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蓮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對于學生的教育已經越來越多元化和實踐化,因此教師除了做好基本的文化素質教育外,也應該組織和開展青少年學生的校外教育活動,讓學生能在實踐活動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
關鍵詞: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動
前言:
校外教育與校內教育相輔相成,同時其也是對青少年校內教育的補充和發(fā)展。通過組織開展的校外教育活動,可以讓青少年學生在參加各種活動的同時樹立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和探究能力,并且也能促進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提升。
一、通過調查活動,突出教育活動的思想性,讓學生感悟科學
校外教育活動除了其本身的活動意義之外,也應搞展現(xiàn)出其豐富的教育意義,從而能夠促進和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和科學素養(yǎng)。因此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和課外活動中融入對于學生的思想和信念的培養(yǎng),根據(jù)青少年現(xiàn)有的知識水平和能力,結合生活中常見的景象開展校外教育活動。
例如在《環(huán)境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開展組織課外調查的活動,讓學生在自己搜集和整理相關的資料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自己取得調查報告的過程中,感悟科學和理解科學。例如在課堂的學習中,學生已經了解到了由于不合理的開發(fā)等造成了環(huán)境問題的破壞和生態(tài)問題的嚴重變化,因此必須進行環(huán)境保護;其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活動的準備,讓學生從網絡、電視等報等渠道搜集現(xiàn)今環(huán)境面臨的問題,再通過班級討論和講解的形式使學生對當今的自然環(huán)境有了初步的認識;然后教師可以組織和帶領學生開展一個“調查當?shù)氐纳瞽h(huán)境”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調查和走訪結合當?shù)氐纳?,關注當?shù)氐纳瞽h(huán)境狀況,對當?shù)氐纳顮顩r得出一份調查報告,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保護環(huán)境的思想。只有通過真正的實踐活動,才能讓學生們有更加深刻的感受和體會,讓學生明白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和科學調查的步驟,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以及科學素養(yǎng)。
二、通過實驗活動,突出教育活動的自主性,讓學生掌握科學道理
校外教育活動,除了其本身的教育意義外,也應該尊重青少年的自主性和堅持以人為本的特點,讓學生有選擇的空間和余地。例如在《藍色的地球》中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通過組織實驗活動,讓學生不斷的仔細觀察和記錄,通過多次實驗的反復對比的過程,讓學生掌握其中的科學道理,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引導學生形成探究、求真、自己動手實踐的良好習慣,讓學生學會實踐出真知。例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走訪調查周圍的水資源情況,了解周圍水資源的污染;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討論:“同學們已經有了簡單的收集和了解,那么現(xiàn)在來說下你們周圍的水是怎樣被污染的?對人們的生活有哪些影響吧?!?然后在學生討論完之后,教師可以出示一瓶污水,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想法進行自主試驗,讓學生能想辦法將這杯污水變得干凈一些;最后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參觀污水廠,觀看污水的處理過程,讓學生明白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偠灾寣W生自主動手實踐,能夠讓學生掌握科學道理,同時提升校外教育的有效性。
三、內容豐富有趣,體現(xiàn)教育的時代性,促進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提升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變化,社會的活動也是越來越多元化,同時青少年學生的想法和興趣也是一生中最為活躍的時期。因此校外教育活動的設計應該結合當今社會的發(fā)展,體現(xiàn)當今社會的特色,讓青少年學生在校外教育的實踐活動中朝著多元化發(fā)展;同時校外教育應該關注青少年學生的發(fā)展興趣,充實校外教育活動的內容和素材,讓青少年學生在校外活動中能夠拓寬自己的眼界。
例如在《地球和宇宙》的教學中,教師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還要不斷地帶領青少年學生實際的感受和參觀,比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觀當?shù)氐奶煳酿^,開展一次“走進天文館探索宇宙的奧秘”的活動,讓青少年學生能夠將自己的所學知識整和運用到實際,讓青少年學生能夠將自己的所學知識以一種更直白和客觀的方法進行鞏固。在這個參觀活動中,教師可以首先組織學生參觀天文館內的影視資料,讓青少年學生初步了解天文科學知識,同時引發(fā)學生的興趣;其次教師可以讓青少年學生跟隨講解員的講解,參觀天文館內的天文科普展,在參觀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定的任務和要求,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參觀和了解;然后現(xiàn)今社會的VR技術和3D技術已經有了足夠的發(fā)展,在校外教育活動的開展中也應該融合這些元素,例如教師可以在天文館內讓學生通過VR和3D電影的觀看和體驗,讓學生真實感受月球和宇宙的狀況,然后身臨其境的體會宇宙的奧秘。在這樣一個過程中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將教育和當今社會的發(fā)展相結合,能夠讓學生更加熱情的參與實踐活動,從而對于提升青少年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具有較強的重要性和影響力。
四、結語
總而言之,教師應該不斷思考對學生的教育問題,教師首先可以結合教材讓學生開展調查活動,讓學生感悟和理解科學;然后通過課堂內外的實驗制作,讓學生掌握科學的道理;最后就是教育活動的內容要豐富有趣,體現(xiàn)教育的時代性,從而促進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英菊.青少年活動中心開展校外教育活動的策略與功能闡述[J].中國校外教育,2018(20):1+3.
[2]覃蘇瓊.對加強學生校外教育的思考[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8,35(02):75-78.
[3]張劍梅.拓展校外教育活動的構想[J].甘肅教育,2017(13):31.
[4]袁德潤.校外教育與校內教育銜接:可能與可行[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6,36(20):7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