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南
摘 要:漢語學習APP具有便捷性,它將人們的碎片化時間得以合理充分的利用,使得學習者不限于一時一地。筆者通過分析HSK一級詞匯大綱,結合團隊制作HSK一級詞匯App中遇到的問題,總結出制作一級詞匯App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HSK;APP;詞匯教學;學習軟件
一、App設計構思及方案
(一)總體構思
1.講解內容
參考HSK一級詞匯HSK標準教程,總結出100個需要在一級中講解的詞匯。講解詞匯的時候,需包括構詞義、短語、句子的講解以及對應的英文翻譯。例句和短語的選擇來源于HSK標準教程學生用書和教師用書。
在文化內容方面,確定了以講解交際性文化為主、講解時下流行的主流文化、講解典型的中國文化、講解中外具有明顯差異的文化為主的原則。講解詞匯的基本意義。
2.講解目標:通過App,學習者可以在自學的情況下,掌握詞匯的基本意義和用法,完成相應的測試。
3.目標對象:具有一定自學能、會一定英語的中學生,主要年齡段集中在12-18歲,即初中高中生。成年人和社會人士也可以通過該軟件進行漢語自學,但是軟件配圖及例句、話題的選擇上可能相對于他們偏幼稚簡單。
4.App形式:
軟件主要包括“發(fā)音”“漢字”“用法”“擴展”四個部分,本文討論的是“Meaning
And?Usage”(用法這一部分)。制作初期,團隊中每個人負責幾個生詞,在Google文檔里面制作PPT
課件,同時錄制一分鐘左右的視頻展現(xiàn)自己的教學思路,為日后軟件編程保留樣板。
(二)具體方案展示
下面我們按照詞性,分別展示名詞、動詞、形容詞和短語的設計方案并說明講解方法。
示例一:你好
講解“你好”的時候,我們采用了英漢互譯的方式,直接翻譯為“hello”,之后通過三個情景進行了場景說明?!澳愫谩庇糜诤退舜蛘泻?,例如老師和學生間相互問候,朋友見面間相互問候,商業(yè)會晤彼此之間的問候。最后,我們通過一個真人之間用“你好”互相問候的視頻,進行了鞏固。
示例二:看
講解“看”這個動詞的時候,我們首先分析了它的漢字結構,并且配了葫蘆娃的動圖和“看”字演變的動畫。之后我們進行了短語的擴展和造就練習。最后,因為在HSK一級考試中出現(xiàn)了“看醫(yī)生”的短語,所以我們針對“拜訪、探訪”這層意思講解了例句。
二、問題及分析
在制作初稿的過程中,我們經過反復討論,歸納出主要的問題如下:
(一)生詞講解的服務對象不明
學習軟件服務的人群不同,所采用的方法自然也會不同。不同年齡段的青少年學習方式、學習動機和學習的接受能力不一樣。一方面里面的內容都偏向于低段青少年,比如一些兒歌視頻,形式上很新穎,可同PPT難以更好融合。另外有些圖片選擇很刻板枯燥,形式上只適合成年人,不具備吸引力。
(二)例句和短語內容的超綱
我們所選擇的單詞都是HSK1生詞表內生詞,但所講解的內容都是根據(jù)自己的想法去制作,沒有充分考慮HSK教程和考試,比如說選用的英文意思和拓展,不太符合教程里面的內容,甚至一些內容超出了大綱。
(三)文化部分的拓展多余
詞匯講解內容穿插文化內容團隊未能達成統(tǒng)一意見。團隊中有部分課件出現(xiàn)了單獨的文化部分,但其他人并不贊成這樣的做法。他們認為零基礎或者剛接觸漢語的初級學生,對文化的理解不深。他們開始主要是語言點的訓練,如果我們講解的目的是生詞,那就是單純一個詞以及詞的拓展語言點。
(四)講解的語言不完善
PPT講解的語言不完善,過于口語化或者過于形式化,英文存在語法錯誤,錄制過程中會不自覺出現(xiàn)卡頓和多余的話,這樣影響整個講解的過程。如果后期錄的話,盡量選擇英語專業(yè)的人,使用一些更為專業(yè)的語言代替口語化語言。
(五)內容偏多或偏少
課件制作中的有一部分的內容過少,如果只是擺上圖片和英文意思,理解可能不深。最好從單詞到大綱范圍內的短語,再到句子的順序。幾個課件的內容少,講不明白,沒有例句。有的太羅嗦。講解內容適當?shù)膯栴}需要進行討論,究竟講什么,怎么講,還是要統(tǒng)一一點為好,單詞的講解主要是翻譯法,適當用上圖片是好的,只是不清楚后期究竟是采用哪種形式,展示的內容和形式還是有問題的。包括有一些課件,上面的例句都沒有,自己感覺這樣肯定不行,圖片都可以不用,但舉例必須要有。
(六)講解方法問題
我們主要參考“詞匯教學方法”里面的九種方法,但這些方法大多適合“面對面集體教學”,如果單純是學習軟件中的視頻教學,那么講解方法可能需要進一步探討,如何運用到錄制,還有后期的視頻制作,需要再研究。
三、總結與思考
由于處于初期詞匯設計階段,且漢語詞匯本身就有復雜性和多樣性,無法確定具體的一類詞講解的統(tǒng)一模版,導致大家在分工制作詞匯講解PPT的時候,并不能全面具體,存在很多問題。對此,我有如下幾點思考:
1.參考hsk1教程的生詞講解安排,盡量講解的意思和英文同它一致;
2.前期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匯總工作,將所講詞在HSK一級材料中出現(xiàn)的義項、短語、例句統(tǒng)計成表,再進行排序,
3.制定講解大綱。之后以此為基準進行詞匯任務分配和制作;
4.例句的選擇要貼合課文,英文釋義要明確的,避免自己在講解中出現(xiàn)問題;
5.將視頻錄制控制在一分鐘左右,廢話不能多,而且是簡單易懂,盡量不要擴展太多,可以在學生的接受范圍內,不常見,不常用,不相關的短語不要有。一個義項可以說明白,則不必再做其他解釋;
6.視頻動畫的選擇上考慮年齡段的實用性,避免幼稚或者刻板,選擇真實語料。
7.后期的動畫配音樂背景;
8.后期制作添加練習和學生發(fā)音跟讀部分;
9.講解方法上可以出現(xiàn)程序練習中類似根據(jù)圖片判斷正誤這樣的方式,在圖片上設置動畫,加入使用偏誤。
參考文獻:
[1]姜麗萍.國際漢語教學.詞匯教學方法與技巧[M].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14,12
[2]遲蘭英.國際漢語教學.詞匯教學方法與技巧[M].北京語言大學出版,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