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航航
摘 ?要:數學是一門極具綜合性、實用性、抽象性的學科,在數學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數學課堂發(fā)生了深刻變革,構建以發(fā)展學生數學素養(yǎng)為核心的“高效課堂”成為每個數學教師賴以追求的目標,而如何實現這一目標則成為當前數學教學的主要任務?;诖耍P者將從“問題導入、掌握學習方法、提高應用能力”三個角度入手,具體闡述如何進一步優(yōu)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以拋磚引玉。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數學能力
數學在小學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學好數學,不僅能夠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而且能夠讓學生以數學知識和技能更好地指導生活實踐,提高自身問題解決的能力。而從以往的教學實踐來看,數學相比其他學科,在學科性質上具有明顯的抽象性,再加上教師在教學方法上的滯后性,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日益低下。值得慶幸的是,新課改理念的實施為教學帶來了新的契機,既豐富了課堂教學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了學生濃厚的數學學習興趣。但課堂教學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對于易情緒化的小學生來說,只有不斷優(yōu)化,才能讓學生始終保持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因此,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優(yōu)化課堂教學,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就顯得格外重要。一方面,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第一責任人,要深入研讀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充分把握教學時機,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體驗;另一方面,也要以學生現有數學能力為基礎,注重知識之間的有機聯系,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數學思想方法,從而逐步提高自身的數學素養(yǎng)。
一、問題導入
沒有問題參與的課堂肯定不是數學課堂。一個科學、合理的問題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探究欲望,并引導學生在問題探究中逐步形成問題意識,促進數學思維的發(fā)展。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以教材為基礎,通過合理的問題來激發(fā)學生的認知沖突或質疑心理,從而讓學生帶著這份對知識的渴望進入到學習活動中去。
例如,在教學“三位數乘兩位數”這一課內容時,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我會以問題教學法來輔助教學。首先,我會讓學生舊知識進行導入,如,快到中秋了,我去買月餅,一斤40元,假如我買了15斤,那么我一共花了多少錢呢?讓學生理清題意,找出題中的已知量和所求量,并列出算式進行計算,以此來讓學生回顧舊知識。接著,我會以問題來加以引導:如果我乘火車回家,從北京到上海用15個小時,火車一小時135千米,那么兩地之間距離有多少千米呢?再讓學生列出算式,并與之前算式進行對比,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的。之后,我會讓學生在課堂上嘗試自主計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在學生計算的過程中,我會加以巡視,收集學生不同的算法,并在課堂上進行統一講解,從而鞏固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通過這樣的導入,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有利于學生建立對某一知識點的系統認識。
二、掌握學習方法
學習方法是獲取知識的“萬能鑰匙”,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何況對于數學學習這份兼具的任務呢?沒有方法,何以致遠。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不但要讓學生“學會”知識,更要讓其“會學”,引導學生在探究中掌握數學學習方法,并能夠從中提取一定的數學思想,從而為進一步深入學習和運用數學知識奠定基礎。
例如,在教學“多邊形面積”這一課內容時,為了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我會在教學中滲透一定的數學思想方法。首先,我會以問題情境進行導入,出示一個長方形草坪和一個平行四邊形草坪,標上數值,讓學生分別計算它們的面積,通過計算長方形面積讓學生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展開積極思考。之后,我會利用方格圖來讓學生數一數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所占的格子數,并引導學生提出假設“如果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等于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則它們的面積相等?!边M而,引入割補法,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展開深入探究,自己制作一個平行四邊形,并沿著它的高剪下,得到一個長方形和兩個直角三角形,再與之前的長方形進行對比,從而驗證自己的假設。最后,總結學習過程,寫出公式。通過這樣的方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運用轉化的思考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三、提高應用能力
數學概念、定理、規(guī)律、公式等均是通過實際問題抽象出來的,換句話說,數學知識源于生活,終歸也要用于生活。而“用于生活”則充分考驗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從生活實例中引導學生對其中的數學元素加以概括,體驗知識生成的過程,同時,也要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提高自身的應用意識和能力。
例如,在教學“扇形統計圖”這一課內容時,為了提高學生數學能力,我會以生活教學法來輔助教學。首先,我會讓學生以生活為參考,根據教材自主總結扇形統計圖在生活中的應用范圍,之后,對比條形統計圖,分析它們之間的異同,加深認識,并形成一定的統計思想。進而,我會為學生布置生活化作業(yè),讓學生自主尋找生活案例,制作扇形統計圖,并在課堂上展開分析。通過這樣的方法,讓學生認識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自身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對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是非常重要的。但也需要明確的一點是,數學學習本身就是一個漫長且艱辛的過程,對于教師而言,既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恒心,也要有敢于試錯的勇氣,從而保證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為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邸文靜.優(yōu)化數學教學 提高數學技能[J].中國農村教育,2019(32):66.
[2]張愛明.激活小學數學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J].學周刊,2019(3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