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榮春
摘 要:道德與法治作為中學教育體系中的基礎性學科之一,在素質教育不斷倡導重視德育教育的背景下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重視。然而,道德與法治在很多中學生看來枯燥、抽象,所以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普遍不高。為了改善這一局面,教師可以適當?shù)剡\用生活化教學模式,通過生活化教學增強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對學生的吸引力,同時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消化和吸收,以此提升課堂教學水平。
關鍵詞:中學 道德與法治 生活化教學
中學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教學內容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與實際生活結合越來越緊密。為了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這一目標,教師應當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融入生活化素材和生活教育理念,促進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知識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運用道德與法治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意識[1]。在這個基礎上引導中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幫助學生塑造健全的人格,為學生更快更好地成長打好基礎。
一、中學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意義
將生活化教學模式運用到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有著重要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其一,有利于激發(fā)中學生對道德與法治學科的學習興趣。由于道德與法治內容比較枯燥,其中涉及到很多抽象的概念,所以中學生表現(xiàn)出來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普遍不高。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適當?shù)剡\用生活化教學模式,引入生活元素,可以增強教學內容對學生的熟悉感、親切感,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2]。其二,有利于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由于道德與法治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普遍感到吃力。但是如果教師引入生活元素,通過熟悉的生活化場景和事物進行講解,就可以讓學生快速理解,從而做到高效吸收。由此可見,生活化教學模式的運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提高學生學習質量。其三,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將實際生活與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結合起來,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實踐意識,讓學生做到“知行合一”,既可以在課堂上學習并掌握知識,同時又能將這些知識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用來解決生活問題,進一步強化學生的道德意識和法治思維,使學生在生活中能夠遵守法律、弘揚道德,做一個合格的公民。
二、中學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策略
(一)運用生活化課堂導入,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課堂導入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對課堂教學整體實效性有直接的影響。為了讓課堂有一個良好的開端,教師可以運用生活化的課堂導入,通過熟悉的生活場景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新課學習之中,為接下來課堂教學的有序、高效進行打好基礎[3]。例如,在講解《網(wǎng)上交友新時空》這節(jié)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采取故事化的方式進行新課導入,給學生講解網(wǎng)絡上中學生在網(wǎng)上結交朋友最后上當受騙、受到傷害等故事,也可以直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相關的新聞事件。這種具有生活化氣息的課堂導入能夠很好地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在課堂一開始就做到全神貫注。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再帶領學生進入新課學習,可以讓課堂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深化學生知識理解
道德與法治學科中有很多抽象化的概念和內容,中學生無法透徹理解,也就無法做到熟練掌握。對此,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引入生活元素,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以此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吸收和消化。例如,在講解《我對誰負責,誰對我負責》這節(jié)內容的時候,中學生由于認知水平有限,人生閱歷淺,對“責任”沒有明確的概念,不清楚自己扮演什么樣的角色,也不知道自己應當承擔怎樣的責任。面對這種抽象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生活化場景,比如火災中消防員為了群眾安全不顧自己安危奮戰(zhàn)在火場的視頻;交通警察冒著大雨仍在站在十字路口執(zhí)勤的視頻;教師生病打著點滴仍然在講臺上講課的視頻等,通過這些鮮活的事例讓學生明白“責任”這一抽象的概念,幫助學生樹立責任意識,從而突破教學重難點,使課堂教學達到預期目標。
(三)開展生活化實踐活動,引導學生知行合一
將生活化教學模式運用到中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上,不僅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些理論知識,更是希望學生能夠將這些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之中,做到“知行合一”。所以,教師在運用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時候,不僅要做好課堂上的生活化教學,還要組織學生開展生活化實踐活動,以此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例如,在講完《愛在家人間》這節(jié)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各種類型的實踐作業(yè),讓學生用自己的行動表達對父母的愛,比如幫媽媽做家務事,在爸爸下班后給他泡一杯茶,節(jié)日的時候用自己攢的零花錢給父母買一份小禮物等,引導學生“知行合一”,真正將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內化成一種行為和品質。
結語
綜上所述,中學道德與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在新課改實施的背景下越發(fā)突出,教師要根據(jù)中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和道德與法治學科特點采取生活化教學模式,一方面促進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知識點的理解,另一方面讓學生能夠做到“知行合一”,將學到的道德與法治內容真正運用到實際生活之中,以此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推動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改革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連常生.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3):80-81.
[2]宋淼.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探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6):106.
[3]姚世忠.對基于生活化思維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模式的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8(35):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