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勇
摘 要: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fā)展。教師在以往中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已經(jīng)于新時代的教育理念不相符了。行為導向教學成為了高職在教學改革時新興的一種教學方法。本文主要就行為導向教學應用于高職計算機網(wǎng)絡技術課程的策略以及行為導向法在教學中的意義進行了探討和分析。
關鍵詞:行為導向教學;高職;計算機網(wǎng)絡技術課程
行為導向這種教學法來源于德國,這種教學方法的實行是對以往教學模式的一次大改革,中國相當一部分學校已經(jīng)實行這種教學方法了。行為導向法在教學中的采用能快速有效的提高高職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能力,目前在教學中實行行為導向法已經(jīng)作為一種主流形式存在于我國的高職教育的教育理念中了,行為導向即行動導向,在高職教學中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是學生占主體地位,教師只起到引導的作用。
一、行為導向教學的意義
這種教學模式的實行有利于教師根據(jù)每位同學的特點對他們的學習狀況進行分析,以及培養(yǎng)他們獨立思考學會自己解決難題的能力。在采用這種教學方法時,教師會分配給每個學生他們需要完成的任務,并根據(jù)不同同學的特點對他們加以引導幫助他們完成任務,學生在想盡辦法完成教師布置的小任務的同時也完成了知識的接受,并且學生們會在實踐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程度,使他們能通過多次反復的實踐活動達到更加理性看待問題的目的。在這些教學過程中既能完美的達到教學目標,又能從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學效率。
二、行為導向教學的應用策略
(一)課前準備工作要做好
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教師都會提前進行備課,準備上課時用的課件,可是在大部分教師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是一味給學生灌輸本節(jié)課需要他們掌握的知識,可想而知,這樣的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程度會是怎樣的。但行為導向法不是這樣的,他所提倡的是教師在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基礎上,在授課前就將下節(jié)課需要講的內(nèi)容分成一個個的小任務,以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教師不僅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設計合理的教學情境和過程等,還需要積極準備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材料,做到了解每位同學的實際學習情況。對學生可能在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預判以及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法,做好學生在學習上的引導者。
上文了解了教師的課前準備工作,那么學生在課前應該做哪些準備工作呢。首先學生要在課前做好預習工作,課前必要的預習工作是課堂順利進行的基礎,學生的與預習方向把握住教師留的小任務基本上就可以了,學生在嘗試完成教師留下的小任務時,如果遇到了難題,可以通過查閱相關的課外資料以及咨詢教師,學生有時候會不太想向教師求助,這時也可以同學之間互相討論商量解決。
(二)課堂時間利用好
如果學生和教師已經(jīng)在課下進行了充分的準備,相信在課堂的教學中同學們的積極性一定可以被調(diào)動起來。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例如,教師在教學中的課堂演示環(huán)節(jié)中,引導大家進行討論學習。在計算機網(wǎng)絡技術課堂中,讓學生在了解了任務的前提下,帶著任務在教師的講解中找到問題的答案,在自我摸索中掌握新知識,并將學過的舊知識與剛掌握的新知識結(jié)合合起來,對兩者進行區(qū)分。這種教師在引導同學們嘗試著在電腦上自己進行操作,在自己的嘗試中尋找到正確的方法。其次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抽查演示,在學生操作的過程中教師要認真觀察他們的每一步操作,適當?shù)慕o予評價和鼓勵,這樣被抽到的學生極不僅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發(fā)現(xiàn)并改正自己的不足,而且沒被抽到的同學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發(fā)現(xiàn)他人的不足,以避免自己發(fā)生同種情況。在被抽到的同學演示完后,教師可以鼓勵他們對他們的操作進行總結(jié),學生的發(fā)言能很快的活躍課堂氛圍的同時還提高了同學們的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
最后,學生要改變在學習中單打獨斗的思想,與他人進行合作討論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學生可以將在課堂里通過教師講解還沒聽明白的部分,拿出來進行小組討論。教師在這時可以對每個小組的討論進行適當?shù)闹笇?,總結(jié)出學生在學習中共同的難點,并對這些共同的難點向?qū)W生進行著重講解,樓主討論解決問題的方式,不僅能提高學生的社交能力,還能讓更多的學生在討論中完成知識匯總,實現(xiàn)知識共享。
(三)課后總結(jié)要做好
學生們只在課堂上進行學習對于知識點的掌握是不夠的,需要他們在課后對知識點進行總結(jié)和歸納,建立起自己的知識框架。在學生自己進行梳理后,再由教師進行補充,這樣便能使學生更加完整地掌握學習的新知識。教師可以在課后與學生談話,鼓勵更多的學生勇于在課堂上發(fā)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學生在課堂上的發(fā)言,不僅鍛煉和提升了他們的表達能力,也為他們積極參與到下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中打下基礎。
結(jié)束語
總而言之,行為導向法在現(xiàn)代教學中是一種新興的有效的教學手段。這種教學的方法與傳統(tǒng)教學不一樣的是,它讓學生脫離了枯燥呆板的課本,并且使學生在課堂中的思維活躍了起來,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有助于學生提高解決難題的能力,掌握解決難題的方法。教師在采用這種教學手段時,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占主體地位,這不僅極大地烘托了良好的課堂氛圍,還提高了高職的計算機網(wǎng)絡技術課程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劉波.行為導向教學法在高職計算機網(wǎng)絡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職業(yè),2018,(35):83-84.
[2]張玉珺.論高職計算機網(wǎng)絡教學中行為導向法的應用[J].山東工業(yè)技術,2015,(2):303-303.
[3]麻悅.淺談行為導向教學法在高職計算機網(wǎng)絡技術課程中的應用[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6,(1):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