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巖
摘 要:小組合作學習就是指在小組或小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是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的學習形式。合作學習有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增進團結、協(xié)作精神。促使教學走向民主,走向開放,讓師生、生生多邊互動,讓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關鍵詞:認識 組織 效果
小組合作學習就是指在小組或小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是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的學習形式。下面我就談談我是如何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
一、增強學生對合作學習的認識
現在的學生多數是獨生子女,自我意識強,因此在組織小組合作時就要解決的這個思想認識的問題。我在班級第一次宣布要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就有同學問我:“老師,為什么要分小組學習,你為什么不一個一個的給我們講呢?”我沒有直接回答他們,我就給他們舉了一種黃瓜的例子:“農夫想把一園子的黃瓜架起來,即使用一棵參天大樹,勢必架不動,只是附近的強壯的幾棵,會得到強有力的支撐,而那些距離遠的弱小群體,必然受到冷落,所以要把黃瓜分開來架,只需若干的小架條,合力支撐,就可使黃瓜地滿園生機了。”通過這個例子,學生明白老師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是為了照顧到全體同學,特別是不愛學習的學生而采取的一種學習方式,同學們很樂意接受這種學習方式。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
1.分組。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以小組學習為基本形式的教學活動,所以要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首先要建立合理的學習小組,分組前,先對全班同學成績進行分析,為分組準備,然后綜合學生的性別、性格、愛好和特長等因素,將班級平均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其中優(yōu)、中、差生都要有,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互相彌補,互相幫助。
2.分工。每個小組內要做好人員分工,每一位學生都要擔任一定的角色,如:組長、記錄員、發(fā)言員,各負其職,這些角色要定期輪換,使每個成員都有機會體驗不同的角色,都有不同的展示自己的機會,這樣的分工便于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圍,提高合作的效率。
3.合作。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要充分調動和發(fā)揮優(yōu)生的積極性來帶動差生學習,使小組形成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良好氛圍。
4.競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各小組也一定要比個高低,我們班設三個優(yōu)秀學習小組,三個優(yōu)秀小組長,一個優(yōu)秀監(jiān)督員,一個優(yōu)秀記錄員,一個優(yōu)秀檢查員。
5.監(jiān)督。由于我們的學生還是未成年人,他們沒有長勁兒,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剛開始可有勁兒了,可是時間一長,有的同學出工不出力,組長也有了怠慢情緒,所以,我就及時的調整了策略,讓各小組長換位檢查。正是有了嚴格和監(jiān)督,才保證了組間的公平競爭,同學們才知道,要想真正的成為優(yōu)秀小組,投機取巧是不行的,全體成員必須團結起來,互相幫助,才能取得最后的勝利。
三、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
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以來,再不是以前的我自己一味的講,學生乏味的聽,我從一個知識的傳授者逐漸成為一個引導者,去啟發(fā)學生發(fā)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我的教學相對以前要輕松多了,學生的成績也略有提高,小組合作學習對學額的鞏固有一定的作用。
以上是我在小組合作學習方面的幾點不成熟的作法,下面我談談我在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方面的一些感受:
1.要開展深層次的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不能只是為了形式上給人看的,幾人一組、幾人一堆兒,頭一擰,身一歪,小組成員你一言我一語就是合作了。我認為小組合作學習應體現在學習的全過程中是一種自然的、原發(fā)的、無意識的或有組織的合作學習方式,不論是在課上、課間、還是在課下,甚至放學途中,都是合作學習的場所;深層次的合作學習,應是在學生有疑難問題時,特別是重點問題,不論是老師布置的,還是組長布置的,還是自學過程中學生發(fā)現的,拿出來研究、討論,學生自覺合作了,探索了,運用集體智慧去解決了問題,才能算是深層次的合作學習。
2.要開展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
心理學講,一個人要形成一種良好習慣,至少要獨立操作二十一遍,學習也是一樣,形成一種良好的品質,不是一朝一夕的,是日久天長的,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要使學生在合作學習后要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口語轉化成書面語言的過程必需做實,這一點我認為是合作學習的點睛之筆,也是最容易忽視的一點。為了使每一名學生有效地參與合作學習,一個基本的合作學習規(guī)則是討論之前,每一位成員先獨立思考,最好先各自寫下自己的觀點,然后再交換想法,決不能是優(yōu)生講,差生聽,要是那樣,小組合作學習就成了“小型的一言堂”了,與傳統(tǒng)的老師講,學生聽又有什么差別呢?
3.存在問題的小組合作學習
(1)課堂上的小組合作學習,極易出現的是個別學生假討論、假合作、假繁榮的課堂呈現出來,這就要求我們老師有較強的監(jiān)督和調控能力,合理的駕馭課堂,不能使小組合作學習流于形式。
(2)在小組學習中,因水平差異,個別學生處于一種盲從狀態(tài),出工不出力,無所事事,甚至濫竽充數,再有就是老師問題提的不當,學生討論討論就跑題了,這時,我們老師就要及時介入,適時引導或點撥,指正或制止,以便小組合作學習的順利進行。
以上問題的出現,會影響學生的合作效果。所以今后我要不斷學習,總結,反思,使自己盡快成長起來,更好的投入到教學改革中去。
4.客觀評價小組合作學習
評價任何一種事物,都有一個標準,也許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的評價標準,還有待于商榷,至少合作學習讓孩子明白:當遇到非常難的問題時,不只是干著急,不應該輕言放棄,而是在短時間內獨立思考,有了思路再與同學交流,達成共識,一點點解決問題,一點點形成能力,這些良好的心理品質、學習品質,都會在一次次的合作中,沉淀下來,受益終生。
學習是一個大概念,小組合作學習是一個大課題,決不像“架黃瓜”那么簡單,它存在于我們教學學生學習的全過程。對于小組合作學習,我們每個人都各自有各自獨到的想法,各自有各自獨到的做法,我們不能盲從,也不要流于形式,很重要的是我們要立足本土學生,開展適合我們的小組合作學習,我們要勤琢磨,多積累,于共性中突出個性,沉淀久了,我們的就是改革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