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月平
摘 要:本文探索應對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qū)劃單位的輪廓、位置、省會等知識記憶困難的痛點,設計制作趣味地理省份撲克牌,讓學生通過撲克游戲競賽更主動、更高效、更深刻地掌握這些知識點。
關鍵詞:地理 課程資源開發(fā) 省級行政區(qū)劃單位 撲克 游戲設計
《義務教育地理新課程標準》(2011版)中指出,地理課程要充分重視校內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利用。著力拓寬學習空間,倡導多樣的地理學習方式[1]。省份知識是學習中國地理的基礎,在生活中也很實用,但省份數(shù)量多,輪廓易混淆,位置難記憶,教學難度較大,是亟待解決的痛點。應用于省級行政區(qū)劃單位教學中的地理撲克牌游戲兼具制造簡易低廉、規(guī)則靈活,好玩有趣、知識記憶效果好等特點,并且不受時間、地點限制,是筆者開發(fā)的課程學習資源中最受學生歡迎的。[2]
一、地理撲克牌制作思路
網(wǎng)絡上現(xiàn)有的地理撲克多是將普通撲克的內頁圖片替換成省份圖片,撲克牌標識方式和玩法不變,學生在玩撲克時的重點還是娛樂,因此迫切需要設計可運用于教學的地理撲克,設置一套需用省份知識來參與游戲的規(guī)則,幫助學生學習省份知識。
首先將省級行政區(qū)劃單位輪廓對應繪制在34張撲克牌中,標注簡稱和省會,在牌的右上角和左下角標上省份名稱為該張撲克名稱,制作一副全新的地理撲克牌。
在游戲規(guī)則上仿造最經(jīng)典的撲克玩法,摒棄撲克里面關于牌的大小等很難與地理知識結合,會模糊學生玩牌焦點的規(guī)則,將撲克出單牌、出對子、出順子的規(guī)則與省份知識聯(lián)系結合起來,制定既簡單又好玩,在游戲中需要充分運用省份知識的規(guī)則,讓學生們熟練掌握省份知識才能獲勝,刺激學生在玩牌中和游戲之余主動加強學習,“以地促學”。同時對不同知識層次的玩家可以設置不同難度,既降低準入門檻,又逐漸提高學習效果。
二、地理撲克的游戲設計與意圖
1.地理撲克游戲總規(guī)則
(1)2--5人玩,將34張牌分發(fā)給玩者,每人牌數(shù)相同,將多余的牌封存。
(2)每家按順序出牌,出錯牌罰聽出牌一次,以最先出完牌的玩牌者勝出。
設計意圖:出錯牌罰聽出牌設計,促使學生迫切提高知識的準確率,同時會更認真檢查他人出牌,幫助同學查缺補漏、糾正易
錯點。
(3)玩家可出單牌、對子、順子三種類型的牌,牌之間沒有大小關系,下家接上家所出的某一類型的牌,當所出牌無人可接牌時該玩家繼續(xù)出牌,此時可以改變出牌類型,如換出單牌為出對子。
設計意圖:在規(guī)則設置上放棄關于牌大小的規(guī)則,避免復雜的出牌規(guī)則讓學生疲于應對,而保留撲克最經(jīng)典玩法——出單牌、對子、順子的規(guī)則,與地理知識點相結合,簡單的規(guī)則降低了游戲的準入門檻,又讓游戲充滿地理特色,在玩游戲中充分運用省份知識來取得勝利,刺激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4)上家出單牌,下家接牌者出該省份相鄰的省份,其中海南、臺灣為海島,設置為特殊牌,可以接任意的臨海省份。如下圖所示甲出貴州省,乙需出貴州省的鄰省如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丙需出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的鄰省如廣東省,丁需出廣東省的鄰省如海南省。
