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琳
摘 要:作為學生能否升入心儀大學關鍵的高中教育,如何在提升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的同時,保證其學習效率的提升,已經成為廣大教師重點研究的問題。所以本文主要對互動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活動中的應用進行探析,以期在保證教學成效與學生成績的同時,推動我國高中英語教育事業(yè)未來的穩(wěn)步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英語 課堂互動 教學模式 探索實踐
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需要教師能夠在完成授課內容的同時,與學生建立有效的互動溝通渠道,才能使學生在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中,保證學習效率的穩(wěn)步提升。因此教師在開展英語課堂教學活動時,需要重視對學生學習能力與應用能力的提升,引導其可以自主對知識進行探索,并不斷提升參與英語課堂知識學習的熱情,才能幫助學生在與教師的有效互動與交流中,完成學習活動的高效開展。[1]
一、互動教學模式的重要性
新課程教育改革要求教師能夠重視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并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有意識的發(fā)揮自身教學引導者的作用,引導學生能夠發(fā)揮其主體性時,自主的參與知識活動的學習,因此互動式教學模式應運而生。互動式教學活動強調在師生互動以及學生之間進行有效互動中,保證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在保證師生課堂地位明確確立的同時,使學生可以更有積極性的自主完成對知識的探究。所以互動教學模式相較于傳統(tǒng)教學方式,更注重對學生學科素養(yǎng)以及學習能力的提升,它能夠有效改變學生對教師傳授知識的依賴心理,鼓勵學生可以通過思維意識的發(fā)散,自主完成對知識的學習,使其應用能力與實踐能力在提升的過程中,保證學習效率的高效提升。另外,傳統(tǒng)教學更看重教師的主體地位,為保證學生學習效率與考試成績,教師一般都會將考試大綱內的重點內容灌輸給學生,師生在這種地位不平等的教學關系下,不僅很難進行有效的互動,學生也在抑制其主體性的學習環(huán)境中,無法有效的發(fā)揮其學習積極性。而互動教學模式通過師生關系的有效建立,使教師能夠及時對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以及需求進行掌握,并可以按照不同學生的反饋完成教學方案的設計,使學生在參與課堂知識學習時,既能夠有效地激發(fā)自身的學習積極性,又能夠在與教師的互動中自主完成對知識的探索,從而在發(fā)揮自身主體性的同時,保證學習活動的高效開展。[2]
二、互動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進行實踐的途徑
1.營造互動情景
高中作為學生學習任務最為繁重的學習階段,教師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對學生教材知識的傳授,并帶領其進行系統(tǒng)的復習,才能幫助學生可以有更好的狀態(tài)迎接高考的到來。因此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緊張的授課節(jié)奏,很難給師生互動建立渠道,導致二者關系在日益疏遠的同時,課堂教學效率也無法得到保證。而互動教學模式的運用,可以使教師通過互動情景的營造,幫助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并在更加愉悅的學習氛圍中,完成對知識的積累與探究。例如在進行“Module 3 Literature”的教學活動時,教師需要在帶領學生學會單詞與基本句型時,能夠對倒裝句與強調句型進行熟練掌握與運用,為了使學生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知識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課前閱讀狄更斯的作品,并與學生進行積極的互動,如“What kind of literary works do students like?”“Can you share your favorite literary works with you?”、“Why do you like this literary work?”等,鼓勵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教師所營造的互動情景中 。學生通過與教師的互動,不僅可以對其表達能力以及思維能力進行有效的鍛煉,同時也可以在不斷的探究中,保證學習效率的高效提升。[3]
2.在問題設計中保證互動模式的有序開展
傳統(tǒng)教學更重視教學活動的教,因此往往對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忽略,并不重視對其思維的拓展以及自主學習的提高。所以教師所教授的授課內容也僅是按照教材所寫的內容進行講解,既沒有對其進行創(chuàng)新,也沒有與學生進行有效的互動,使教學氣氛沉悶且很難激發(fā)學生參與知識學習的積極性。而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是引導學生能夠深入對所學知識進行探究的重要方式,所以為保證互動教學模式應用的有效性,教師需要通過有效問題設計來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因此教師需要在設計提問內容時,需要從高中生的視角出發(fā),使內容可以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知識的積極性,作為授課前的引入環(huán)節(jié),才能夠與其學習需求相協(xié)調,才能在滿足其求知欲望的同時,自主的進行對知識的探究與學習。例如在開展“Module 6 The Worlds Cultural Heritage”的教學活動時,為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教師需要能夠了解學生的喜好,對其知識層面進行了解,才能以“What cultural inheritance do you know?”“Why can these cultural heritages be handed down to this day?”“What do we need to do to protect cultural inheritance?”的問題引入,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積極性,才能使其在與教師進行積極的交流過程中,可以在興趣的引導下保證學習活動的高效開展,從而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保證教學成效與質量的雙重提升。[4]
結語
總而言之,高中教育階段如何保證課堂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十分重要,所以教師需要通過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為師生之間搭建良好的互動平臺,才能在加強二者互動對話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可以更好地發(fā)揮其主體性,而教師也能夠充分發(fā)揮自身引路人角色的意義,幫助學生可以自主學習知識,并在興趣的激發(fā)下開展高效的學習活動,才能使學生在扎實掌握基礎知識的過程中,以最好的狀態(tài)迎接高考的來臨。[5]
參考文獻
[1]刁海榮.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反饋語與師生互動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9.
[2]黃麗英.互動式教學在高中英語課堂中的應用[J].當代教研論叢,2019(02):112.
[3]傅一心.課堂互動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英語廣場,2018(09):155-156.
[4]戴云.多感官教學理念下高中英語課堂師生互動探微[J].華夏教師,2018(24):48.
[5]莫倩.高中英語教學中對課堂互動教學模式的巧妙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