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建文
【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1-0271-01
糖尿病是常見的內(nèi)分泌系統(tǒng)代謝病,我國糖尿病患者以Ⅱ型為主,其發(fā)病多隱匿,并發(fā)癥往往比較嚴重,在糖代謝紊亂的同時往往伴有脂肪代謝的紊亂,故患者容易發(fā)生動脈粥樣硬化及微血管病變,因此控制糖、脂肪代謝紊亂,防治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是糖尿病治療的重點。因此,尋找有效的降糖、降脂藥物已成為當今迫切的研究課題。本研究通過對降糖消脂膠囊的臨床觀察,旨在探討益氣養(yǎng)陰,化瘀祛痰法,對糖尿病高血糖、高血脂防治作用,以期為今后的臨床實踐提供依據(jù)。
1 臨床資料
WHO糖尿病診斷標準并經(jīng)中醫(yī)辨證為氣陰兩虛或兼挾血瘀、痰濁的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臨床多見口干多飲,多食善饑,小便頻數(shù)等癥狀,并符合下列標準:(1)先經(jīng)飲食控制2周,空腹血糖(FBG)仍>7.8mmol/L或餐后2h血糖(PBG)>11.1mmol;(2)無酮癥、酸中毒、感染、無其它內(nèi)分泌疾患,無嚴重心、肝、腎疾患;(3)無胰島素治療史,能積極配合治療者列入觀察對象。60例糖尿病患者34例來自門診,26例來自病房,除8例無糖尿病慢性并發(fā)癥外,其余52例患者均有1-3種糖尿病慢性并發(fā)癥,按就診順序的先后將全部病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男性10例,女性20例,年齡36-38歲,平均年齡45歲,病情輕型9例,中型14例、重型7例;病程4個月-24年,平均16.24±8.58年。對照組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齡39-63歲,平均年齡48±15.0歲,病情輕型11例、中型15例、重型4例;病程4個月-24年,平均18.19±7.23年。治療組和對照組在性別、年齡、病程、合并癥分布及病情輕重等方面,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P>0.05,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2 治療方法
2.1 治療方法? 治療組以益氣養(yǎng)陰,化瘀祛痰為原則,給予降糖消脂膠囊,藥物組成:生地20g? 黃芪15g? 水蛭10g? 昆布10g? 黃連10g,由西苑藥廠生產(chǎn),每粒含生藥0.4g,每次8粒,每日3次,對照組給予玉泉丸,成都中藥廠生產(chǎn),藥物組成:五味子、生地、天花粉、葛根、每次9g,每日3次。未曾用降糖類西藥者,一律不加西藥,并停服其它中藥;對一直用西藥者,用量不變,在此基礎上,加服降糖消脂膠囊或玉泉丸治療。2個月為1個療程,所有病例觀察時間均為1個療程。
2.2 觀察指標和檢測方法
2.2.1 中醫(yī)癥狀改善情況
2.2.2 FBG、PBG、24小時尿糖定量,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
2.2.3 糖化血紅蛋白(GHB),采用親和色譜微柱測定。主要儀器ZF-50自動分光光度儀。
2.2.4 血清總膽固醇(CHO)、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VLDL-C),采用酶法。
3 結(jié)果
3.1 療效評定標準? 參照1993年《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擬定。顯效:治療后癥狀基本消失,F(xiàn)BG<7.2mmol/L,PBG8.3mmol/L,24小時尿糖定量較治療前下降30%以上。有效:治療后癥狀明顯改善,F(xiàn)BG<8.3mmol/L,PBG10.0mmol/L,24小時尿糖定量<25.0g;或血糖、24小時尿糖定量較治療前下降10%以上。無效:治療后癥狀無明顯改善,血糖、尿糖下降未達上述標準。
3.2 治療結(jié)果
3.2.1 有效率統(tǒng)計? 治療組顯效8例,有效16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80%,對照組顯效4例,有效11例,無效15例,總有效率50%,兩組經(jīng)檢驗,有顯著差異性,說明降糖膠囊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玉泉丸。
參考文獻
[1]?? 鐘學禮,《臨床糖尿病學》第一版,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
[2]?? 印會河,《中醫(yī)基礎理論》第一版,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
[3]?? 陳家偉,《糖尿病血脂變化與糖代謝控制關系討論》,綜合臨床醫(yī)學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