設計意圖:“出單牌”下家接上家的鄰省的規(guī)則需要運用關于省份位置的知識,讓玩家在出牌中逐漸掌握各省的相對位置?!芭_灣”和“海南省”作為海島省,設置為特殊牌,既仿照了撲克中“大小王”的設置,增加了趣味性,又強調了省份的重要性,表達了對臺灣回歸、祖國統(tǒng)一的期待和對海南省經(jīng)濟特區(qū)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mào)易港的美好祝愿。
(5)出對子(2張以上),下家接牌者可出對應數(shù)量的對子。
①4個直轄市中任2-4市可組成2-4張的對子,例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組成3張的對子。
②5個自治區(qū)中任2-5區(qū)可組成2-5張的對子,例內蒙古自治區(q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西藏自治區(qū)組成4張的對子。
③2個特別行政區(qū)可組成一對。
④23個省中,省份名稱中有一字相同的可組成對子,例江蘇、浙江、江西、黑龍江組成4張的對子。
設計意圖:特殊省份可組成對子,學生們在玩牌時更高效、深刻、持久記憶“自治區(qū)”“直轄市”“特別行政區(qū)”這些特殊省份。名稱中有一字相同的可組成對子,成雙成對來記憶省份,大大提高記憶效率。
(6)出順子(3張以上),下家接牌者可出對應數(shù)量的順子。
①連續(xù)相鄰的省級行政區(qū)劃單位可組成順子。例江西省、湖北?。ㄠ徑鳎⒑幽鲜。ㄠ徍保┙M成3順。
②海南省、臺灣省作為特殊的海島省份,可作為任一沿海省份的相鄰省份,并可以此組成順子,例福建省、浙江省、上海市、臺灣省組成4順。
③集合4張名稱中含“東西南北”或“江河湖?!?個字的省份牌也可組成順子。例山東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可組成4順。
設計意圖:“出順子”連續(xù)相鄰的省份可以組成順子的規(guī)則,讓學生們充分運用省份的位置知識來玩牌,游戲的刺激將大大提高學生們學習省份位置的熱情和效果。
2.特殊設置
(1)針對不同知識層次的玩家,可以設置打牌參考圖“中國省級行政區(qū)劃單位”不同使用規(guī)則。初學者可以看著參考圖打,可降低游戲的準入門檻,幫助初學者適應游戲,在游戲中記背知識;對于已經(jīng)學了省份知識的學生可以每局僅允許查看3次,有限的機會更刺激玩家學習省份知識的主動性和準確性;對于省份知識已經(jīng)熟練的學生不允許查看參考圖,僅在有爭議處查看,敦促學生記憶知識更精益求精,查缺補漏。
(2)針對省份知識的學習者,可設置不同叫牌規(guī)則,加強記憶省份的簡稱、省會等知識。比如第一局出牌叫簡稱,比如出上海市的牌,叫牌“滬”,第二局出牌叫省會,比如出廣東省的牌,叫牌“廣州”。
結語
本省份地理撲克的內頁設計和每條游戲規(guī)則都精心設計,充分幫助學生學習、鞏固和運用省份知識,在“玩中學”的同時“以地促學”,提高學習省份知識的主動性、趣味性和效率、效果。
本地理撲克游戲具有娛樂性的同時也能更好地鍛煉了學生們的知識運用能力、還能與撲克結合鍛煉學生們的思考能力,記憶能力、推理謀劃能力、邏輯能力的提升,是深受學生們喜歡的燒腦好游戲,又是學習省份知識的好工具。
總之,運用“省份地理撲克”進行游戲教學,可以使學生在游戲的氛圍中學習省份的知識, 真正體現(xiàn)地理新課程“構建開放的地理課程”的理念。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版)
[2]劉穎.玩轉三副牌化學歡樂多——初中化學撲克牌游戲的開發(fā)及使用[J].化學教與學,2018(02):71-72+75.
[2]蔡婷婷.運用《中國地理撲克牌》教學的嘗試[J].地理教學,2006(06):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