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灌注了具有積極傾向的娛樂即積極娛樂。積極娛樂視角下,惠明形象的形成也和積極娛樂相關(guān)。這個人物的形象可以有多種選擇,從“董西廂”中的法聰?shù)健巴跷鲙敝械幕菝?,正是一個選擇的過程。這個過程中,娛樂無疑是很重要的標準。
關(guān)鍵詞:積極娛樂;“王西廂”;惠明
Title:Hui Mings character under the Positive-entertainment Perspective
Abstract:Positive-entertainment perspective is the new point of this paper.It refers to two main aspects.Positive-entertainment perspective contacts Hui Mings character is influnced by the positive-entertainment.This embodies the requirement of realizing free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Keywords:Positive-entertainment perspective Xi Xiang Ji、Hui Ming
故事題材一旦進入文化消費領域,其娛人特質(zhì)勢必突出,但是,能夠使作品和人物不朽的,不只是娛樂,更是超出娛樂之上的精神。這種精神灌注又是通過娛樂的方式,給觀眾讀者積極的引導或啟示,使娛樂具有鮮明的積極傾向,這種灌注了具有積極傾向精神的娛樂即積極娛樂。積極娛樂的要求以及作品對這種要求的實現(xiàn)程度,將影響到作品故事和人物形象的形成。本文嘗試從積極娛樂視角探討惠明形象的流變過程及意義。
惠明,《鶯鶯傳》中無,“董西廂”中突圍送書者為法聰,“王西廂”中乃有惠明,不過,既沒有“蕃部之后”“盜掠為事”的背景,也沒有主持座下弟子的身份,而是小小火頭僧。明清時期的批評便注意到了他在推動劇情發(fā)展上的作用,如金圣嘆認為如此描寫惠明乃文章解穢之法[1]36,在指出惠明的“奇”之外,重視的是其精神義氣?,F(xiàn)當代論者進而分析了惠明形象的喜劇色彩[2]206,并且往往認為惠明形象是對佛門弟子和佛教教義的斥責和嘲諷,是《西廂記》反抗、叛逆精神的體現(xiàn)[3]158-159。這些論述注意到了惠明在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發(fā)掘深層次社會思想內(nèi)容的作用,但是較少結(jié)合《西廂記》的娛人文學特質(zhì)、從積極娛樂角度來探討形象形成的原因和意義。
值得注意的是,紅娘而外,次要角色有唱的只有惠明現(xiàn)當代相關(guān)論述,往往
側(cè)重于通過惠明的唱詞看佛教徒。實際上,也可以通過惠明的唱詞來看惠明,看他追求自由自我的一面?;菝髋c眾不同、不合主流,還未上場,這一點就先在法本的敘述中突出:“只是要吃酒廝打?!绷料嗟谝恢泳屠饨欠置鳎骸安荒罘ㄈA經(jīng),不禮梁皇懺,颩了僧伽帽,袒下我這偏衫、殺人心逗起英雄膽,兩只手將烏龍尾鋼椽揝?!痹谙鄧藿ǖ钠站人?,則天娘娘的香火院,這樣的一個和尚顯得那么不和諧,但是當大敵臨門,只有惠明挺身而出。當張生問:“他倘不放你過去如何?”惠明不僅成竹在胸:“舍著命提刀仗劍”,而且捎帶著把張生刺了一刺:“不似您惹草拈花沒掂三”。這一折的[收尾]堪稱響亮:“繡旗下遙見英雄俺,我教那半萬賊兵唬破膽”,至此,莽和尚惠明已凜然站立在舞臺上。
在積極娛樂視角下,惠明形象的形成也和積極娛樂相關(guān)。從情節(jié)來看,有人突圍送書是必須的,這個人物的形象可以有多種選擇,從“董西廂”中的法聰?shù)健巴跷鲙敝械幕菝?,正是一個選擇的過程。這個過程中娛樂無疑是很重要的標準。當觀眾讀者看到惠明這個與見于史載的古代高僧同名的和尚,以這樣的一副姿態(tài)站在跟前的時候,已經(jīng)忍俊不禁了吧,更何況他的英勇讓“不會廝殺”的主持不值一提,他的坦蕩讓眾僧甚至張生黯然失色,而當他唱到“繡旗下遙見英雄俺”的時候,戲臺下或者書案邊,應該會有陣陣喝彩吧。
這個過程,同時也是自由自我的理想人格得到張揚的過程。眾僧雖然都“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只會齋得飽也只向那僧房中胡渰”,但是他們表面上仍然看經(jīng)禮懺,打坐修行,是遵清規(guī)守戒律的好好和尚。這是主流,是惠明應該做的,但是他偏不,他不要屈從,不要跟隨。他要自由,不為形式上的戒律清規(guī)所束縛;他要自我,他的行動出于他的意志,這種意志是如此獨特,卻又是如此堅定。惠明可謂自由的人,擁有自我的人。
惠明形象的產(chǎn)生是積極娛樂作用的結(jié)果,同時也更好地實現(xiàn)了積極娛樂。闔寺之中,這種理想人格,不是被寄載在主持身上,也不是高足弟子身上,而是不被認可的火頭僧身上。這既是自由自我的意志和人格在下層的表現(xiàn),也是蘊含這種精神的故事、人物源于下層的證明?;菝骱蛷埳?,一武一文、一僧一俗、一莽撞一儒雅,看似全然相反的兩個人物身上,卻有相契合的東西,他們都是與社會標準格格不入的,因為他們反抗束縛、追求自由自我,他們都是理想生活、理想人格的寄托,都在娛人的同時貫穿著著自由、自我的精神,不僅具有良好的娛樂效果,而且給與觀眾精神上的積極引導,從而被深深喜愛。
課題級別:省部級 課題名稱:明代四川刻書輯要 課題編號:SC17XK046
參考文獻
[1]王實甫,金圣嘆.金圣嘆評點西廂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蔣星煜.《西廂記》研究與欣賞[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張燕瑾.張燕瑾《談西廂記》[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
作者簡介:
王領妹 性別:女 籍貫:山東省成武縣 出生日期:19830422 學歷學位:文學碩士,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
(作者單位:西昌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