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思維可視化視角下以思維導圖為切入點,以文本整體解讀為原則,引導學生突破閱讀理解說明文題型的難點,形成解題思路。
【關(guān)鍵詞】思維導圖;閱讀理解說明文類型;文本解讀;邏輯思維
【作者簡介】郭建霞(1971.07.30-),女,天津人,華油三中教師,大學本科,研究方向:英語教學和教學法。
閱讀理解說明文類題型因為話題是學生所不熟悉的,且專業(yè)術(shù)語較多,所以一直是學生丟分比較多的題類,所以我們試圖遵循學生的思維過程,以思維導圖為切入點、從文本整體解讀的角度引導學生使用邏輯、判斷思維開展閱讀,掌握這個理解題型題類的解題方法,突破這一難點,降低答題錯誤率。
現(xiàn)以2014年天津英語高考閱讀理解B篇說明文為例,講解如何突破這一難點。本篇閱讀理解是典型的科技說明文,難點在于學生不熟悉此話題并且生詞較多有很多專業(yè)術(shù)語。那么解讀一篇文章,首先要弄清楚what和How的問題:What does the author talk about? How does the author develop the passage? 即語篇的topic和structure。What的問題通過尋找語篇的主題句就會得到答案,而尋找并判斷主題句第一看它的位置,第二看這個句子是否給出的信息是否具有g(shù)eneral的特征,最后在通過弄清語篇結(jié)構(gòu)后驗證一下是夠圍繞主題句展開。而how的問題是需要看每段的主題句和句與句之間的邏輯聯(lián)系詞綜合確定的,這是對學生邏輯思維和判斷思維的一個鍛煉。下面具體說明:
首段第一句提取關(guān)鍵字 Margaret Atwood, has created the LongPen,暫定為主題句。
第二段以Heres how it works為分界線把本段分為兩部分。
第三段注意關(guān)鍵詞began, went through several versions, completed, officially launched以及表示順序的at first, at the 2006 book fair表明本段是按時間的先后動作的發(fā)生為順序的。
第三段It has several other potential applications說明圍繞application展開。
第四和第五段The response to the invention has not been all favorable圍繞responses展開。
為了清晰直觀我們采用可視化思維工具—思維導圖把語篇結(jié)構(gòu)表示出來并且添加每段的supporting ideas:
上面的思維導圖很清晰的顯示出How這一問題的答案以及這個文本的中心詞the Longpen,證明我們找的主題句是正確的。我們的解題思路是以思維導圖統(tǒng)領閱讀,使學生掌握以關(guān)鍵詞為核心的語篇結(jié)構(gòu),然后以閱讀理解習題定位文本,對文本進行細節(jié)捕捉、推理判斷、概括主旨大意等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
由以上例題可見思維導圖以可視化直觀的形式顯示出了解讀文本的思維路徑,能夠鍛煉學生的邏輯和判斷閱讀思維,為解題中提取關(guān)鍵詞并迅速定位到原文打下了基礎,學生能快速準確地從題回到原文確定正確答案,同時排除錯誤信息干擾,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教學工具。
參考文獻:
[1]葛炳芳.英語閱讀教學的綜合視野[M].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7-18.
[2]李軍華.思維導圖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基礎英語教育,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