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俊
摘 要:教師的愛是陽光,溫暖每個孩子的心,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只有愛學生,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對有障礙的學生,更應(yīng)該如此,讓愛成為教育的主體。
關(guān)鍵詞:愛;關(guān)懷;教育;集體
“讓教育充滿愛”,愛學生,是一個好教師的基本素質(zhì)。教育有了愛,才能培養(yǎng)出有愛心的學生和愛的班集體,才能讓學生在愛的環(huán)境中快樂的成長。二十多年的教育工作實踐告訴我,愛是教育的主旋律,有了這個旋律不僅有助于對班級的管理,同時促進教育教學的有利發(fā)展。
一、敞開心扉關(guān)愛特殊群體
我們每個人都有受教育的權(quán)利和義務(wù),那些先天有缺陷或者后天有障礙的兒童,更需要家長、老師、同學、社會的關(guān)愛。她們也該是天真浪漫的年齡,也該擁有同齡人的歡聲笑語、也該擁有背著書包走進校園的平等權(quán)利。我通過開展主題班會,教育同學們平等的對待陳某,多一點關(guān)愛、寬容和豁達,讓他感受到同學們的友好,班級大家庭的溫暖。用愛的語言和行動去接納他、幫助他、關(guān)心他,而不是嘲弄他、譏諷他、用悲憫的眼光憐憫他,從心底里認可陳某是我們班集體的一員,和他一起學習、一起玩耍,一起進步。在班會課上,我讓孩子們暢所欲言,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其中有個孩子說:“我們應(yīng)該給予陳某更多的關(guān)心和愛護,因為他的家人已經(jīng)很難過了,我們不應(yīng)該雪上加霜””;還有學生說:“造成這種情況也不是她們愿意的,但事已至此,我們應(yīng)想辦法減輕她們的痛苦…….”,個別孩子的發(fā)言,引起了大家的共鳴,看到大家七嘴八舌,熱火朝天的討論,我知道,這堂課,不僅幫助了陳某,同時也幫助了孩子們,讓她們明白,只有心中充滿愛,才會成為一個善良的人,品德高尚的人,才能指引自己人生前進的方向。
二、傾注愛心增強凝聚力
在我的引導下,同學們很快的接納了陳某,平靜的接受了班上這個“不一樣的同學”,班上的班干部還組建了一支“幫扶小分隊”,輪流幫助、照顧他。比如:放學了,陳某的家長來晚了接時,班上總會有幾個同學留下來陪著他,與他一起玩手工、粘土,一直等到他父母來接;到食堂就餐時,有同學幫他拿餐盤、盛飯,帶他到指定的區(qū)域就餐;體育課上雖然他什么也不會,只能呆站在一邊,但同學們不忍心冷落他,讓他做最簡單撿球的事,這也讓他高興得手足舞蹈;甚至在他有時小便失禁,尿濕了褲子時,同學們也沒有笑話他,急急忙忙跑來告訴我,讓我給他家人打電話……。一股愛的清泉在班級里流淌,幫助陳某是我們班集體共同的目標,這個目標換化成“愛”的主旋律,將我們班的同學緊緊團結(jié)在一起。我很慶幸留下了這個孩子,不僅僅是滿足了他母親的愿望,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促進了班級的管理,教學的開展;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學生的“愛心”、“耐心”、“同比心”,讓孩子們從小成為一個善良的人、愛幫助人的人、具有優(yōu)良品質(zhì)的人,這對孩子們的成長是終身受益。
三、用愛包容學會與人相處
陳某畢竟是一個智力有障礙的孩子,雖然沒有過激的行為,但上課的表現(xiàn)和與同學們相處的方式還是有些不同,例如:當大家都安安靜靜在上課聽講時,他會突然吼叫一聲,打斷了老師的思路,影響了教學;他沒有課堂的觀念,只顧在自己座位上趴著、蹲著,玩弄自己手中的東西,時不時的教室后面的空位走上兩步,沉靜在自己的世界里;與同學相處時,高興的時候他會緊緊抱住你,不高興時他會跺腳吼你......,這些偏激的舉動讓有些孩子還是有些不適應(yīng)。不適應(yīng)表現(xiàn)得最為突出的是班上的楊某,他不喜歡和陳某呆在一起,陳某善意的一個撫摸動作,他會認為是打他,對他的不敬;就連上課的時候他也特別的留意關(guān)注他,陳某發(fā)出的一個細微聲響,他都會特別緊張,不能注意力集中的學習。針對此,我多次找陳某談話,對他進行心理疏導,讓他嘗試著學會與不同性格、特質(zhì)的人進行相處。告訴他,每個人都有優(yōu)點和缺點,都不是完美的人,但都有自己獨特的內(nèi)心世界,要學會去發(fā)現(xiàn)對方的優(yōu)點,包容對方的缺點,用平等的、善意的心態(tài)去溝通、交流。當你放松心態(tài)、直面對方的不足時,你會發(fā)現(xiàn)對方的缺點被自己放大了,原來相處也不是那么困難的一件事。除了私下里開導以為,在教學中,我不斷的滲透愛的教育:在上四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第一單元第一課《我們都是獨特的》課程中,我就結(jié)合班上的情況,讓孩子們討論,為什么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班上哪些同學做的什么事情讓你的印象最深刻?如何與性格、個性、習慣等不同的人溝通交流?班上哪些同學最特別?通過大家激烈的討論,在小組匯報時,沒想到,同學們說得最多的就是陳某。有同學說:“陳某看上去好像什么都不懂,但他很有愛心,班上有同學鬧矛盾時,他會去勸生氣的同學,用手撫摸他,含糊的邊撫摸邊說‘不生氣,或者硬把兩個鬧矛盾的同學的手拉在一起,直到他們和解笑了為止”。還有同學說:“班上有同學受傷或流鼻血時,第一個拿出紙巾來照顧的一定是陳某,他會邊撫摸同學邊含糊的說‘我來吧,并帶同學到衛(wèi)生間去清理”。
通過教學的引導和私下的開導,讓楊某深深感受到了同學們對陳某的認可。原來陳某也有那么多優(yōu)點,只是平時自己太過于關(guān)注他的缺點,放大他的不足,才會給自己帶來困惑。只有放下自我,用愛心溫暖和包容他人,才會與各種不同特點的人相處平和融洽,現(xiàn)在的楊某早已和陳某成為了好朋友,經(jīng)常看到他們在一起玩耍的身影。
四、結(jié)束語
而今的楊某已是班上同學們最好的搭檔和朋友。同學們中午去食堂就餐,擋門的是他;哪位同學掉了鉛筆,找不到了,只要給他說一聲,不管多久他總會把長短不一的鉛筆頭放到你手上;放學了,留下來陪同學最后一個離開的是他.;外出運動關(guān)門、關(guān)窗、關(guān)燈的還是他......,盡管他還是那么不善言語、神情木訥,但同學們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喜歡叫上他,他已經(jīng)深深的融入到這個班級里,融入到同學們的學習生活中。
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熱愛學生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對后進生,我們要多鼓勵、表揚和感化;對特殊的孩子,我們更要傾注更多的“親情”,如春風化雨般滋潤孩子的心田。通過“愛”培養(yǎng)學生的品德、增強班級的凝聚力、促進教學相長,讓“愛”成為教育的主旋律,為孩子們彈奏出動人的音符,譜寫出一首首壯麗的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