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純64
智障學生由于大腦功能發(fā)育受阻,或者聽說能力差,語言發(fā)展速度緩慢,語言內容貧乏,往往無法表達自己的意愿,也因此未能掌握一定的交往技能,沒有與他人進行語言交流的興趣,導致其更不愿意表達。盡管智障學生在智力上有一定的缺陷,但他們也是社會的一員,為了讓特殊群體的身心得以健康發(fā)展,平等參與社會活動,更好地融入社會,教師和家長必須從孩子自身的實際出發(fā),多對他們進行溝通,提高他們的溝通交往能力。因此特教教師和家長需要關注智障學生日常生活與學習,從細節(jié)中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一點點提高智障學生的溝通交往能力,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特殊教育教師的工作是一個對學生施加影響的過程,想讓學生形成主動溝通交往的意識,教師需要付出自己對學生的主動、熱情與耐心。很多時候,由于智障學生本身的原因,教師與他們的交流可能受阻或失敗,需要教師保持工作熱情與耐心,找到原因,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或訓練。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師應擁有巨大的熱愛和熱愛自己的勞動的才能,只有熱愛孩子,才能常年保持精力充沛、頭腦清醒、感情敏銳。沒有這些品格,教師的勞動就會變成苦難”。所以,即使與智障學生溝通的過程中遇到阻礙,教師也應該變換角度去想“我如何能讓溝通繼續(xù)”。為了讓智障學生學會如何與人交往和溝通,教師應充分利用各種機會與學生主動接觸,用教師的熱情、友好、關愛和智慧開啟他們的語言能力和行動能力。教師每天見到學生的第一句就是:“同學們,早上好!XXX你要說,老師上午好!”在與學生的朝夕相處中,作為特殊教育的教師更要善于細心地觀察,掌握每一個智障學生的性格特點,以親切的言語、和藹的態(tài)度激發(fā)他們參加活動和交往的欲望,積極了解他們心理上的需求,幫助他們克服對交往的畏懼心理,營造一種友好和諧的氛圍。
二、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
教師要特別注意智障學生之間的關系,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和情境,創(chuàng)設有利于智障學生交往的環(huán)境,為他們提供充分交往的機會,以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教學活動中,教師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教學,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互相幫助,互相交流,從而學會怎樣和同伴交往。日?;顒又校處熞獮橹钦蠈W生提供大量的活動材料,并有意識地提供需要與別人共同協作的環(huán)境,如積木、拼圖、棋類。教師引導學生自由組合,自選活動內容,在活動中保持愉快的心情。讓智障學生參與活動,在活動中逐漸培養(yǎng)交往意識,學會與他人交往的技能。
三、建立家長與學校教育培養(yǎng)的合力
在現實生活中,這些智力障礙的學生和正常學生很少在一起玩,原因有三個方面:1、智障兒童的家長有自卑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和正常的孩子在一起顯得格外笨拙;2、正常孩子的家長不愿意,怕自己的孩子學智障兒童的不協調動作或不清楚的語言;3、智障兒童自身不適應正常兒童的游戲,不理解正常兒童的玩法,所以玩不起來;4、一些正常兒童會歧視甚至辱罵智障兒童,導致智障兒童害怕與正常兒童接觸。
要解決這些問題,教師要注重和家長的聯系溝通,讓家長明白,智障學生雖然智力有缺陷,但他是一個與其他正常人完全平等的人,他有權利參加全部其他兒童可以參加的家庭活動。因此,學生家長首先要克服自卑,鼓足勇氣,努力發(fā)展良好的鄰里關系,爭取鄰居和親朋的理解和幫助。其次要多帶孩子到鄰居家,小區(qū)的小花園或游樂場去玩,接觸別的孩子,為孩子創(chuàng)設良好的社會交往環(huán)境。
學生欣欣剛到學校時,無法適應學校的集體生活,不愛說話,對外界事物不感興趣,注意力不集中與人缺乏目光接觸,刻板行為嚴重,坐姿、站姿特別不好,基本不完成教師的指令。針對她的情況,教師和家長共同擬定出一份訓練計劃,讓欣欣感受到家也是她的第二課堂。首先,訓練她的服從能力,在老師的指令下,欣欣愿意在學校期間開始或停止做某事。之后,訓練互動能力,欣欣能夠產生基本的應答,老師和家長稱呼她時她能給出基本的反應,如能注視老師或家長答“到”,對于簡單指令能夠完成。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現在欣欣能夠主動與陌生人打招呼,對于教師的指令也能快速完成,當然這一切的進步都少不了老師和家長的共同配合。
總之,培養(yǎng)智障學生的溝通交往能力并不是一蹶而就的事情,需要特教教師細心觀察,需要抓住一些教育契機,從細節(jié)處對學生進行引導、訓練,并取得家長的支持和配合,使家庭和學校形成教育培養(yǎng)的合力,長時間地堅持下去,才能逐漸改變智障學生,讓他們順暢地與人交流溝通,更好的適應社會生活。魯迅先生說過:"教育根植于愛。"只有從愛護學生的角度入手,把促進孩子的身心健康發(fā)展作為目標,我們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特教學校教師要給予特殊兒童更多的關愛,引領他們和其他孩子一起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陳安富.智障兒童課堂教育問題研究[J].新校園旬刊, 2011(3).
[2]陳偉豐.為智障兒童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J].現代特殊教育, 2009(2):29-30.
[3]李天勇.培智學校語文教學如何與生活接軌[J].現代特殊教育,2014(01):43.
[4]汪直.淺析智障兒童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J].河南農業(yè),2009(1)52-52.
(作者單位:廣東省普寧市特殊教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