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面深化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對小學科學教學提出更高教學要求,強調小學科學教學中,要加強對新教學模式的探索和應用,打破小學科學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在小學科學教學中,運用網絡課程資源,有利于教師為學生篩選精華的教學資源,滿足學生學習需求,進而促進小學科學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科學;網絡課程資源;運用
引言
在小學科學教學中,運用網絡課程資源,可以促進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改革,不斷豐富課程教學內容,提高科學教學效率。運用網絡課程資源也可最大程度的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促進師生之間相互交流和溝通,為學生營造更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一、小學科學教學中網絡課程資源的運用意義
(一)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至關重要,受傳統(tǒng)教育與理念影響,小學科學教學中很多教師普遍采用傳統(tǒng)說教式和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進行授課,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不利于更好的活躍課堂教學氛圍,也很難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和興趣。學生會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對學習產生厭煩情緒,影響小學科學教育質量的提高。在小學科學教學中,運用網絡課程資源,可以打破傳統(tǒng)單一和落后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結合匯集各方面知識的網絡平臺,為學生進行授課,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教師在應用網絡課程教學資源的過程中,也可促進小學科學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和互動,豐富學生學習的知識面,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在運用網絡課程教學資源時,也可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給予學生更多獨立思考和學習的空間,讓學生結合網絡課程資源進行探索問題和發(fā)現(xiàn)問題,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式,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除此之外,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方式很難更好地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也不利于學生更好的接受和理解知識,而通過網絡課程資源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在教學資源和方案中將重點與難點問題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更加直觀的了解本堂課所學重點與難點,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吸收和理解,節(jié)省課堂教學時間,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二)豐富課程教學內容
在網絡信息技術快速發(fā)展過程中,網絡課程教學資源被廣泛的應用到教學當中,在小學科學教學中,運用網絡課程教學資源,有利于豐富課程教學內容,幫助學生獲取和了解更多的科學知識。在以往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主要以課本知識為主進行授課,學生所學的知識大多數(shù)來自于教材內容,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很多知識理念與知識內容也在不斷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主要通過教材內容進行授課,也會造成學生的科學學習,過于表面化和單一,不利于學生了解更多和人文地理社會自然等方面的內容,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造成小學科學教學內容過于枯燥和乏味,很難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在通過網絡課程資源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教材當中的內容擴及到其他領域,為學生搜集更多的網絡教學資源和教學內容,對當前單一落后的科學教育學內容進行彌補和補充,更好地實現(xiàn)網絡資源的合理開發(fā)和利用,讓小學科學教學更好的與時代發(fā)展相結合,促進小學科學教學內容的與時俱進和開拓創(chuàng)新,為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學習理念和素養(yǎng)奠定良好基礎。
(三)提高科學教學效率
在小學科學教學中,運用網絡課程資源,可以最大化提高小學科學教學效率,傳統(tǒng)小學科學教學教師與學生缺乏必要的互動和交流,未有效結合日常生活中的科學知識來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與學習,進而影響學生理論知識聯(lián)系實際能力的提升。在運用網絡課程資源教學時,可以促進小學科學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相結合,讓學生更好的認識到日常生活中的科學知識,并學會運用科學知識來解決日常生活問題。在結合網絡課程教學資源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搜集與日常生活有關的科學案例和實例,并通過課堂分享出來,促進學生對科學知識和科學課堂的熟悉感增強,進而也有利于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知識的探索和分析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更好地發(fā)揮出小學科學教學的育人功能,培養(yǎng)學生科學實踐能力和意識。
二、小學科學教學中網絡課程資源的運用策略
(一)課前引入課程教學資源
小學科學教學中網絡課程資源的運用,需要有效結合網絡課程資源的教學優(yōu)勢,為學生營造不一樣的教學氛圍。一方面,在運用網絡課程資源的過程中,可以采用課前引入課程教學資源的教學方式,來吸引學生學習的注意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觀察能力。例如,在教學《光的反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制作網絡課程教學資源的課件,并在課堂教學之前將一段flash片段分享給學生,引導學生對其中的教學內容進行觀察和分析,了解光的反射的幾種情況,明確本堂課所要學習的知識和內容。學生在觀察和分析的過程中,也可以通過網絡課程資源的教學課件更加直觀的了解所學內容,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也可為接下來的課堂教學奠定良好基礎。
(二)結合多媒體的技術教學
在小學科學教學中,運用網絡課程資源,需要有效結合多媒體技術教學,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也可充分發(fā)揮出多媒體技術結合網絡課程資源的教學優(yōu)勢,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果。例如,教師在教學《多樣的動物》時,可以采用多媒體技術的教學方式,將網絡課程資源中學生感興趣的動物圖片和視頻進行搜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比如,魚類、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等,進一步吸引學生學習的注意力,讓課堂教學氛圍變得更加輕松和活躍。最后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興趣利用不同方式對動物進行分析和研究,增強學生對多樣動物的認知與了解,幫助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和學習內容。在應用網絡課程教學資源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多媒體技術為學生營造開放性的操作環(huán)境,讓學生結合網絡課程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強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獲取知識的能力,在提高教師教學效果的同時,也可促進學生學習科學質量的提高。
(三)運用資源突破教學重點
在應用網絡課程資源進行小學科學教學時,還要有效運用網絡課程資源來突破教學重點,降低學生學習小學科學的難度,讓科學知識變得更加直觀和通俗易懂,幫助學生正確找準學習的重點。例如,教師在教學《日食和月食》教學內容時,可以結合有關日食和月食的網絡課程資源與影視資料,為學生講解所學知識的教學重點與難點,也可以通過網絡課程資源為學生演示日食和月食形成的模擬過程,調動學生探索知識的熱情和學習欲望,讓學生通過模擬過程,更好的在腦海中形成立體空間概念,增強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和理解,也可通過相應的模擬過程,帶給學生身臨其境的學習體驗和感受,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通過這種方式,有利于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和了解自然奧秘,獲取本課所要學習的重點與難點知識,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中,更好的感受科學學科帶來的樂趣。
結語:
在運用網絡課程資源進行小學科學教學時,需要教師采用課前引入課程教學資源、結合多媒體技術教學以及運用資源,突破教學重點的方式,全面提高網絡課程資源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科學知識的無限魅力,增強學生學習效果和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沈學杰.小學科學教學中網絡課程資源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01):167-168.
[2] 林傳杰.基于網絡課程資源下的小學科學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5(25):63.
[3] 樊世靜,王家乾.“互聯(lián)網+”背景下的小學科學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6(10):22.
作者簡介:
鄒美 出生年月:1989.10 性別:女 籍貫:湖南衡陽 學歷:本科 職稱:小學一級教師? 研究方向:科學
(作者單位:高漢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