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海麗 梁曉麗
【摘? 要】 目的:分析2016-2018年南寧市婦幼保健院手足口病病例的流行病學特征,為制定該病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學依據(jù)。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南寧市婦幼保健院報告的手足口病病例資料,分析其發(fā)病時間及人群分布等。重癥病例均采集咽拭子標本,送至南寧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病毒核酸檢測。結(jié)果:2016-2018年南寧市婦幼保健院共報告手足口病7662例,重癥病例138例,重癥病例呈逐年明顯下降趨勢。年齡分布,以5歲以下兒童為主,占96.75%。5月和9月份是發(fā)病高峰期。重癥病例其病原體以腸道病毒71型(EV71)為主,占50.7%。結(jié)論:經(jīng)過多年來不懈地采取綜合防控措施,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防控工作仍任重而道遠。
【關鍵詞】 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中圖分類號】R2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6-0300-02
手足口病以手、足皮膚及口腔皮疹或皰疹為主要臨床癥狀,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急性傳染病,極少數(shù)患者可出現(xiàn)腦膜炎、腦炎及急性遲緩性麻痹等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嚴重者可死亡[1]。手足口病流行性強,傳播速度快,易在托幼機構(gòu)等人群中爆發(fā)[2]。2008年5月以來,南寧市婦幼保健院手足口病報告數(shù)一直居法定傳染病首位。本文擬分析南寧市婦幼保健院收治的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學特征,為預防與控制該病提供科學依據(jù)。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1.2 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南寧市手足口病定點救治醫(yī)院南寧市婦幼保健院診治報告的手足口病病例信息。手足口病診斷依據(jù)《手足口病診療指南(2013版)》[3]的標準。
1.3 實驗室檢測
采集重癥手足口病病例的鼻咽拭子樣本,送至南寧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自由微生物實驗室進行腸道病毒核酸檢測。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016-2018年分別報告手足口病2734、3622、1266例,共報告7662例,其中輕癥病例7524例,重癥病例138例。輕癥病例3年報告數(shù)未見呈明顯下降或上升趨勢,重癥手足口病分別為107例、29例、2例,重癥病例呈逐年明顯下降趨勢(P<0.05),見表1。3年無手足口病死亡病例。
2.1 年齡分布
手足口病病例的年齡分布在0~34歲,最小的2個月,最大為34歲。5歲以下兒童為主,占96.75%(7413/7662例),其中1~2歲者占多數(shù)為55.30%(4237/76612例)。見圖1。
2.2? 性別分布 7662手足口病病例中,男性4739例,其中輕癥4654例,重癥85例;女性2923例,其中輕癥2870例,重癥53例。男女之比為1.62:1,性別對病情輕重的影響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職業(yè)分布
職業(yè)構(gòu)成中居前位的為散居兒童,占68.81%;其次是幼托兒童,占29.16%;第三位是學生,占1.96%;其他人群占0.08%。見表3。
2.5? 病原學特征
2016-2018年報告的所有重癥手足口病病例均采集咽拭子標本,送南寧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實驗室進行腸道病毒核酸檢測。3年重癥病例共138,其中腸道病毒EV71核酸陽性率最高,70例占50.7%;其次是其他腸道病毒陽性59例,占42.8%;腸道病毒CoxA16核酸陽性9例,占6.5%。見表4。
3 討論
