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鋒
摘 要:所謂的有效性就是指的是在有限的一節(jié)課中教授更多有用的知識,并且這些知識學生都能基本理解掌握。要想在初中化學課堂中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就需要樹立學生的主體意識,充分保證學生在課堂中主動的參與學習。如今,新課改的推動促使越來越多的教師意識到學生在課堂中的重要性,所以,為了有效的提高初中化學教學的效率,老師設(shè)計的教學方案應該要滿足新課改提出的教學理念,以此作為最終的教學目標,培養(yǎng)學生在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
關(guān)鍵詞:初中化學;有效性;課堂
前言
在新課程改革還沒有充分普及的時代,老師多是看中教學的結(jié)果,沒有注重學生在老師教學中的學習過程,自然老師也沒有關(guān)注到自己的教學內(nèi)容是否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這個時期的學生在學習中往往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不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與實施,更加的注重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據(jù)此,老師也開始逐漸的意識到自身的教學方式需要有所更新。因此,本文將來探究提高初中化學教學效率的策略。
影響初中化學教學有效性的因素
教師因素
從教師的角度來看,教師存在這忽視學生的教學地位,導致學生的化學學習體驗極差,同時因為在中考中化學不是必考科目,從而導致學生也就不愿意去學習化學。同時在化學課堂上教師沒有注重和學生進行溝通,沒有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基礎(chǔ)知識扎實程度,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可能存在難以理解的知識點。此外教師在維持課堂秩序的時候因為各種原因出現(xiàn)方法不得當,或者說將學生作為“出氣筒”。在這種情況下,學生也沒有興趣去學習化學。
學生自身因素
現(xiàn)階段化學教學中,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因素影響著化學的教學效果。首先從學生角度而言,學生會因為自身喜好的原因而不愿意去學習化學知識,同時學生對于化學教師的喜愛程度,以及對化學教師教學風格的適應度或者喜歡程度也決定了學生學習化學的效率。有的學生喜歡幽默的教學風格,有的學生喜歡言簡意賅的風格,但是由于無法選擇教師,導致了風格適應上的不確定。同時在初中課堂上,部分學生喜歡開小差,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學習效率自然而然就會下降。
提高初中化學課堂的有效性的策略
提升學生興趣,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動力
一切學習的動力都是建立在良好的興趣上的,對于學生學習的過程,老師更是需要關(guān)注學生對于老師教學內(nèi)容是否感興趣。而以往的教學內(nèi)容基本是老師過度的關(guān)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卻忽視了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過程,更加沒有重視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老師在課堂上滔滔不絕的講論著書中的各種概念,學生卻坐在下面昏昏欲睡的。造成這種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就是老師在無意中就已經(jīng)奪去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據(jù)此,為了提高初中化學教學的效率,老師應該提倡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是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構(gòu)建知識,從而更好的掌握化學知識,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因此,老師應該從兩方面增加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興趣。一方面,充分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教師要掌握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并且依據(jù)學生的差異開展分層教學活動,使得每個學生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一方面,老師要主動的與學生交流,拉近師生之間的關(guān)系。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存在的個體,老師應該要充分的關(guān)注班級中的每個學生,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帶來的溫暖,這樣才能使得學生真正的喜歡化學這一門學科。
教學途中不斷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必須要掌握的一項技能,學習習慣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還會影響學生對于學科的學習興趣。很多學生在無意識中就會養(yǎng)成不好的學習習慣,化學是一門需要學生細心觀察的能力,但是很多學生在做實驗的時候不是會忘了給酒精燈蓋上,就是搞錯實驗的步驟,這些都是因為學生在學習中不認真聽講導致的。所以,老師應該要關(guān)注學生的細節(jié)地方,自己要做一個良好的示范 ,不管是在做實驗還是在教學的時候都要做出標準的示范,充分引導學生關(guān)注細節(jié)。
改變以往固有的教學模式
影響初中化學教學效率的一個很重要因素就是老師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新課改還沒有得到充分實施的階段,大部分老師都是采用固有的教學思想,過度的看中學生的學習成績,忽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導致學生在課堂中往往處于被動學習的地位。因此,老師要注重更改自身的教學內(nèi)容,多去了解一些全新的教學手段,學習新的教學思想,從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能力。
結(jié)語
總之,要想在初中化學課堂中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就需要樹立學生的主體意識,充分保證學生在課堂中主動的參與學習。因此,老師應該要提升學生興趣,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動力。同時,老師還需要在教學途中不斷的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充分引導學生多加的關(guān)注學習的細節(jié)。最后,老師還要針對自身的教學方式做出一定的改變。
參考文獻
[1]李泉坤.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6,2(22):150-151.
[2]高玉波. 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有效性之情境教學[C]. .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 第十一卷.:中國教育教學叢書編委會,2016:263-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