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
STEM教育是當今全球科學所倡導的教學方式,在教育教學中我們要想辦法讓課堂從單一走向多元,講究各學科的有機融合??茖W課程本身就是一個注重探究的過程。所以在STEM課堂里,希望學生能采用像科學家探究事物、工程師解決問題的路徑、策略、思維方式去學習。
科學家和工程師他們提出問題并想辦法解決問題。讓學生模仿科學家和工程師工作的路徑策略和思維方式,通過這樣的學習路徑和學習方式來探索未知,創(chuàng)造未來。
我們的科學課堂,就是注重工程研究,將自己的想法創(chuàng)造出來,然后進行交流改進。研究的過程和科學家,工程師非常接近。
在這一年多的《STEM教育理念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實踐》課題研究中,我們上了很多節(jié)實踐活動課。我曾執(zhí)教的“橋梁大挑戰(zhàn)”和張老師的“巧搭胡蘿卜塔”兩課中都能體現(xiàn)科學家和工程師的影子。在教學中有效地將數(shù)學、科學、工程、技術有機結合。讓課堂效率達到最大化。在這兩節(jié)課中我們體現(xiàn)出STEM課程的特點。
1.一、課程綜合化
這兩節(jié)課都是建筑學的內容。在活動中,學生首先探索結構的對稱性和穩(wěn)定性,理解三角形是一種穩(wěn)定的結構。在這一活動中,學生不僅學習了數(shù)學方面關于幾何形狀的有關知識,還學習了工程方面的關于結構材質、連接方式等知識,最重要的是,學生最終建立了自己的“高塔”,學習變得如此的快樂。
2.二、選擇多樣化
(1)1.課程選題多樣化
在STEM課程選擇上,應該給學生更多的選擇權,教師在優(yōu)中選優(yōu),選擇適合學生研究的主題。比如,去年我執(zhí)教的新?lián)釁^(qū)教學觀摩科學實踐活動課《橋梁大挑戰(zhàn)》中,學生就好像在游戲中完成學習任務。巧搭胡蘿卜塔,更是一種游戲,一種比賽的形式出現(xiàn),突顯出活動的趣味性和挑戰(zhàn)性。另外我在教學中經常加入一些實踐活動的內容,大大增加了科學課的知識技術含量。例如在講解空氣有重量的時候我滲透大氣壓力的知識。接下來增加實驗“杯子口的乒乓球”。學習知識掌握要領,在實驗過程中學生提出很多設想和疑問。最后在事實面前,都得承認科學的魅力。這個實驗就像科學家的研究。然而下一節(jié)課我們又一起做了一門空氣大炮,這個過程就是工程設計的問題了。孩子們從選擇材料,到動手實踐,最后驗證改進交流。就像一個小工程師一樣。另外,在課堂上我?guī)ьI大家做吸管排簫,要吹出簡單的樂曲,就要不斷地嘗試改進。DIY拼圖,可不是光體現(xiàn)美術課的特點。重點讓孩子知道這個分分合合的過程,樂在期中,還為后面的大陸漂移學說做好了準備。我們的板塊不僅形狀吻合,就連對應的兩塊陸地上的一些物種都有驚人的相似之處,足以見得,很早以前這里可能是一塊兒完整的陸地。學習化學變化的知識以后,很多同學意猶未盡,我?guī)ьI六年級的孩子寫密信。用檸檬汁或者圓蔥汁來寫的密信,吸引了同學們的目光。在蠟燭上輕輕烘烤,字跡圖案顯現(xiàn)出來的那一刻是無盡的欣喜。上課中我讓學生制作聲波演示器,空氣動力車,以及利用短路原理的電池取火,都是不錯的實踐課題,當然,大家在選擇上可以因地制宜,做到保證安全性的前提下,科學性趣味性相結合。達到學生知識與實踐能力的共贏。
(2)2.課堂形式多樣化
STEM課程既然強調多元化的課堂,知識融合教學方法和形式也可以多樣。我們的課堂可以采用,游戲、比賽的形式。也可以采取調查收集資料匯報的形式。根據(jù)課程內容的不同而異。在教學《多彩的生命》一課,我讓學生展示動植物的一生。有的小組采用了手抄報的形式,有的小組寫了生命的贊美詩,還有的小組表演小品“毛毛蟲的煩惱”。課堂形式多樣,才能讓課程更靈活。學生學習也更主動。
(3)3.材料選擇生活化
選擇身邊的物品作為STEM活動材料,主要是因為這些材料取材方便,來源廣泛,種類豐富,在彌補現(xiàn)有材料不足,收集材料可以師生一起來完成,提高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例如,《巧搭胡蘿卜塔》中用到胡蘿卜和牙簽,在生活中就地取材,材料費用比較少,同學準備也比較簡單。橋梁大挑戰(zhàn)一課用到了雪糕棍、竹簽、筷子、吸管等等,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自主選擇。畢竟在很多大城市STEM課程的得到足夠的重視,經費材料也能得到保障,更專業(yè),教師也更加得心應手。我們的條件有限,所以很多STEM課程的開展需要老師去大量準備材料,這些材料的費用大多也是教師自己默默承擔了。所以我們盡量選擇生活化的材料,讓學生和老師一起準備材料。
3.三、評價多元化
STEM教育的評價過程應該改變以往單一的評價方式,強調多元評價主體、形成性評價、面向學習過程的評價。教學中我們采取多種評價方式,讓學生之間互相評價,取長補短。發(fā)現(xiàn)別人優(yōu)點的同時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形成正確的評價觀念。讓學生能夠不斷進步。
總之,STEM教育在小學科學教育中的實踐才剛剛起步,我們也是實踐的初探者,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反思積累,互相學習,進步成長,才能讓我們的科學教育更加完善,讓孩子們能像工程師一樣去研究問題,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