本文研究結(jié)果顯示,2016-2018年南寧市婦幼保健院共報告的手足口病7622例,重癥病例138例。3年報告數(shù)未見呈明顯下降或上升趨勢,重癥手足口病病例報告數(shù)呈現(xiàn)逐年明顯下降趨勢。與韋光武等人報道的廣西手足口病雙年份流行水平高于奇數(shù)年,這種每兩年為一流行周期的流行特征不一致[4]。人群分布特征,年齡以5歲以下兒童為主,其中1~2歲者占多數(shù),與李海峰、劉雅瓊等報道一致[5-6];性別分布方面,男女之比為1.62:1,與廣西的其他報道1.67:1相近[4];職業(yè)分布,居首位的為散居兒童。5歲以下散居兒童高發(fā)病主要原因可能是散居兒童為低年齡組兒童其抵抗力低、沒有獲得自然免疫,幼兒喜歡互相密切接觸,容易感染而發(fā)病。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逐漸受到腸道病毒隱性感染,而獲得自然免疫,因此少年兒童和成年人感染后多不發(fā)病,但能傳播病毒[7]。性別分布,手足口病病例報告數(shù)男比女多,這與本地區(qū)男女出生性別比有關,但性別對病情輕重的影響無統(tǒng)計學意義。
2.4? 發(fā)病時間分布 2016-2018年全年均有手足口病發(fā)病報告,2016、2018年發(fā)病高峰期集中在5月,11月出現(xiàn)小高峰。2017年只出現(xiàn)一個高,在9-10月。見圖2。
時間分布,3年各月均有手足口病病例報告。偶數(shù)年出現(xiàn)兩個高峰,5月出現(xiàn)高峰,11月出現(xiàn)小高峰,與各地報道的雙峰一致[8-9]。奇數(shù)年僅出現(xiàn)一個高峰期,在9-10月,與保山市4-7月出現(xiàn)一個流行高峰下同[1]。季節(jié)分布發(fā)病特點與氣象因素和腸道病毒病原特征有關,氣象因素溫度和溫度可以直接影響病原體的繁殖及其在環(huán)境中生存有關[10]。138例重癥手足口病病例病原體以EV71占為優(yōu)勢。EV71是引起重癥、危重癥手足口病最主要的病原體[11]。但陽性率逐年下降趨勢,其他型別腸道病毒檢出率逐年增高??赡芘c本地區(qū)近幾年推廣接種EV71疫苗有關。
本文研究結(jié)果,手足口病的流行強度發(fā)生改變,重癥病例逐年明顯下降,無手足口病死亡病例。筆者認為,經(jīng)過10年來不懈地采取綜合防控措施,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手足口病流行性強,傳播途徑多樣,病原體種類多,傳播速度快,防控工作仍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何愷,黃東升,安麗,等.2008-2016年保山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J].預防醫(yī)學論壇,2018,24(3):188-192.
[2] 張盛,張勇,檀曉娟,等.2007-2012年山東省臨沂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學和腸道病毒71型基因特征分析[J].病毒學報,2014,30(3):126-252.
[3]衛(wèi)生部,手足口病診療指南[Z].2013.
[4]韋光武,包麗娟.2008-2017年崇左市邊境地區(qū)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8,22(10):1028-1031.
[5]李海峰,譚軍艷,于紅.青島市婦女兒童醫(yī)院2013-2015年手足口病臨床及病原學征分析[J].青島大學醫(yī)學院報,2016,52(2):235-237.
[6]劉雅瓊,袁偉,呂強.2009-2016年四川省手足口病流行病學及病原學分析[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7,21(10):1052-1056.
[7]范慶華,宋慶利,王玲,等.大連市金州新區(qū)2008-2012年手足口病疫情分析與防控策略探討[J].疾病監(jiān)測與控制雜志,2017,8(2):101-102.
[8]劉瑩瑩,于秋麗,蘇通,等.2011-2015年河北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特征分析[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7,21(2):151-155.
[9]周健明,鄧義州,李靜媚,等.2016-2017年深圳市龍崗區(qū)手足口病流行病學及病原學特征[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8,22(10):1076-1078.
[10]張玲,王玲,王濤,等.2007-2015年淄博市手足口病流行趨勢及病原學特征分析[J].中國病原學生物學雜志,2017,12(40):359-362.
[11]林威,李燕,陸富策,等.319例手足口病病原學分析[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志,2017,34(5):706-708.
基金項目: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自籌經(jīng)費科研課題Z20180247
作者簡介:
石海麗(1970-),女,大學本科,副主任醫(yī)師,研究方向:傳染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