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英
“得語文者得高考,得閱讀者得語文?!痹谛陆谈暮螅Z文在高考中的地位舉足輕重,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就給語文閱讀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家都知道,閱讀能力不是一蹶而就的,必須要從小學抓起。對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最重要的是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理解能力。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注意幾點。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告訴了我們興趣的重要性和培養(yǎng)興趣的重要性。心理學研究也表明: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有了學習的興趣,就能產(chǎn)生積極的學習情趣,學生是學習才是進取的、主動的、熱烈的。興趣能推動人去探求新的知識,發(fā)展新的能力。
在教學中,可以采用多種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如教學《草原》一課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激發(fā)學習興趣,上課伊始,便播放草原的課件,讓學生看到優(yōu)美的草原畫面,聽到動聽的草原音樂,把他們帶入遼闊、美麗的大草原。學生在老師創(chuàng)設的情景中,欣賞著藍天白云,仿佛置身其中,大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自主有效的學習奠定基礎(chǔ)。
二、讓學生充分地讀課文,在讀中感知、感悟
現(xiàn)行教材中的課文大都是語言生動形象,文筆優(yōu)美的范文。課堂教學中,要變換多種方式引導學生讀:如范讀、引讀、自由讀、默讀、帶著問題讀、問答式輪流讀、分角色讀、賞讀、想讀的人都站起來讀等等。如教學《窮人》一課時,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感知到本文寫了桑娜在鄰居西蒙死后,主動收養(yǎng)西蒙的兩個孩子的事;理解課文時,讀桑娜毫不猶豫抱回孩子的舉動,悟出桑娜對于死者的同情對于孩子的憐愛;通過有感情地誦讀,進一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知人物形象。通過讀,讓學生鑒賞桑娜具有的心靈美,讓學生贊美桑娜具有的心靈美,桑娜的美好形象在學生心里樹起一座豐碑……
三、精心設問提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
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地獨立學習,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實踐中形成能力,教師要善于提出有價值的、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指導學生閱讀思考,圍繞重點展開討論和交流,鼓勵學生發(fā)表獨立見解。
如在教學《鳥的天堂》一課時,可以給整篇文章設計四個大問題。
1.大榕樹給你留下來怎樣的印象,你是從哪兒體會出來的?
2.你覺得鳥兒在這里生活得怎樣?你是從哪兒體會出來的?
3.“‘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4.為什么稱大榕樹是鳥的天堂?
讓學生圍繞這四個問題去讀課文,理解課文,把時間充分留給學生去讀書、看視頻、思考,小組交流、討論,甚至是爭論,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新精神。
四、培養(yǎng)學生質(zhì)疑、解疑的能力
教學中,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chǔ)上,鼓勵學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學生的疑問是思考的結(jié)果,問題提出的質(zhì)量標志著學生思考、理解的程度,標志著學生閱讀水平的高低。在課堂上,教師要指導學生提出疑問;尊重學生的疑問;創(chuàng)設良好的氛圍,鼓勵學生質(zhì)疑,自己解疑,互相解疑。
如教學《林?!芬徽n時,有學生就“每條嶺都那么溫柔”這句話提出“為什么用人的溫柔來形容嶺”?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讓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經(jīng)過交流、討論,讓學生互助解疑。經(jīng)過長時間的閱讀實踐,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學會獨立讀書。葉圣陶就曾經(jīng)說過:“教是為了不教?!彼耘囵B(yǎng)學生質(zhì)疑、解疑的能力非常重要。
五、發(fā)散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重要基礎(chǔ)。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良好契機。
如教學《再見了,親人》一課結(jié)束時,教師可用多媒體演示志愿軍與朝鮮人民告別時的畫面,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此時朝鮮人民與志愿軍會說些什么?怎么說?有的學生說兒行千里母擔憂,老大娘像媽媽叮囑兒子那樣,讓他們保重身體;大嫂挎著一籃子蘋果,一邊往志愿軍手里塞,一邊說:“帶著路上解解渴”;小金花泣不成聲地為志愿軍唱著《搗米謠》。也有同學說,此時他們想說的話太多,激動地又說不出口,只是不住地擁抱,雖然沒說一句話,但是他們的心是相通的……
在此時,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入。此項訓練,不僅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訓練了學生的表達能力,也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他們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深厚感情。
六、提高閱讀速度,鼓勵學生多讀課外書,讓閱讀成為習慣
“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在一次北大舉行的寫作大賽啟動儀式上說:“語文高考最后要實現(xiàn)讓15%的人做不完!”這絕不是聳人聽聞,未來高考語文卷面的閱讀題量大量增加,“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現(xiàn)在是9000字,將來可能增加的一萬字?!边@就要求我們必須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怎樣提高閱讀速度呢?有研究表明,閱讀速度確實只不過是閱讀量積累的體現(xiàn)之一。隨著閱讀量的積累,學生不僅閱讀速度會提高,理解能力也會加強,所以提高了學生的閱讀量,自然也就提高了學生的閱讀速度。為此,我們要鼓勵學生大量閱讀,多讀課外書,讀好書,好讀書,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我們可以鼓勵學生讀名著,多讀名著既能提高孩子們的閱讀水平,又能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還能明白做人的道理。推薦學生讀國學經(jīng)典,從《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等啟蒙國學讀物學起,背誦積累一定量的古典詩詞,例如李白、杜甫、白居易、辛棄疾等名家的代表作,為初中的文言文學習奠定基礎(chǔ)。此外,向?qū)W生推薦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guān)的書籍。課外閱讀作為語文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可以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進行,選擇一些介紹輔助課內(nèi)學習的圖書資料。如上完《丑小鴨》《賣火柴的小女孩》,可向?qū)W生介紹《安徒生童話選》;學習了《爭吵》《卡羅納》,可引導學生讀一讀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學完《猴王出世》,可以向?qū)W生推薦吳承恩的《西游記》等等。這樣,既延伸了課堂教學,又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還養(yǎng)成了學生的閱讀習慣,擴大了閱讀量,提高了閱讀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