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瓊芳 鄔寶國 鄭永富
【摘? 要】目的:研究了標準化護理對于腦卒中重癥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2015年3月~2018年9月所收治的腦卒中重癥患者共計80例,按照患者入院接受治療的順序將其隨機劃分到研究組和對照組,各組患者均為40例,對照組患者行常規(guī)護理模式,研究組患者實施標準化模式,之后對兩組患者的認知功能進行對比。結果:研究組患者在經過標準化護理后,其認知功能顯著好于對照組,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腦卒中重癥患者實施標準化護理模式,可對患者認知功能進行有效改善,促進其早日康復,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腦卒中重癥患者;標準化護理;認知功能
【中圖分類號】R 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6-0171-02
腦卒中屬于一種急性的血管疾病,致死率和致殘率較高,且并發(fā)癥多,易復發(fā)。對于重癥腦卒中患者而言,由于其神經中樞系統(tǒng)受到損傷,進而也會對其身體調節(jié)能力產生直接影響,同時還會出現各種并發(fā)癥,如足下垂、關節(jié)痙攣、足內翻等等,嚴重時還會發(fā)生癱瘓,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認知功能產生嚴重影響。據相關臨床研究顯示,對重癥腦卒中患者實施標準化護理,可大幅度提升其認知功能和身體調節(jié)能力[1]。為對上述理論進行驗證,本文重點分析了常規(guī)化護理模式和標準化護理模式對腦卒中重癥患者認知功能產生的影響,具體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3月~2018年9月所收治的腦卒中重癥患者共計80例,按照患者入院接受治療的順序將其碎甲劃分到研究組和對照組,各組患者均為40例。對照組中包括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齡51~66歲;研究組中包括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齡50~67歲。本次研究排除了存在其他方面疾病、年齡過大或過小以及存在先天性精神和意識障礙的患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不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符合對比條件。
1.2方法
1.2.1對照組 該組患者行常規(guī)護理,其按時對患者的血糖、血壓情況進行記錄,并結合患者實際身體情況,制定出合理的飲食和運動計劃表。
1.2.2研究組 研究組患者實施標準化護理,具體內容闡述如下:第一,心理護理,由護理人員與患者進行深度溝通,了解其實際情況,包括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受教育程度、職業(yè)、家庭情況等等,之后給予其針對性的心理疏導措施,使患者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并能主動配合醫(yī)生開展各項和治療工作。第二,認知護理,通過讀書、聽音樂等方式,對患者視覺和聽覺進行刺激,幫助其恢復環(huán)境認知功能和感覺功能。通過與患者進行交流,促進其記憶力、思維能力和注意力的恢復。第三,康復護理,由護理人員輔助患者進行體位轉換和肢體擺放,并進行相應的動作訓練,具體如食物吞咽、緩慢走動、站立、語言交流等等,以期能夠在短時間內幫助患者恢復各項身體功能。
1.3觀察指標 護理后,使用我院自制的評價表格,對兩組患者的認知功能進行對比。
1.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20.0對相關參數進行處理,同時行“t”和卡方檢驗,P<0.05代表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患者在經過標準化護理模式后,其認知功能顯著好于對照組,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情況如下表:
3討論
近年來,隨著人民群眾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其生活習慣和飲食方式均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此情況下,人們的腦卒中發(fā)病率也開始呈逐年上升趨勢。在臨床領域中,目前還沒有一種特效藥能夠對腦卒中引發(fā)的認知功能障礙進行徹底治愈,患者認知功能的恢復,對于神經系統(tǒng)的代償功能依賴較大,只有實現了病灶組織周圍重組,才能充分發(fā)揮出人腦的“可塑性”。因此,對重癥腦卒中患者實施針對有效的護理措施很有必要,其將會對疾病的治療效果產生直接影響[2]。
標準化護理屬于一種現代化先進的護理模式,相比于常規(guī)化護理模式,對于腦卒中患者認知功能的恢復更有幫助,實踐過程中,它能夠從心理、態(tài)度和表情等方面,給予患者有效的關懷,從而逐漸消除患者的消極情緒,使其能夠積極主動的配合治療。此外,通過患者的不斷獲取與學習,還能促進其腦細胞的可塑性發(fā)展,從而加快其認知功能恢復。此外,標準化護理還能對患者的表達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產生一定影響,使其快速適應新環(huán)境,甚至可以實現獨立生活[3]。在本次研究中,主要是對研究組患者實施了標準化護理模式,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化護理模式,調查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患者出現認知功能障礙的概率為7.5%,顯著少于對照組的30.0%,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充分凸顯了標準化護理模式的臨床應用價值[4]。綜上所述,對重癥腦卒中患者實施標準化護理模式,可最大限度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加快患者腦神經恢復,提升其生活質量,并使其逐漸樹立起健康、積極的心態(tài),能夠主動配合醫(yī)生進行治療,從而構建起和諧良好的醫(yī)患關系。鑒于上述,在今后的臨床實踐中,可對標準化護理模式進行大范圍推廣和普及[5]。
參考文獻:
[1]張穎冬, 李雪萍, 林強,等. 腦卒中急性期規(guī)范化康復方案對患者認知功能和運動功能的影響[J]. 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 2014, 29(10):941-944.
[2]盧菊清, 沈群芳, 夏荷秀,等. 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急性腦卒中患者認知及神經功能的影響[J]. 中國藥物與臨床, 2012, 12(10):1372-1373.
[3]商敏, 王玉鳳, 楊鳳梅,等. 系統(tǒng)康復治療對腦卒中恢復期患者認知功能、運動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老年學, 2014(23):6551-6553.
[4]潘賢妃, 方志紅. 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恢復期患者神經、認知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現代醫(yī)生, 2015, 51(13):105-107.
[5]吳華, 董力微, 顧旭東,等. 認知訓練結合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后認知功能障礙患者跌倒的影響[J]. 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 2016, 34(4):295-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