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蓮蓮
摘 要:閱讀和寫作是語文學習中兩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們并不是相互分離的,而是可以相互聯(lián)系,相互促進的。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注意將閱讀和寫作相契合,促進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共同提高。本文就具體實例談談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契合途徑。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和寫作 有效契合
引言
語文教學主要包括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等五個方面的內(nèi)容,其中,閱讀和寫作是可以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它們之間存在一些聯(lián)系。新課標提出,學校教育要注意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也就是說,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除了基礎內(nèi)容的教學,還需要注意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高。小學語文老師在教學中,需要注意將閱讀和寫作教學結(jié)合起來,促進二者的共同提高。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打好學生的語文學習基礎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學語文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就需要注意促進二者的共同提高。那么在具體的課堂教學實踐中,小學語文老師應該如何更好地促進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契合呢?[1]
一、從閱讀文本中積累寫作素材
寫作重要的就是要積累,學生需要具有豐富的知識積累,才能在寫作的時候運用自如。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剛剛接觸寫作缺乏一定的寫作經(jīng)驗和寫作基礎,同時也缺乏做寫作素材的積累。因此小學語文老師就可以從引導學生從閱讀文本中積累一些有用的寫作素材,在遇到相關寫作主體的時候進行恰當?shù)膽?,這樣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充實自己的寫作內(nèi)容,提高文章的說服力。知識大部分來源于前人的經(jīng)驗,是從書本上或者其它途徑得來的。尤其是語文學習,學生的大部分詞匯都是從不同文章中得來的,詞語的重新搭配組合就形成了一篇篇優(yōu)美動聽的文章。因此,在閱讀過程中,我經(jīng)常要求學生摘錄一些優(yōu)美、富有內(nèi)涵的語句,對于這些語句,學生盡管還達不到理解透徹的程度,但只要能夠朗讀成誦,并通過自己的筆頭記錄下來,多記錄、多積累,課文語言終究會變成自己的語言,成為寫作知識儲備和財富,一旦用時會自然涌上筆端,大大提高語言運用能力。[2]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一些寫作水平較低的學生其實并不是學習成績不好,而是對閱讀興趣低,往往涉獵面窄,對于一些課文、讀物僅僅是讀完了事,并不留意積累閱讀中鮮活的寫作素材,因此,教師需要在這一方面加以指導,使學生不僅要“多讀”,還要“會讀”,只有這樣才會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3]
二、結(jié)合閱讀內(nèi)容,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
寫作是學生語文學習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學生之后學習和發(fā)展的重要基礎,學生只有具備了一定的寫作能力,在之后的學習和工作中,才能更好地運用。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剛剛接觸寫作,老師在教學中就需要打好學生的寫作基礎的。目前,許多學校雖然有安排專門的寫作課程,但是從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來看,這些課程對于學生寫作訓練的要求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小學語文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將學生的寫作訓練日常化,在學習完一篇閱讀文本之后,老師可以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和實踐經(jīng)歷,寫一寫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談一談自己的感想等等,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幫助打好學生的寫作基礎。比如說,在學習小學語文課本中《幸福是什么》的時候,在這篇文章中主要講了三個少年利用自己的努力,讓村里干枯已久的井水再次有了清水,村里的人喝上了清水。這時候智慧的女兒出現(xiàn)了,并且祝他們幸福,但那個時候他們并不知道幸福是什么。十年之后三個人再次相遇,回顧自己以往的經(jīng)歷,他們知道的幸福就是幫助了別人,自己也能夠從中獲得幸福。在學生的日常生活實踐中,也有過許多幫助別人的經(jīng)歷。老師就可以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踐,談一談自己曾經(jīng)幫助過別人的經(jīng)歷,并且談談自己當時內(nèi)心的感受。比如說,有的學生平時在家的時候會幫助父母掃地,然后他得到了父母的表揚。他在做家務的過程中,雖然是很辛苦的,付出艱辛,但是當他看到干凈整潔的地板以及父母臉上欣慰的笑容的時候,相信他的內(nèi)心是非常幸福的。通過從閱讀文本中尋找寫作話題,讓學生結(jié)合閱讀內(nèi)容,寫一寫自己的感受,能夠讓學生的寫作訓練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能夠增加學生對于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
三、從寫作中學習閱讀技巧
很多事情都是注重方式和方法的,學生在做事情的時候,如果能夠?qū)ふ业揭恍┖侠淼募记桑裱_的方法,那么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寫作中也有一些方法可循,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就可以教給學生一些比較實用的寫作技巧,幫助學生更好地開展寫作。同時,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可以運用這些技巧來幫助自己尋找文中的關鍵信息,這樣就有利于提高學生閱讀效率。比如說,在寫作的時候,文章的題目非常關鍵,題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題目中往往隱藏著一些重要的信息,這些信息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這篇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學生在寫作的時候,就需要注意給自己的文章起一個能夠總領全文,引起讀者閱讀興趣的題目。同時,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學生在寫作的時候還需要寫好開頭部分,在開頭部分,學生要指出自己寫作的主要內(nèi)容,或者交代一些寫作背景等等,以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在每一個段落的開頭也需交代這個段落的主要內(nèi)容,在文章的結(jié)尾處,要對全文做一個總結(jié)和概括,這些都是學生在寫作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學生在學習了這些寫作技巧之后,在閱讀中也可以合理地運用。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首先需要關注文章的題目,因為題目中往往會隱藏一些重要信息,同時文章的開頭部分結(jié)尾部分,每一個段落的開頭,都是學生在閱讀中需要重點留意的地方。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
結(jié)語
總之,閱讀和寫作是學生語文學習中兩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提高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基礎,小學語文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就需要注意促進閱讀和習作二者的有效契合。在具體的課堂教學實踐中,小學語文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從閱讀文本中積累寫作素材,可以結(jié)合閱讀文本讓學生的寫作訓練日常化,同時還可以教給學生一些寫作技巧,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薛運樂.探索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契合的途徑[J].學周刊,2019,(7):136.
[2]劉經(jīng)蘭.關于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契合的途徑[J].小學生作文輔導(看圖讀寫),2018,(9):23.
[3]張林春.淺談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有效契合途徑[J].新課程·小學,2017,(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