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情況之下,小學教師必須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科學合理的對英語教學現(xiàn)狀進行分析和總結。在了解實際的教學問題之后,深入地對當下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內(nèi)容進行全面創(chuàng)新,有效的利用生活化元素來開展小學英語教學。這樣才能使實際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能夠得到突破性的提升。
關鍵詞:生活化;小學英語;有效教學;策略
在實際的小學英語教學過程當中,部分的小學生雖然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之下掌握基礎的英語知識,但卻很難有效的將知識進行應用,更別提自主的利用英語的方式來進行溝通交流了?;诖?,為了有效的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教師需要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全面的優(yōu)化和整合,充分利用生活化元素來吸引學生的興趣。然后,進一步的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和整合,利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來深入開展小學英語教學。這樣才能夠為后續(xù)英語教學的深入開展營造輕松良好的教學氛圍
一、在小學英語當中引入生活教學內(nèi)容
受到區(qū)域環(huán)境和經(jīng)濟因素的影響,部分的學生在英語學習當中往往很難掌握單詞、語法、句型,更別提靈活的根據(jù)相關要求來進行應用了。因此,教師需要的教材進行深入的剖析和了解,充分發(fā)掘其中的趣味元素和生活元素,并對其進行有效的創(chuàng)新和整合。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充分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絡搜尋一些學生喜歡、且與教材有關的教學資源,學生的實際學習和生活入手,有針對性的應用一些生活教學內(nèi)容。借助多樣化教學素材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之后,再進一步的引導學生進行相關知識點的學習和探究。
例如,在進行“what is this?”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絡搜集一些學生熟悉的生活圖片,如門、椅子、窗戶、鉛筆、學校、貓咪、小鳥等,讓學生進行英語和圖片的對照觀察,全面加深學生對本章節(jié)內(nèi)容的印象。然后,教師再利用單詞卡來進行教學,引導學生掌握本章節(jié)的基礎知識。并讓學生收集生活當中常見的物品,和同學進行對話交流。如,“what is this?”,“This is a pencil.”,“This is a kitten.”,“Its a book.”等。也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利用英語來詢問物品,并進行相關的交流和討論。
二、在小學英語當中構建生活教學情境
小學階段學生的形象思維較為活躍,本身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相對較弱。基于此,教師就需要對英語課的教學方法進行全面綜合,在原有基礎上巧妙引入生動有趣的多媒體教學技術,充分利用圖片、聲音、視頻、動畫等元素的素材為學生構建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情境,結合學生的認知和理解,提出一些相關的英語問題,鼓勵學生從多層次、多角度來進行思考和探究。在這過程當中,教師還可以結合實際生活來的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指導,鼓勵學生不斷的進行探索和學習。這樣才能夠使學生在這段時間內(nèi)掌握豐富的小學英語知識。
例如,在進行“happy birthday!”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播放歌曲“happy birthday”,利用音樂情景來全面調動學生的情感共鳴。然后,讓學生回憶自己過生日的場景,并嘗試利用英語來進行描述。教師也可以事先準備相關的道具,在課堂上讓當日過生日的同學站起來。然后,提出問題:“Whose birthday is it?”,學生根據(jù)情景回答問題之后,教師再進一步的讓學生思考:“Whats your birthday like?”,“What kind of gift did you get for your birthday?”,讓學生利用準備的道具來模擬場景并進行相關的對話練習。也可以讓學生介紹自己是怎么過生日的,并用英語說說自己收到哪些生日禮物。以此來全面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學習能力。
三、在小學英語當中開展生活實踐活動
小學英語教師出來的課堂上為學生安排更多的討論交流空間之外,還必須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英語水平的差異,科學合理的利用小組合作學習來代替?zhèn)鹘y(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深入全面的開展小學英語分層教學。首先,教師可以通過溝通交流和測試的方式來了解班級當中學生的層次。然后,將6~8個學生劃分為同一個英語小組,并為小組學生安排相關的實踐活動,鼓勵每個學生踴躍參與到活動當中。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加強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實踐活動的關注及使留學生進行正確的教育和指導。這樣才能夠從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和小組合作學習能力。
例如,在進行“whats your name”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首先要讓學生模擬見面和分別時進行對話,并簡單的介紹自己,并對表現(xiàn)較好的小組學生進行鼓勵和表揚。然后,再進一步的引導學生利用英語來進行描述,并有效的解決學生學習過程當中存在的問題。然后,教師可以提出問題:“How do you say hello when you see someone else?”、“How did you introduce yourself?”,讓學生結合教學內(nèi)容和教師設置的場景來進行對話練習。如,“how are you?Im fine, thank you.”,“hello, Im Feifei...Hi, Im Nana.”,“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Yangyang. Im yangyang”.在學生掌握了教學方法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Im a policemen!”課堂游戲,要求小組當中的一個學生扮演警察,其他學生則扮演路人。讓扮演小警察的學生,利用英語來詢問路人的名字,并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相關的交流。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英語教師必須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觀念,將生活的內(nèi)容融入到課堂教學當中,引導和激勵學生主動的進行分析和思考。另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構建教學情境,詳細的進行相關知識點的分析和講解,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知識掌握程度。此外,還可以結合實際的課程教學情況為學生安排一系列的英語活動,激勵學生主動的進行探究和練習。這樣不僅能夠全面的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和英語素養(yǎng),同時也能夠為基于生活化的小學英語有效教學的深入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倪潭清.淺談小學英語教學的有效性策略[J].才智,2019(09):68-69.
[2]李奮弟.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小學英語情景教學[J].學周刊,2019(09):93.
[3]馬小寧.小學英語課堂有效教學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05):119-120.
[4]薛春.基于生活化的小學英語有效教學策略[J].名師在線,2016(10):36-37.
作者簡介
蘇華英(1978.07—),女,四川省宜賓市興文縣人,興文縣教師培訓與教學研究中心教研員,研究方向:小學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