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蘭芝是一位勤勞、善良、美麗的女性,她與焦仲卿夫妻感情又極為深厚,但卻遭到了焦母的虐待乃至驅逐,最后不得不與仲卿雙雙殉情。焦母驅逐蘭芝的原因是什么?造成焦劉婚姻悲劇的原因是什么?大致有以下幾種說法:
1.“三從四德”說。原因在于蘭芝沒有遵從封建禮教的婦德要求,“本自無教訓”,“舉動自專由”,平日的言行,超越了封建禮教的規(guī)范,因而為焦母所不容。
2.“無后為大”說。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原因在于蘭芝多年不生育,焦母為傳宗接代考慮,找借口驅逐蘭芝。
3.“門第觀念”說。原因在于焦劉兩家貴賤懸殊,門第不對。焦母見異思遷,為娶進羅敷而逼走蘭芝。
4.“寡母戀子”說。原因在于焦母無法理解也不能容忍仲卿與蘭芝間真摯熱烈的愛情,因而必欲逐之而后快。
5.“性格軟弱”說。原因在于焦仲卿性格軟弱,消極反抗,忍辱負重,不能保護好蘭芝以及他們的愛情。
這些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我更傾向于第1、4兩種說法,而且我認為應該把這兩種說法結合起來。綜合起來看,焦母實質上是在“挾禮教之公器,致奪愛之行動”。
縱觀全文,我們沒有看到焦仲卿的父親,連一點影子都沒有。我們可以料想,焦父應該是早死了,或者是以其它不可知的方式走了??傊薪鼓高@樣一個蠻橫霸道的妻子,丈夫是很容易走掉的,不管“走”的方式是什么。那么,仲卿自幼就與母親相依為命,兒子就成了母親唯一的精神依托。加之,焦母又是一個支配性的母親,仲卿從小到大一定是“唯母親之命是聽”。等到仲卿娶了蘭芝以后,兒子每五天回來休息一次(漢代制度,官員每五天休息一天,稱為“沐沐”。唐代改為“旬休”,即每十天休息一天)。開始的時候,兒子還有顧忌,回來先陪母親聊聊天,然后才蹩到小房間里去。隨著時間的推移,小夫妻感情越來越深,兒子陪伴母親就逐漸減少。媳婦這樣美麗、溫柔、體貼,兒子就由“戀母”轉向“戀妻”。焦母開始時可能還沒有多少感覺,漸漸地,就感到有些不勁了。她就由“怪”轉“怨”,由“怨”轉“憤”,最終由“憤”轉“恨”。于是,她就想著,要把兒子的愛給奪回來。我上課時跟學生開玩笑說:“《孔雀東南飛》就是‘奪愛大行動?!?/p>
怎么奪回來呢?焦母于是拿出“禮教”這柄公器。她找到的理由是:“此婦無禮節(jié),舉動自專由”,這就夠了。封建制度規(guī)定:婦女有“七去”(又稱“七出”“七棄”)。即有七種理由可以“休妻”?!洞蟠鞫Y記》規(guī)定的“七去”是:“不順父母去,無子去,淫去,妒去,有惡疾去,多言去,竊盜去?!薄秲x禮·喪服》規(guī)定的“七出”是:“無子,淫泆,不事舅姑,口舌,盜竊,妒,惡疾。”劉蘭芝符合“不順父母”和“無子”兩條,被遣回家理所當然。
但是,我們可以看出,這兩條理由實在很蒼白,蘭芝其實并沒有“不順父母”。她說自己:“奉事循公姥,進止敢自專?”“謂言無罪過,供養(yǎng)卒大恩”;她辭別焦母時對她說:“念母勞家里”;辭別小姑時,讓小姑“勤心養(yǎng)公姥,好自相扶將”??梢姡龝r時處處把焦母放在心上,哪來的“不順父母”呢?至于“無子”,她們才“共事二三年”,蘭芝“十七為君婦”,她至多才二十歲,日子還早著呢!
如此看來,只有一種理由才是最關鍵的,那就是:要把兒子的愛從媳婦那里給奪回來!
請看“蘭芝嚴妝”這一段:
“雞鳴外欲曙,新婦起嚴妝。著我繡夾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p>
我們來看看蘭芝是怎樣盛妝打扮自己的?首先,她從眾多衣服里面選了一件繡花的夾裙,繡花增添了她的靈秀,夾裙顯出了她的嬌小和干練,更顯出她的豐滿和青春勃發(fā)。不僅上裝是這樣精心選擇的,每一件衣服的色彩和款式,都是這樣精心挑選的。腳上穿的是能顯出美麗的足弓和小腿曲線的綢鞋,頭上戴的是與她那一頭烏發(fā)色澤再也協(xié)調不過的閃閃發(fā)光的玳瑁首飾。腰束潔白的綢帶,光彩逸動,如水流一般;雙耳戴上碩大的明月一樣的珍珠,映著她的臉頰更加嫵媚。十指纖纖,細長白嫩,像是削尖的蔥根;雙唇艷艷,紅潤嬌媚,像是含上了朱砂。她就這樣裊裊娜娜地、娉娉婷婷地、飄飄逸逸地、瀟瀟灑灑地,邁著細碎的步子走過來,曼妙,美妙,神妙,似沉魚的西施,又似閉月的貂蟬,似落雁的昭君,又似羞花的貴妃。真真一個妙絕的尤物!
蘭芝的心理是什么?婆婆,你不是忌恨我的貌美嗎?你不是認為我用美奪走了你兒子的愛嗎?今天我就索性把自己打扮地漂漂亮亮的,讓你徹徹底底地見識一下我的美麗!她這是在干什么?她是在宣泄長時期以來的內心壓抑,她是在料定回歸無望后與婆婆決裂!難怪她“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
焦母活活拆散最終逼死一對鴛鴦當然可惡,像蘭芝這樣做媳婦的人也應該從她的身上汲取教訓。做了媳婦,不要把別人(主要指婆婆)兒子的愛全都拿過來了,要分一點愛給別人;不要讓你的那個“可人兒”一個勁地戀自己,有時候要把他趕到他的父母尤其是母親那里去;不要可勁地在公婆面前大秀恩愛,否則你可能會自找煩惱。這都是人性??!
因此,我認為,焦仲卿和劉蘭芝的悲劇最終是人性的悲劇!這樣的悲劇其實一直在上演,而且勢必要永久地演下去。只是程度有所不同而已。因此,作者才在結尾語重心長地說:“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作者簡介:姓名:張行中;出生:1968年8月;性別 :男;籍貫:安徽六安;最高學歷:大學本科;職稱:高級教師;研究方向:語文教學,學校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