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涵
摘 要:張愛玲的小說《色,戒》是反映處在動亂時期的情感故事小說,貫穿小說的情感線索折射出的內(nèi)在元素可理解為亂世里的畸形情感。本文以此為線索,展開分析描述,進而達到更好理解《色,戒》小說的效果。
關鍵詞:《色,戒》;畸形情感;兼評
《色,戒》中的故事發(fā)生在抗戰(zhàn)時期的上海、香港,本是女大學生的王佳芝與同學成立了“愛國鋤奸”的小集團,布下美人計意欲暗殺漢奸易先生。然而最終罪大惡極的漢奸活了下來,學生團體幾乎被一網(wǎng)打盡??此坪诎店幱舻?、不同于一般的光明正義打倒邪惡的主題的結局,卻是在情理之中,由多個因素推波助瀾,最終形成。其中,能使?jié)h奸易先生在最后關頭逃脫的關鍵性因素,莫過于王佳芝內(nèi)心情感的爆發(fā)。一句低聲的“快走”,放走了易先生,使整個計劃毀于一旦。
那么,已成功挺到最后關頭的女主人公王佳芝為何不顧大局,放走刺殺目標呢?她為何對易先生心軟了?筆者認為是在亂世中產(chǎn)生的畸形的情感,使王佳芝最終做出了違背自己原本立場的選擇。而這情感背后,與一系列情節(jié)設置是分不開的,所以下面就小說的情節(jié),談一談男女主人公之間的畸形感情。
作者張愛玲安排巧妙,別具匠心,在文章多處使用插敘,將一個執(zhí)行了長達兩年的計劃放到主時間軸—短短的一天半之內(nèi)交代清楚,小說中的現(xiàn)在時是已然到了刺殺易先生計劃實施的最后階段,大概從下午到晚上,從王佳芝與闊太太們不露聲色卻暗流涌動的牌局開始,到王佳芝與易先生相會、挑戒指,再到最終刺殺計劃失敗。在其中又插入了對之前發(fā)生事件的敘述,通過描寫女主角王佳芝一系列的思想、心理活動,交代了刺殺計劃的前因。后果則是在故事結尾處以易先生的角度敘述出來,讓讀者從男主人公的眼光看這一事件,也豐滿了易先生的形象。
故事開頭,女主角王佳芝加入的學生團體定下美人計,讓王佳芝假扮成商人的妻子接近易太太,近而以美色引誘易先生。在這一步上,愛國學生們成功了。王佳芝為此作出了犧牲,與嫖過妓女的同學梁閏生發(fā)生了關系,為的是更能取得易先生的信任。然而,佳芝作出的犧牲在并不牢靠的學生團體及風云變幻的局勢面前是不值得的,扮演闊太太的她與同學們漸行漸遠,不僅她自己感到懊悔,看不起自己,“不確定有沒有染上什么臟病”,同學們看她的眼神也多了幾分譏諷。王佳芝內(nèi)心開始變得空洞、寂寞。而恰好在此時,她與易先生有著緊密的關系,在情欲中,在一種為完成任務而行動的充實中,佳芝的情感有了寄托。她覺得,“每次跟老易在一起都像洗了個熱水澡”,而昔日的同學們有著可憎的眼光。至此,善惡黑白的判定在佳芝心里發(fā)生了變化,她開始懷疑、動搖,她開始偏向了易先生一方。
高潮部分在男女主人公挑選戒指時來臨。王佳芝知道刺殺即將展開,內(nèi)心極度緊張,看著身旁的老易,她覺得老易是愛她的,她不忍他被殺,親手毀掉了計劃。同時這也帶來了自己的滅亡,易先生脫險后下令封鎖,學生們都被抓起來槍斃了。王佳芝的任務宣告失敗。
本應死亡的一方未死,本計劃殺死對方的自己這方卻迎來覆滅,筆者覺得這也是小說的出人意料的一處地方。造成這種結局的直接原因便是王佳芝對易先生的感情,還有男性一方自保的心理。之所以說他們之間的感情畸形,是因為他們立場不同,一個是愛國的、關心國事的女大學生,一個是汪偽政府的,與日本人相勾結的特務,兩者是相對立的。然而,在王佳芝進行熟練的“演戲”時,她不由自主地對易先生產(chǎn)生了好感,她發(fā)現(xiàn)自己與易先生交往時可以得到快樂與滿足,或許有情欲的給予,或許是易先生對自己的欣賞的眼光。同時,她曾頗有好感的同學一方展露出人性的復雜性。同學們在她犧牲自己的身體甚至更多的時候,抱以不屑的目光。對于王佳芝,學生們將她完全當作了一個可利用的工具,對她的感受未抱以足夠的關心,這當中還蘊含著男女性的因素,在他們的小團體里,只有王佳芝和賴秀金兩個女生,男生占大多數(shù),且絕對處于領導地位。王佳芝作為美人計中的那個美人,被物化成了一個符號,成為學生們計劃中的誘餌,成為“色”。而這一切只讓佳芝覺得他們是偽善的,令人惡心。與此同時,她在易先生這里感受到了被重視的感覺,甚至有一點知己的感覺,而易先生亦是如此。他因佳芝的“色”而沉淪,一步步走向?qū)W生計劃好的陷阱,但他并非不知道佳芝的底細。他還是愛著王佳芝的。他承認有感情的存在。可他身為汪精衛(wèi)、周佛海的手下,自己深知不能也不許糊涂,不能讓“愛國學生刺殺漢奸”的事件發(fā)生。易先生在個人前途命運面前真正做到了“戒色”,不無情,也不是那個心狠手辣、職位節(jié)節(jié)高升的老易了……
這段感情的始終,圍繞了“色”與“戒”,易先生為王佳芝的“色”所短暫沉迷,最后做到了“戒”,狠下心來殺死了她,為著自己的立場,可以說是保全了自己。王佳芝則是選擇了“色”,選擇了情,她逾越了自己這個立場應遵守的原則,破了“戒”。從其初衷愛國鋤奸的意義上來說,她的愛是自私的,這段感情畸形扭曲,佳芝接近易先生本是抱著置其于死地的目的,但兩顆心卻是有些惺惺相惜。在喧囂世界以外的落寞中,他們把握住對方,在精神層面得到了一種慰藉。個人的用情深淺,在精彩落幕時讓觀眾看了個清清楚楚。
大時代下,他們的人生軌跡相交了,命運安排下,他們相遇了。時代、身份的原因,他們之間產(chǎn)生的感情無處安放,這注定是一場悲劇。
參考文獻
[1]劉慧娟.女性主義視角下的《色·戒》,戲劇之家[J],2019.
[2]李解,王美萱.色難當頭,靈與肉的焦灼——以張愛玲《色,戒》為內(nèi)涵透析,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J],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