力,無榮譽感,體現(xiàn)出來的即學生狀態(tài)懶散,無競爭意識,課堂表現(xiàn)隨意,班級整體紀律衛(wèi)生差,給學校的管理工作及德育工作的開展帶來了很大的障礙;
2、 二是部分層次較低的班級學生心理易受傷害,分層走班制的目的則是教育資源最優(yōu)化,讓學生學習匹配自身學力的知識,但在分層制走班的管理中發(fā)現(xiàn),分層走班制引發(fā)了一些學生的自卑感,害怕被人瞧不起、“貼標簽”,從而產(chǎn)生焦慮、挫敗等情緒體驗;
3、 三是分層次走班教學減少了學生在行政班級的時間,從而削弱學生對行政班的集體榮譽感、認同感和歸屬感,淡化了行政班級同學的感情,班級的整體團結(jié)和同學關系面臨和很大的干擾,學生依賴感從班集體轉(zhuǎn)移至新同學、新朋友,缺少了主人翁意識;
學生心理的變化及不穩(wěn)定因素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狀態(tài)及對未來的人生觀、價值觀的確立,也容易引起學生之間因關系網(wǎng)復雜而產(chǎn)生矛盾等問題及時對學生的心理給予正確引導和強化,避免兩極分化現(xiàn)象和對學生心理產(chǎn)生負面影響。
二、日常管理難度的增加
分層走班制教學給學校的管理工作帶來了不小的挑戰(zhàn),任課教師面對走班制也存在抵觸心理,走班制占用了學校大量的管理資源,但依然存在著很大的問題:
1、.學生的出勤難以得到保證
。走班教學中,任課教師最擔心的學生在自己的課堂缺勤,如果學生不來上課。那么學生究竟去了哪里?也許他們?nèi)テ渌嗉壜犝n,或者在自己班里睡覺、休息,或者在校園內(nèi)閑逛,任課教師無法第一時間清楚的了解缺勤學生的狀況,任課教師的管理有壓力;
2、.學生習慣在自己的朋友圈里活動,班集體如同擺設
。對于學生而言,分層教學班的課堂更像是50分鐘的臨時性聚會。起初,許多任課教師的重心放在教學上,缺乏班級的管理意識,但在學生心中,分層教學班的任課教師始終沒有行政班班主任老師有威信,面對走班的任課教師他們不一定會配合,如果任課教師的重心放在班級管理上,那么一堂課50分鐘則不足以支撐德才10+30+10的教學管理模式;
3、.走班制的教室成為空白區(qū)
,學生打掃不及時、不徹底,設備設施無人維護和檢查,任課教師對教室整體衛(wèi)生、布置缺乏管理意識,對“班”的概念依然停留在行政班的基本理念上,養(yǎng)成了上課來、下課走的不良意識。
大量的管理資源被占用,德育管理工作難以滲透,班級管理難度加大,班主任主體地位被弱化等問題凸出。
三、德育工作新思路
施行分層走之走班制,學生固定的班級被弱化,學生流動上課心容易走散,走亂,德育管理面臨新挑戰(zhàn),一是班主任作為德育管理主體面臨缺位,二是行政班作于作為德育載體的功能面臨缺失,為此,建立全員的管理格局,是走班背景下較優(yōu)解。全員德育包括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域育人,全心育人四大方面,全員育人致全體教職員工都是德育工作者,全程育人是指學校的各種活動都應該包含德育因素,全域育人是指學校要通過多方面的工作落實育人責任,全心育人是指每名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有育人意識,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全員是主體概念,全程是時間概念,全域是空間概念,全心是思維概念,全員、全程、全域、全心四位一體,達到育人的最終目的。
一是
1、 從主體而言,老師、職工、學生、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須擁有較強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感,其身正,不令而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同樣,為人師表必須身正,能夠為學生做示范性作用,能夠成為學生身邊的一面鏡子,面對地面的垃圾或彎下腰,或引導學生進行清理,這才是教育,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做教育就需要從點滴做起,這是對教育工作者最根本的基礎要求。同樣,全員教育觀必須依賴全體教師的思想高度,人人心中有德育,課上課下滲透德育,做一名德育的使者,做遵守社會公德的倡導者,做弘揚美德的宣傳者,作維護公共場所環(huán)境的勞動者,做摒棄社會陋習的先驅(qū)者,做創(chuàng)新精神的開拓者,做遵守校規(guī)校紀的垂范者,做學生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督促著,做學生情緒變化的掌控者,做學生心理調(diào)整的指導者,做學生學習與提高的同路者。
2、 二是全員教育不僅需要全體教職員工責任意識的不斷增強,還需要教職員工不斷的學習、不斷的走出去,將優(yōu)秀的思想和理論帶回來,結(jié)合校情合理運用。教育本來就是不斷的教與學的過程,在學中教,在教中探索,在探索中找方法,最終達到育人的目的,作為教師依然需要保持終身學習的態(tài)度,不斷優(yōu)化課堂,提高管理效率,從被動的課堂管理過渡到主動的管理課堂中來;
3、 三是以分層走班制任課教師為新起點,強化其在走班中德育管理主體的地位,即要求任課教師對走班學生的行為規(guī)范、思想意識、班集體的榮譽及班級教室衛(wèi)生環(huán)境等包干到底,班主任不能管的任課教師管,班主任不能發(fā)現(xiàn)的問題,任課教師來解決,同樣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也需要由任課教師來關注,當學生心理變化波動時,任課教師需反饋至班主任處并進行處理,和班主任老師共同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擔任起班級管理、德育管理的角色。
分層走班制來,德育工作者任重而道遠,能否成功面對新挑戰(zhàn),轉(zhuǎn)變挑戰(zhàn)為新機遇的思路至關重要,發(fā)展全員教育觀,提高教師自身素養(yǎng),為祖國輸送更多符合當代需求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