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妙華
【摘?要】激勵教學就是賞識與鼓勵、關心與幫助、信任與寬容。在所有層面的學生當中,學困生是最缺乏自信的學生群體,也是最容易被教師放棄的,而他們也最需要教師的賞識和關心。若教師能運用激勵教學行為,幫助學困生樹立自信,體驗學習英語的樂趣和成功,那么對于提高英語教學效率能起到相當大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學困生;激勵教學;實施
目前,由于新課程改革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目標,許多中學英語教師都害怕面對學困生這一群體。大部分的教師都習慣了在課堂上用命令的語氣或生硬的態(tài)度去責備或訓斥學困生,學生因此產(chǎn)生逆反心理,逐步失去了學習興趣。要改變這種狀況,首先教師要從改變教學行為做起。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過:“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币虼耍瑥V大教師要改變教學觀念,不斷幫助學困生。
一、激勵教學行為的作用
(一)激勵教學能讓學困生重拾自信心
方舜舟說:“信心就像人的能力催化劑,將人的一切潛能都調(diào)動起來,將各個部分的功能推到最佳狀態(tài)。”因此,自信是成功的必要條件。
學困生由于成績差,自卑心理往往比較強烈。他們?nèi)狈ψ孕牛谡n堂上不善于表達自己。幫助學生克服自卑心理的最好方法是讓他們體驗成功。學生成功感的獲得,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利用贊賞、鼓勵等激勵手段對學生進行激發(fā)。學生在不斷體驗成功的過程中,自信心就會在無形中形成。
(二)激勵教學能改變學生不良的自我意象
自我意象就是自己心中的藍圖,就是個體對自己未來生活的憧憬。美國哈佛大學斯密斯·金教授說過:“成功是百分之九十的自我訓練和自我意象,以及百分之十的工作技巧?!笨梢?,自我意象在人的一生中相當重要。另外,自我意象既然可以形成,也就可以改變。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運用評估、肯定、賞識、鼓勵等激勵教學行為去改變學困生消極的自我意象,幫助他們形成積極的、健康向上的自我意象,這對于學生以后的學習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激勵教學行為的實施
(一)正確理解師生尊嚴,與學生平等相處
長期以來,許多的教師深受“師道尊嚴”思想的影響,那種“高高在上,不容背逆”的師尊成為許多教師樂此不彼的追求。但當今教育已經(jīng)向注重學生個性發(fā)展轉(zhuǎn)型,教師“高高在上”的架子,不利于學生個性的張揚,更不利于激勵教學的實施。激勵教學需要教師理解學生的真正需要,需要教師走近學生,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只有與學生平等相處,學生才能感受到教師給予的關心和尊重。與學生平等相處,并不等于失去師尊。教師的尊嚴是建立在年齡、地位、知識、品德這四個方面上的。而在這四個方面中,最受學生尊重的是品德。作為服務于教育的工作者,我們應該更多地理解學生。只有當我們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時,我們才會在學生有需要的時候給予關懷、贊賞和激勵,教師的形象才會因此而變得更美好。
(二)在課堂教學中實踐激勵行為
教師可以在日常英語課堂教學中,利用恰當?shù)恼n堂評價語言或各種激勵機制鼓勵學生學習,增強學生的信心。激勵性的課堂評價語言是豐富多彩的。例如,對于表現(xiàn)非常優(yōu)秀的學生可贊美他:“You?are?excellent!”;對于表現(xiàn)遜色一點的也可說:“Very?good!”;對于表現(xiàn)一般的,就對他說:“Good!?You?get?the?point.”;對于回答問題錯誤的,我們就鼓勵他:“You?are?good?try,you?will?do?better?next?time.”。當學生聽到這些語言評價時,他們會更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師要合理運用課堂語言,要注意語言的科學性和藝術性。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要公平公正,不能讓“表揚泛濫”,也不能過于嚴厲而傷及學生自尊。
靈活運用各種激勵機制,對于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有很好的效果。教師可讓學生進行小組比賽,根據(jù)各組或個人的課堂表現(xiàn)進行不同的獎勵。獎勵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是實用的小玩意,也可以是簡單而又富有涵義的紅心、紅花、星星或笑臉。這些物品雖然簡單,但能溫暖學生的心。
(三)從課堂走向課外,走近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
對于性格內(nèi)向、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教師必須在課后給予更多的關懷。適時找他們談談心、聊聊天,了解他們的在學校的生活學習,還有家庭狀況。心靈的溝通能讓師生關系更加的融洽,讓學生感覺倍受尊重和關愛。我們要擅于捕捉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及時給予肯定和贊賞。教師的關懷和鼓勵,是讓學生樹立自信、增強信心最好的催化劑。教師要時刻利用言行對學生進行激勵,讓學生有十足的信心去面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挑戰(zhàn)。
三、結(jié)語
一個合格的教師要知道如何賞識和激勵他的學生,如何關心并幫助他的學生,如何從學生那里獲得的信息反饋并矯正自己的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式。在學生進步時,教師要給予贊賞和肯定;在學生遇到挫折時,教師要給予安慰和鼓勵;在學生犯錯時,教師要給予指正和寬容;在學生發(fā)展個人愛好時,教師要給予支持和勉勵;這些都是教育工作者應有的修養(yǎng)。作為英語教師,應該結(jié)合學科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實施激勵教學行為,用贊賞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和愿望,在確保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同時不斷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朱曉燕,徐俊儀.新課程課堂教學技能與學科教學——初中英語[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7.
[2]賈冠杰.外語教育心理學[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