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玉英
摘 要:作為一名小學三年級的語文教師,我能深刻理解口語交際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fā)展合作精神?!蹦敲矗瑧撛鯓犹岣咿r村小學三年級口語交際能力呢?
關鍵詞:語文新課標 口語交際 小學低段 激勵信心 良好習慣
語文的口語交際能力是當今三年級課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只有教會學生口語交際,學生才能夠更好的學習語文。但現(xiàn)在農村小學面臨最大的困惑就是孩子們口語交際能力還很弱,而三年級的孩子更顯得尤為突出。三年級有的孩子見識不廣,信息不靈通,對一些問題似懂非懂,認知能力差,所以自卑性強,不想說、不會說、不能說;有的學生已經懂得了許多與人交流的方式,也掌握了許多詞匯量,但是膽小不敢說,怕當眾說。即使說了,也往往是三言兩語,非??斩?;有的還用詞不當,詞不達意,生造詞匯。我們要提高農村小學三年級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必須先認識口語交際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具有日??谡Z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fā)展合作精神?!?/p>
在教學中,我首先激勵信心,注意消除顧慮。再創(chuàng)設說話情境,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有意識地采用多種形式激發(fā)學生說話的興趣。如課前說話訓練、課中說話訓練、課后說話訓練、視聽說話訓練、課外說話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讓學生在真切的感受中充分表現(xiàn),從而一吐為快。這關鍵是創(chuàng)設情趣十足的語境,營造氛圍。只有有了興趣,學生才會認真地對待此項工作,樂此不疲地投入進去。有些學生開始有了說話的興趣,但由于缺乏勇氣,還是不敢開口。此時我以鼓勵為主,通過目光、手勢、表情和語言鼓勵學生勇敢說下去,這樣會點燃學生自信的火焰,也能信心百倍,積極踴躍地發(fā)言,無所顧忌進行口語表達。
其次,我對學生及時夸獎,給予正面評價。學生發(fā)完言,馬上給予充分的評價,并把夸獎寓于評價之中??赡苡械膶W生講得不好,說得不對,這是正?,F(xiàn)象,我從不批評訓斥,諷刺挖苦。不管學生講得怎樣都給他們的答案以肯定,這樣一來,學生的情緒就始終高漲,下一次也能勇敢積極地參加到說話訓練中。
再次,明確指導,形成良好習慣。學生開始的說話是在生活中不自覺地習得的,加之程度各異,有的常常抓不住主要內容,說得不完整,不正確,也常伴有方言、土話等。許多學生在實際表達中還存在著不良的說話習慣,如拉衣角,咬嘴唇,態(tài)度不自然等種種現(xiàn)象,那么我言傳身教,首先用普通話,教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說話習慣,在說話時做到口齒清楚,聲音適度,落落大方,使用好態(tài)勢語,指導學生養(yǎng)成認真聽話和先聽后說的好習慣,努力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小學生往往喜歡表演,喜歡模仿,喜歡動手實踐。因此,我堅持選擇貼近學生模擬生活進行實踐操作的話題,結合生活實際誘說話。比如模擬在旅游活動中當小導游,向游客介紹本地的名勝古跡、風土人情等。這樣的話題源于現(xiàn)實生活,學生較熟悉,模擬實踐中又能豐富體驗,激活思維,打開話匣。豐富說話內容,讓學生多說。
觀察是學生獲得交際素材的重要渠道。我在教學《秋天的雨》這課后,帶著學生去體驗收獲的喜悅;下雨了,讓學生欣賞雨景;教學《聽聽,秋的聲音》這課后,起風了,讓學生傾聽風的聲音……讓學生身臨其境,喚醒他們表達的欲望。
小學生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無論是家庭的、學校的,還是社會的種種見聞體驗的感受都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說話內容。我采用“今日見聞”、“實話實說”等形式,每天上課前用五分鐘時間引導學生把社會、學校、家里見到、聽到的事說一說;對某一件事想怎么說就怎么說。學生面對這些喜聞樂見的話題,爭先恐后,總有說不完的話。
愛活動是兒童的天性。我經常有計劃地組織活動,如組織學生自我介紹、小記者采訪,爭當小導游等,讓學生在具有生活氣息的活動中進行說話訓練。
通過實踐,我欣喜地發(fā)現(xiàn),我的學生慢慢地擺脫了無話可說的尷尬境界,消除了不敢說的恐懼心理,開始想著表達自己的思想。我相信,只要將發(fā)展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滲透于教學之中,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農村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弱勢現(xiàn)象一定會得到改觀,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一定會有更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