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賽
摘 要:在當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勢下,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是教育部門的首要任務,而美術就是一門提高學生審美素質的科目,對于學生來說,美術是感知美的過程,而農村地區(qū)學生由于限制因素,對于美術學習方法不到位。本篇文章就如何通過多媒體提高農村初中生的美術欣賞素養(yǎng)做出探討。
關鍵詞:多媒體;農村;初中美術
對于農村學生來說,美術教育在學習方式上有著很明顯的弊端和局限性。美術課程是一門想象和現實相結合的課程,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具有抽象性的,農村學生由于家庭環(huán)境,地理位置等因素,沒有一個很好的美術學習基礎,缺乏美術興趣的培養(yǎng)。同城里學生相比,農村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和條件來開發(fā)自身的美術細胞,提高欣賞水平,例如參加一些畫展,觀看一些美術知識講座,這對于農村學生來說是奢侈而難以實現的。而初中生正處于少年期與青春期過渡的階段,這對于教師來說,首要任務便是如何改變農村初中生的學習條件,使其提高對于美術欣賞的素養(yǎng)。
一、利用多媒體提高農村初中學生美術欣賞素養(yǎng)的優(yōu)點
多媒體使現代社會經濟科技領域快速發(fā)展下的產物,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大大提高了教學水平,現今,大部分學校都已引進多媒體教學,在課堂上通過多種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對于農村初中學生來說,條件的落后導致了學生部分思想水平的落后,尤其是美術方面,學生對其沒有一個正確的認知,沒有充分了解到美術學習的重要性,同樣也缺少提高欣賞水平的途徑,而在美術教學中加入多媒體對學生各方面來說都有很大的好處。首先,學生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美術作品這種生動的課堂體驗激發(fā)起學生對于美術的好奇心理,另外,多媒體還可以幫助學生親自動手感受美術中色彩的運用,改變了以往課堂上單純理論知識的枯燥性。同時,多媒體還可以讓學生了解到美術各種方式的教學,不僅僅是繪畫作品,通過這些學生平時接觸不到的美術作品來提升農村學生的欣賞素養(yǎng),培養(yǎng)他們對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從而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能力。
二、利用多媒體提高農村初中學生美術欣賞素養(yǎng)的具體方法
1、制作教學PPT,激發(fā)學生課堂學習興趣
教師在課程開始前,可以提前準備相關內容,將所學知識內容的背景和與其有關的美術作品制作到教學PPT中能夠,教學PPT是一種新形勢下的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的板書式教學不同,PPT是一種新媒體教學,它通過對于電腦幻燈片的制作,形成一個完整的課程體系,所學內容都在PPT中顯示出來,由于其利用互聯網的優(yōu)勢性,教師在PPT中可以加入課本中未表達出來的相關知識內容,充實學生的視野,在圖片和視頻中提升學生的欣賞水平。例如,在《欣賞中國民間美術作品》這一章節(jié)中,教師可以在網上尋找民間藝術的作品圖片,并且深入挖掘這些作品背后的故事以及作者的相關事例,從作品背后入手,帶領學生們感知作品的現實意義,理解作品的內涵,從而達到對民間美術作品的欣賞能力。PPT制作完成后在課堂上進行播放,教師隨著PPT教學課件來吸引學生注意力,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感受美術帶來的樂趣,正是因為有了興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對于美術中的欣賞素養(yǎng),達到教學目的。
2、將“美術館”引進課堂,建立藝術欣賞活動
對于城市學生而言,美術館,畫展是父母經常帶領游玩的地方,在這些地方,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欣賞水平,還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對于世間萬物的認知有一個最初的啟蒙。但是在農村中,由于各種條件的受限,學生并不能享受到這種提高鑒賞能力的活動方式,現在,通過多媒體互聯網這些手段,教師可以將“美術館”搬到課堂中,大大的降低了這種限制性。教師可以在網上下載美術圖片,視頻,還可以下載作品的講解內容,讓學生突破環(huán)境的局限,感受到多種類型的美術作品帶來的內涵,在此過程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審美水平,增強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樂趣,讓學生感受到了平時接觸不到的事物,達到了美術學習的目的。例如,在《欣賞外國優(yōu)秀美術作品》這一章節(jié)中,學生一般平時是接觸不到外國優(yōu)秀美術作品的,這就需要教師在網上查找相關資料,借鑒美術館中放置的國外作品,將作品按照時間順序排列起來,并為其配上生動的解說視頻和文字,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通過國外的歷史發(fā)展來感受美術作品在不同時間內的不同表現形式,以特定的氛圍來提高學生的美術欣賞素養(yǎng)。
3、通過計算機讓學生參與進來
在進行美術教學過程中,也可以通過電腦畫圖等模式讓學生參與進來,切實感受美術的魅力。教師可以改變上課位置,在微機室進行教學,保證每個學生都可以進行計算機操作,在計算機中找到電腦畫圖這一工具,通過讓學生進行動手操作來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水平。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對于某一圖片進行色彩填充,對同一圖片進行不同色調的研究,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藝術欣賞水平的效果。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充分體驗到美術作品的多樣性和不同性,提高審美體驗,將抽象的美術形式轉換為實際方式,讓學生在參與中進行美術的學習。例如,在卡通繪畫教學中,傳統(tǒng)教學模式僅僅讓學生通過課本上的卡通圖片來進行理解,但是新媒體環(huán)境下,卡通漫畫的操作可以在計算機上進行實際操作,教師可以觀察學生的繪畫過程,通過學生對于色彩,線條的應用情況來判斷學生的美術細胞,針對性的像學生提出建議,有的學生通過夸張性的畫法來體現人物的心理特征,對于此,教師也應該及時鼓勵學生,美術的作品形式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概念,只要學生理解其意義,在作品中加入對事物的理解,就是一幅優(yōu)秀的美術作品,學生對于美術的欣賞范圍也會隨之提高。
三、結語
對于農村初中生來說,條件因素的限制并不能阻礙學生對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在當前社會下,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美術觀念,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美術欣賞素養(yǎng)的最終目的,培養(yǎng)學生的全面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程佳.初中美術教學與多媒體技術的有機融合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9(14):136-137.
[2]吳雁斌.初中美術山水畫欣賞情境教學策略探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8(20):101.
[3]鄭小英.多媒體輔助教學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8(1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