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盼盼
摘要:眾所周知,小學語文是小學最重要的一門學科,二作文一向都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nèi)容,學生需要構(gòu)建思路,組織語言,然后正確的表達出來,這樣才能寫出好的文章。但是就目前的語文作文教學狀況來看,學生的作文大多數(shù)都是空話、套話,按照固定的模式來進行寫作,出現(xiàn)了千篇一律的現(xiàn)象,根本沒有自身的特點,缺乏寫作個性。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寫作;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29-0092-01
小學寫作教學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忽視了對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為盡快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通常會實行模板式的訓練方法,即在平時課堂教學中不重視對學生的寫作訓練,考試前才開展針對寫作技巧的突擊訓練,或者是讓學生死記硬背幾篇范文和寫作格式。處于這樣的教學范圍下,學生很難真正學到寫作方法,寫出的文章也必然是千篇一律、毫無個性的,并缺乏自己的真情實感。小學生由于年齡尚小,缺乏足夠的人生閱歷,心智還處于不斷發(fā)育的階段。為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只有讓學生加強閱讀。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能夠逐步掌握到更多的知識與道路,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然而從目前語文寫作教學來看,學生不重視對學生的閱讀訓練,學生難以積累到足夠的課外閱讀知識,對學生的寫作思路產(chǎn)生了抑制作用。
1.教師指導很重要
在寫作過程中教師要做好指導作用。小學生的天賦都是很高的,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挖掘。首先,通過對學生的細心觀察和指導,我們就會明白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觀察能力。這時我們需要引導學生利用好自己的觀察能力,細心地觀察著周圍的任何事物,除了指導細心觀察外,最重要的還是在講作文時的方法指導。我們現(xiàn)行教材的每篇課文都是很優(yōu)秀的范文,都是我們模仿的好材料。在對課文精心講解時,要指導學生看看作者是如何構(gòu)思、如何聯(lián)系生活的,然后和學生共同分析得出有規(guī)律性的東西,可以做些仿寫和縮寫的小作文鞏固課文效果,掌握寫作手法。再有,要求每個學生要有自己的積累本子,包括課內(nèi)和課外的優(yōu)美語句的積累,增加自己的素材內(nèi)存和豐富輸出的質(zhì)量。
2.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前提。在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給學生規(guī)定了具體的寫作時間、寫作主題和寫作題目,除了這幾點,再也沒有與學生進行過多的交流。長此以往,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被扼殺,寫出的文章大多是無病呻吟,毫無章法可言。因此,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應該把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作為重點教學目標,在提高學生寫作興趣的基礎(chǔ)上,講解具體的寫作技巧和寫作方法。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小學生具有極強的模仿性和強烈的表演欲望,所以,在寫作過程中,教師需要創(chuàng)設具體的情境,讓學生模仿著寫作。除了創(chuàng)設具體的表演情境,教師還可以創(chuàng)設音圖情境,通過音樂和圖片的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此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快樂作文,提高作文教學效率。教師還可以通過鼓勵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教師側(cè)重鼓勵可以增強小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要在學生的作文中看到閃光點和優(yōu)點,讓學生得到成功的體驗。小學生層次性比較明顯,對于一些差生,教師不可以做太高的要求,應該引導差生一步一步的進步,認真觀察學生寫的作文,對寫的好的句子和詞語用紅筆勾畫出來,并且給予評語,增強他們的信心,讓他們愿意不斷的努力。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布置作文的形式,喚起學生的寫作欲望。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具體的作文布置形式,用反問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如應該從哪方面考慮文章的內(nèi)容?選取何種類型的素材?通過提問可以調(diào)動學生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從而引導學生快樂寫作。
3.積累寫作素材
學生需要積累的大量語言材料與作文素材。語言材料與作文素材一個是從生活中獲取,另一個是從閱讀中得到,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在小學生每天20分鐘的午間讀報和自由組合的課外閱讀興趣小組活動的氛圍環(huán)境下,教師應鼓勵學生多寫讀書筆記,勤做閱讀卡片,同時對讀書筆記做評議。這樣做的目的不但能夠有效了解學生課外閱讀的情況,鞏固閱讀的成果,而且能夠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促進課外閱讀工作的不斷推進。而且,寫作并不是單純的讀書筆記寫作,還包括和學生年齡相適應的體裁,如兒童詩歌、童話故事、隨筆等等。而要想寫出有模有樣的作品,是不能夠離開豐富的課外閱讀積累閱讀寫作的。人腦的學習內(nèi)存大小,決定了其是否有豐富的思維。如果一個人毫無知識儲備,自然無法寫出聲情并茂、文采斐然的文章。學生認真進行課外閱讀,將自己喜歡的文字、內(nèi)容摘抄并且收集起來,久而久之,就能夠深化對閱讀材料的印象與理解,不但拓寬了學生的學習面,而且也培養(yǎng)了閱讀能力的提升。材料積累的一項良好方式就是閱讀,可以使學生有豐富的寫作材料。其實,作文寫作過程也就是豐富的素材進行組成的過程。閱讀能夠有效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尤其是當下大肆宣揚減負的情況下,學生有了更多的課外自習時間,豐富其課外生活就顯得特別重要。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到課外閱讀上,那么學生的課下就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做了。學生課外積累的知識多了,寫作過程中的底氣也就更足了。
4.完善作文評改
完善作文評改,以往的作文教學中,教師往往自己批改學生的作文,在作文本上留下寥寥數(shù)句評語供學生參考。這種方法固然讓教師了解和掌握了學生作文的實際情況,卻不利于學生改正自己的缺點。對此,我們必須優(yōu)化作文評改方式,指導學生修改、互改作文,從而讓學生通過修改提高自身作文能力。
綜上所述,作文在小學語文學科中尤為重要,所以要求教師要對寫作教學加以重視,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開展課外閱讀促進學生寫作素材的積累,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