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 要:新課程標準的改革是一個全新的理念,促使教材進行整改,促使教師尋求新的教學方法,它在給教育界帶來希望的同時也給教育工作者帶來了極大地挑戰(zhàn)。新的壓力和新的要求都是新課改背景所帶來的挑戰(zhàn)和機遇,在這種形勢之下,教師必須要反思自己的語文教學,徹底打破傳統(tǒng)語文教學模式的禁錮,更新教學觀念,把握時代要求,不斷與時俱進。隨著新課改轟轟烈烈地進行,人們對于它的態(tài)度也有所不同,有的盲從,有的抗拒。本文基于新課程標準改革的大背景,針對高中語文教學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及不足提出幾點建議,和各位教育工作者一同進行探討。
關(guān)鍵詞:高中語文 新課改背景 教學策略
語文課程標準、語文教材、高考這三者其實是相輔相成、互相統(tǒng)一的,課程標準就是語文學習的總目標,教材則是語文學習的工具和過程,高考則是檢驗學生語文學習成果的最終目的。本來這三者就是統(tǒng)一的過程,但由于現(xiàn)實學習過程中難免遇到各種問題,從而造成課程標準與高考之間的斷裂。目前的高中語文學習仍然是以課程教材為主要學習的載體,教師要想提升語文教學效率是萬萬不能脫離教材的。經(jīng)過長期的思考和實踐,本人覺得教師必須本著因材施教、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和態(tài)度,才能做到真正為了每一個學生而發(fā)展。
一、打造高效語文課堂
教師要想打造高效語文的教學課堂,實際上就是要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感受到學習的趣味性,將學習的鑰匙交給學生自身。要想讓語文課堂變得生動起來,光靠教師或者是學生一個方面是遠遠不夠的。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的方法來要求學生,這是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重要方法。學生在課前要反復閱讀教材,對一知半解的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在預習的時候,對課本內(nèi)容進行質(zhì)疑是一種主動學習的良好方式。新課標對學生的學習要求也就是學思結(jié)合,在學習的時候不能忘記思考,思考的過程也就是學習過程。
例如,教師在教學《琵琶行》這一課時,教師要注意學生的學習特征和學習能力特點,在學習這一堂課之前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這一古詩文的課前預習,對課文的背景、作者生平以及不懂的文言字詞要進行記錄和標注,然后在課堂上對自己不懂的地方多加注意。隨著科技的快速發(fā)展,多媒體教學已經(jīng)逐漸受到廣大高中教師的青睞。它將圖畫、文字、音頻等融為一體,不僅有利于教師教學效率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引起學生的注意力,防止學生在課堂上分心。教師在課堂上將關(guān)于琵琶行的有關(guān)文章背景通過放映的方式來讓學生有個基本的了解,最大程度上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學生的興趣。另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也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教師在課堂上要根據(jù)學生的能力狀況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確保學習小組的層次性。教師要鼓勵學生互相幫助,共同提高,補缺補差,組內(nèi)各成員都能自主自發(fā)地參加學習交流,從而真正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學習說實話就是一個主動進行的過程,如果學生自己沒有主動學習的欲望,那么學習過程就是不長久的。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關(guān)鍵步驟,學生只有學會自主學習,才能對知識的掌握有一定的選擇性。對于高中語文來說,最主要的就是閱讀理解和寫作。這兩者只有通過大量的閱讀,才能積累豐富的詞匯,才能在使用時游刃有余。在課堂的教學之中,教師必須要讓學生自主參與到課堂上來,讓學生對語文保持充分的興趣,讓學生自己思考和探究。
例如,教師在教學《小狗包弟》這一篇文章的時候,就要在這堂課的開始就抓住學生的心,教師可以通過聯(lián)系實際讓家里養(yǎng)有寵物的學生自由談論自己的寵物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了什么樣的影響,然后順其自然地引入這篇文章。在課堂上,教師要給學生提問的機會,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盡量讓每個學生都要參與到課堂中來。學生學習能力的欠缺,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學生平時積累的欠缺。語文不同于數(shù)學、物理等其他學科,語文就是需要平時的積累。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尋找素材,要善于觀察生活中的微小細節(jié),并嘗試通過自己的語言來將觀察到的事物記錄下來。
三、突破原有教學體制的桎梏
以往傳統(tǒng)語文教學模式存在著諸多的弊端,新課程標準的改革給廣大教師帶來了新的機遇,但這也是一種無形的挑戰(zhàn)。首先廣大師生在舊語文教學體制的影響下學習了很長時間,要想進行全新的教學理念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其次,新課程標準的改革讓本來就簡潔的語文教材更加簡潔,對文章的簡化處理,但對于專題訓練進行相當?shù)闹匾?,這反而有種本末倒置的意味。對于學生而言,教材所學內(nèi)容應該是最為重要的,訓練固然重要,但應該注重質(zhì)量,而不是一味地注重數(shù)量。
例如,教師在教學《再別康橋》的時候,要建立在全新的教學觀念之上,教師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手段,必須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將必修課本和選修課本結(jié)合起來。教師要充分肯定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學完這篇文章之后談談自己的感想,讓學生體會到家國情懷的情結(jié)。學生體會到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那么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就不難理解了。最后,教師要注意情感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教師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來感染學生,學生也是人,只要對學生好,學生也一定會尊重教師。在教學這個雙向交流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情感,學生同樣也需要情感。
結(jié)語
高中是高考前最為關(guān)鍵的時 間段,高中語文在高考中的地位也是舉足輕重的,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語文的重要性只會增加而不會減少。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結(jié)合自身的實際,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使語文教學達到新境界,從而為高中語文教學的發(fā)展錦上添花。
參考文獻
[1]周慶元.語文教育研究概論[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16.
[2]方智范.語文教育與文學素養(yǎng)[M].廣東:廣東教育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