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倩
【摘?要】文字是死的,意境是活的,數學知識是死的,情境卻是活的。將各種情境運用于數學課堂教學中,往往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探討利用情境教學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
【關鍵詞】數學;情境;故事
數學也是一門語言,只是這門語言只限于數學范疇罷了。隨著教育教學的發(fā)展,人們對數學教學的要求越來越高。如果教師不在教學中花費一番功夫,是很難勝任數學教學這一教學任務的。下面,筆者以多年的教學經驗為依據,針對數學課堂上的情境創(chuàng)設,提出一些創(chuàng)新性的想法。
一、故事情境,激發(fā)興趣
小學生對故事的喜愛是毋庸置疑的,聽故事和講故事不僅可以運用到語文教學中,同樣可以在數學課堂上大顯身手。將數學知識以故事的形式呈現出來,用故事的趣味性減弱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
在講到“比較分數大小”時,筆者先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了《西游記》師徒四人來到火焰山的場景,然后引出問題:“話說師徒四人來到了火焰山,天氣非常的熱。沙和尚弄來了一個西瓜,想要將其分成4份,每一個人吃其中的1/4,這時候豬八戒不愿意了,它認為自己最胖最熱應該吃的更多,想要吃這個西瓜的1/5,同學們認為豬八戒的分法正確嗎?”學生都喜歡看《西游記》,對西游記中的場景也非常熟悉,將《西游記》故事與分數的學習結合到一起,分數學習的難度就大大降低了。擺在學生眼前的問題是如何幫助豬八戒分西瓜,而不是比較不同分數的大小。這樣在同樣的數學問題處理和不同的故事情境問題解決中,學生很好地化解了這個難題,從而更為深刻地理解分數的意義。
此外,除了聽故事,講故事也是學生喜歡的一件事情,對于“比較分數大小”這章節(jié)的內容,讓學生模仿“分西瓜”的故事進行自主設計。這下子學生更興奮了,他們搜羅著腦海中的各種童話故事,有“豬媽媽分糖果”、“給七個小矮人分配任務”、“麻雀造房子”等,學生利用耳熟能詳的故事,將“分數的比較”融入到其中,設計了很多有趣的故事情境。當學生一個個沉浸其中,享受著講故事帶來的樂趣,他們也在不知不覺中進一步鞏固了“比較分數的大小”,所以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二、問題情境,引發(fā)思考
質疑是知識深化的表現,也是創(chuàng)新思維生成的過程,可以說有學習的地方就有質疑,有質疑的地方就一定會有創(chuàng)新,因此數學教師要重視對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要通過疑問引導學生去思考和學習,更要讓學生主動去質疑,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到實用性的數學知識。
“三角形分類”是學生初次接觸三角形知識所了解到的內容,在以前的數學課中,學生已經認識到了三角形的分類情況,本節(jié)課主要是為了讓學生通過角的大小對三角形進行分類。筆者在教學前給學生準備了幾張三角形圖片,在展示圖片的過程中并沒有將三角形全部展示出來,只露出三角形的一個角,讓學生根據所見到的角判斷三角形的類別。在多次嘗試后,筆者發(fā)現學生只要一看到一個鈍角,就會直接判斷這是個鈍角三角形,一看到直角也會直接判斷是直角三角形。但是,在看到一個銳角后,他們就猶豫了,質疑聲一聲高過一聲。有學生就提問道:為什么在看到了銳角三角形后,就無法直接判斷出三角形的種類呢?學生質疑一出,大家也跟著質疑,并具體提出了各種解決的方法。可見,數學課堂上的質疑是推動數學教學的催化劑,學生由質疑到討論再到問題解決,整個過程都在不斷的思考和創(chuàng)新。每一次遇到這種質疑的情況,筆者都是鼓勵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和班級討論加以完成的,每一次的教學效果也都令筆者非常的滿意。
三、生活情境,強化運用
學生總是埋怨所學習的數學知識與生活相距甚遠,感覺學習數學沒有任何實用性價值。事實上,生活中的數學現象有很多,教師要引導學生用敏銳的眼光來看到數學和生活之間的關系,這樣數學教學才能水到渠成。生活化情境是幫助學生強化運用數學知識的重要方式,教師在數學課堂上經常地展開一些生活情境式的教學,對學生的理解和運用上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比如,在講到“利息和利率”有關問題時,就可以合上課本,從生活中去挖掘有關的數學知識。與其讓學生死記硬背教材中的概念和原理,不如通過生活實踐去理解和學習。在教學前,筆者就讓學生收集家里不用的存折,將其帶到數學課堂上來,和其他學生一起認識存折,理解存折上面一些專用名詞的含義。在課堂教學中,筆者先提出了一個生活化問題:“同學們,老師現在身上有1萬元現金,我準備把這些錢存起來,但是我不知道存多長時間最合適。你們能幫老師解決這個難題嗎?”學生對照著自己手中的存折,這些存折中涉及到的利率和利息都不盡相同。學生通過觀察發(fā)現有存半年的,有存一年的,還有存五年的,不同的存款期限都會對應一個具體的利率,導致利息也會不同。為了幫助筆者解決問題,學生主動打開課本去學習,了解有關名詞的含義。鑒于利息在學生的生活中實在是太常見了,學生通過簡單的學習和討論,已經有部分學生將問題解決一大半。在此基礎之上再來學習本節(jié)課的數學知識,學生的興趣就會更加的濃厚,學習的效率也會大大的提升。
綜上所述,數學課堂上的情境創(chuàng)設是數學教學的重要方式,通過各種情景的創(chuàng)設,可以將數學知識放到一個有意義的情境中,從而將抽象的知識直觀化,讓學生不僅能夠掌握既定的數學知識,更能在一個和諧歡快的氛圍中去理解和運用所學習的數學知識。
參考文獻:
[1]李卓廣.應用情景教學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對策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51).
[2]唐浩.淺談數學課堂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J].新課程(中學),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