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微
【摘? 要】食物與藥物間相互作用(food—drug interaction,F(xiàn)DI)是醫(yī)生、病人極為關注的一個課題,也是臨床合理用藥的一個重要內容。國外該領域已成為當前藥物學研究的熱點之一,國內該領域的研究極少。而許多心血管系統(tǒng)藥物具有治療窗較窄,不良反應較大等特點,忽略食物對它們的作用可能導致極為嚴重的后果。因此了解食物對心血管系統(tǒng)藥物作用的影響尤其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心血管;藥物;食物
【中圖分類號】R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6-0144-02
通常在飲食習慣穩(wěn)定的情況下,一般不會引起嚴重的食物與藥物的相互作用。但如果飲食習慣有較大變化(例如旅行、控制體重、住院等)則可能增加嚴重的 FDI 的潛在危險。尤其是那些治療指數(shù)狹窄的藥物,飲食引起藥物的生物利用度的微小變化就可能導致嚴重后果。臨床醫(yī)師和臨床藥師要充分重視食物與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提高藥物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一、食物一藥物相互作用機制
食物與藥物的相互作用(food—drug interaction,F(xiàn)DI)可分為藥動學和藥效學方面相互作用。藥動學方面主要包括食物對藥物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的影響,是最主要的作用,藥效學方面的相互作用較少見,如單胺氧化酶抑制劑與酪胺食品的相互作用。食物與藥物相互作用是臨床合理用藥的一個重要內容。食物對藥物吸收和代謝的影響是目前研究得最多的FDI發(fā)生機制。P糖蛋白(P—gp)是藥物產生首過作用的原因之一。許多食物就是通過影響腸道P—gp而影響藥物吸收的。OFER等研究得出結論:黃酮類物質通過與P—gp作用而影響藥物的腸道轉運,但并非與藥物競爭P—gp結合位點;另一可能機制就是黃酮類物質通過抑制位于腸上皮細胞基底外側膜上的OCT(陽離子轉運蛋白)家族的表達來影響藥物轉運。有研究表明單次給予葡萄柚汁可以抑制P—gp介導的腸道藥物轉運,但是緩慢多次給予葡萄柚汁時,P—gp表達將增加,從而導致藥物轉運亦增加。所以,葡萄柚汁對P—gp介導的藥物轉運有極為復雜的影響。KIM等研究了幾種水果汁對入細胞色素P4503A酶活性的影響。結果這些水果汁對CYP3A酶活性抑制能力的大小為:葡萄柚汁>黑桑葚汁>野葡萄汁>石榴汁>黑山莓汁。
二、食物與心血管系統(tǒng)藥物的相互作用
2. 1 食物與調脂藥的相互作用 目前研究得較多的是葡萄柚汁對他汀類藥物的影響。合用葡萄柚汁后,洛伐他汀、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及它們的活性酸的藥時曲線下面積和峰濃度均有大幅度升高,因為這些調脂藥主要通過 CYP3A4酶代謝,而葡萄柚汁是該酶的抑制劑。即使每日喝一小杯葡萄柚汁,都會大大增加辛伐他汀及其活性酸的血藥濃度 。由于他汀類藥物高濃度時易引起肌痛、肌炎及橫紋肌溶解癥、急性腎衰等嚴重不良反應,所以葡萄柚汁應盡量避免與它們合用。但是葡萄柚汁對普伐他汀的藥動學無影響。普伐他汀和氟伐他汀的水溶性大,基本不需要或者很少通過CYP3A4 酶代謝,因此,不受葡萄柚汁的影響。而在服用氯貝丁醋、心腦康、非諾貝特等藥物時,應多吃用植物油烹制而成的食物。因為植物油中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可促進膽固醇在體內的代謝,增加調脂藥的療效。
2. 2 食物與利尿藥的相互作用 呋塞米與食物一同攝入時 BA 降低,所以呋塞米宜空腹服用。肉類和海鮮制品能使血漿尿酸水平升高,而奶制品則使血漿尿酸水平降低。因此服用呋塞米等能引起高尿酸血癥的利尿藥時,應避免食用大量肉制品和海鮮制品,而應增加奶制品的攝入 。保鉀利尿藥(螺內酯等)能減少腎分泌鉀離子,易導致高鉀血癥,因此病人服藥期間,應避免食用大量富鉀食物如香蕉、桔子、菠菜等。
2. 3 食物與抗凝藥的相互作用 華法林是常用的口服抗凝血藥,其抗凝效果極易受食物的影響。富含維生素 K 的食物(如花菜,卷心菜,豆角,菠菜、豌豆、胡蘿卜、番茄、馬鈴薯等)可抵消華法林對由維生素 K 決定的凝血因子合成的影響,從而降低其抗凝效果。此外,高蛋白、低糖水化合物飲食、豆?jié){等均可降低華法林抗凝效果。食物中蛋白攝入不足可引起低蛋白血癥,低白蛋白血癥可以導致華法林血漿結合蛋白水平降低,血漿中游離型藥物濃度增加,療效增強,消除加快,容易發(fā)生華法林中毒反應? 。
2.4血管緊張肽轉換酶抑制劑(ACEI)? SONG等報道了5種新的ACEI f群多普利(trandolapril)、莫昔普利(moexipril)、螺普利(spirapril)、替莫普利(temocapril)、咪達普利(imidapril)】的臨床藥動學和選擇性藥效學。食物能減少莫昔普利的吸收,因此必須在餐前1 h服用莫昔普利,而食物對其他4種藥物作用無明顯影響。低鈉飲食可以增加ACEI的降壓效果。KOCKS等研究了低鈉飲食是否改變ACEI類的血管效應。他們把大鼠分為4組:普通膳食組(CON),低鈉組(LS),普通膳食+賴諾普利(1asinopril)組(CON—LIS),低鈉+賴諾普利組(Ls—LIS)。然后分別對它們的腎動脈和腸系膜動脈的基本功能,形態(tài)學特征等方面進行了研究。結果為:(1)LS—LIS組與CON—LIS組相比血壓降低幅度大。(2)CON—LIS組與CON組相比,。腎葉間動脈直徑較大,腎上腺素能收縮反應降低;腸系膜動脈則無踢顯改變。但是LS—US組腸系膜動脈肌原性和腎上腺素能性收縮反應增強。(3)LS—LIS組與CON—LIS組相比,乙酰膽堿誘發(fā)的腎動脈和腸系膜動脈的血管舒張反應降低??傊望}飲食對ACEI類藥物作用的影響極其復雜,還有待于我們進一步研究。另外,此類藥物亦能使體內鉀含量升高,因此在服藥期間應避免食用大量含鉀量高的食物。
結語:
近年來,食物與藥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已大大增加,但是臨床研究結論仍然較少,我們將這些結論應用于臨床試驗時必須謹慎,因為大多數(shù)研究是在健康志愿者身上進行的單一劑量的研究;而且研究常常未能精確描述所用的藥物和處方、食物的種類(包括攝入量或進食和服藥之間的時間間隔)等??傊澄锱c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錯綜復雜,它有待于我們更深入,更全面的研究,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食物因素對藥物療效和身體健康的不利影響。
參考文獻:
[1]劉愛俊.心血管疾病的藥物治療方法探討[J].當代醫(yī)學,2011,(11).
[2]陳 玲,鄒 栩.全球心血管藥物研發(fā)動態(tài)[J].中國新藥雜志,2010,(01).
[3]王鳳蘭.硝酸酯類藥物治療83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合理使用[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