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琴
摘要:為了使基礎薄弱的學生在讀后續(xù)寫中有所寫,我們可以重點練習學生的仿寫能力??荚囘^程中借鑒原文的語法結(jié)構(gòu)和語言。同時提高學生的語言輸出能力。
關鍵詞:高考改革;讀后續(xù)寫;借鑒結(jié)構(gòu)和語言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29-0122-01
自2017年浙江省高考改革以來,對于英語高考題型解題技巧的探究如火如荼地展開著。英語新高考由以下題型構(gòu)成:聽力,閱讀理解,完形填空,語法填空和寫作。題型中的寫作題也有了重大的改革。寫作由兩部分組成:應用文寫作和讀后續(xù)寫或概要寫作。后者的兩種形式在不同考次不定期交替使用?!镀胀ǜ叩葘W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英語科考試說明》中有明確說明,以下是對讀后續(xù)寫的說明:讀后續(xù)寫。提供一段350詞以內(nèi)的語言材料,要求考生依據(jù)該材料內(nèi)容、所給段落開頭語和所標示關鍵詞進行續(xù)寫(150詞左右),將其發(fā)展成一篇與給定材料有邏輯銜接、情節(jié)和結(jié)構(gòu)完整的短文。閱卷時將主要考慮以下內(nèi)容:(1)與所給短文及段落開頭語的銜接程度;(2)內(nèi)容的豐富性和對所給關鍵詞語的覆蓋情況。(3)應用語法結(jié)構(gòu)和詞匯的豐富性和準確性。(4)上下文的連貫性。
可見,讀后續(xù)寫這一題型是一種把閱讀和寫作緊密結(jié)合的考查方式,考查學生的內(nèi)容構(gòu)思、情節(jié)銜接的能力,注重培養(yǎng)和考查學生的語言輸出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增加故事型的文章的閱讀的賞析和段落背誦及故事續(xù)寫類主題文章的大范圍練習。而對于一些英語基礎較薄弱的學生來說,寫這樣的作文就比較吃力。應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們也是絞盡腦汁。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把問題細化,一個一個的解決,課堂上分層次地教學,盡量使每一位學生能有所寫,使基礎相對較好的學生能寫出比較出色的文章。
英語基礎薄弱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是:由于詞匯量有限,所識得的句子結(jié)構(gòu)有限,導致他們很難使作文的句子結(jié)構(gòu)豐富起來。應對這個問題,我們就可以充分地利用試卷本身。
鑒于對考試說明中閱卷考慮內(nèi)容中的第一點的理解,我們在寫續(xù)寫的時候要注意習作與原始文本的貼合度,語氣和結(jié)構(gòu)與原文的相似度,因此我們首先可以借鑒讀后續(xù)寫原文中的結(jié)構(gòu)或語言。以2017年11月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浙江卷)的讀后續(xù)寫為例。
該試卷的讀后續(xù)寫原文講的是一個健忘但富有愛心且友好的媽媽的故事。文章第一段總述了作者的媽媽是一個健忘但富有愛心、友好的人,她的這些性格特點在作者一家的一次出游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第二段敘述作者一家準備開車去看望祖父母并欣賞沿路風景,作者和自己的兄弟David向伙伴們告別,但一家人在出發(fā)兩小時后又返回來拿東西,這是媽媽健忘的表現(xiàn)之一。第三段敘述了媽媽健忘的表現(xiàn)之二:當爸爸睡著,由媽媽駕車的時候,作者和David怕媽媽把他們落下,因此去加油站的衛(wèi)生間時必須要留一個人放哨才行。第四段敘述了在作者一家出行幾天后的某個晚上,由于找不到有空房間的酒店,媽媽提出找一個陌生人的后院搭建帳篷暫住一晚的提議,但被作者他們否定了。這體現(xiàn)了媽媽友善、可愛的性格特點。給出的兩段開頭分別是:(1)第二天我們想起了我們攜帶的嶄新的帳篷;(2)我們開車駛過了幾個州,沿路上欣賞了無數(shù)美景。
閱讀原文時,我們發(fā)現(xiàn)本文語言比較樸實,沒有特別華麗的語言。但是我們?nèi)阅苷业揭恍┛梢越梃b的結(jié)構(gòu),比如:
(1)定于從句的使用:
①One strange family trip we took when I was eleven tells a lot about her.
本句中的定于從句,以及tell表示“顯示,說明”的意思的用法。
②On the fourth or fifth night, we had
trouble finding a hotel with a vacancy.
(2)反問句式的使用:
Why didnt we find a house with a likely —— looking backyard and ask if we could set up
tent there?
(3)破折號的使用。
...all because of my mother —— loving,
sweet, yet absent- minded and forgetful...
(4)語言的借鑒。
be filled
with
To our great relief,...
媽媽的健忘是貫穿全文的一條重要線索。第一段已給出的第一句話是:The next day we remembered the brand- new tent we brought with us. 第二段的第一句是:We drove through several states and saw lots of sights along the way. 根據(jù)這句話的語氣大概可以判斷出他們之前的旅行經(jīng)歷是比較愉快的。從這里也可以判斷出上一段的情節(jié)安排是比較輕松愉快的,大家并沒有因為父親不見了而手足無措。
結(jié)合開頭和健忘這一重要線索,我們發(fā)現(xiàn),第一段可以圍繞帳篷(tent)一詞展開情節(jié)。假設要求寫的第一段的情節(jié)為由于媽媽的健忘,爸爸被丟了。而我們又無處可住只能在路邊搭起帳篷等爸爸。借鑒原文結(jié)構(gòu)和語言,結(jié)合情節(jié)預設,可以有這樣的表達:
(1)Mom ——lost and fearful, decided to camp near the road waiting for Dad. 或者Mom
who was lost and fearful, decided to camp near the road waiting for Dad.
(2)“Why dont we camp near the road to wait for your Dad?”
(3)Mom
embraced us tightly singing a smooth song as we were fill with fear.
第二段也可以借鑒原文的句型或語言,依樣畫葫蘆。比如:
(1)Mom s laughter, which accompanied us
along the way, never faded away in my memory.
(2)To our great delight,
we finally met poor Dad in our destination.
要想學生在考試時靈活運用原文的句子結(jié)構(gòu)和語言表達,我們在平時教學過程中就要有意識地加入相應的練習。在上閱讀課,語言點講解等課的時候,都可以穿插入仿寫的環(huán)節(jié)。例如Book3 Unit3 中有一句The fact is that I earned my passage by working as an unpaid hand, which accounts for my appearance. 事實上我靠做義工來頂替船費, 這就是我衣冠不整的原因了。仿寫: 事實上我是放了學才回家, 說明我沒缺席。The fact was that I didnt go home until school was over, which accounted for my presence. 這樣不僅讓學生更好的理解了account
for的含義,也能提高學生用英語完整地表達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考試中心《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英語科考試說明》高等教育出版社,第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