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媛媛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用活潑、愉快的情緒演唱歌曲《粉刷匠》。
2、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體會粉刷匠勞動時的愉快心情。培養(yǎng)學生要愛勞動,珍惜勞動成果。
3、通過創(chuàng)編動作、表演唱和吹奏口風琴,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創(chuàng)造意識。
二、教學重點
能用輕松愉快的聲音演唱歌曲《粉刷匠》,體會勞動帶給我們的快樂。
三、教學難點
1、用身體語言為歌曲伴奏,表現(xiàn)2拍子的強弱規(guī)律。
2、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編動作理解歌詞、會用口風琴吹奏曲譜。
四、教學準備
手風琴、口風琴、多媒體課件,木魚、三角鐵、刷子、報紙帽子
五、課型
唱歌課
六、教法、學法
講授法、模唱法、練習法、小組合作
七、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1-2分鐘)
1、聽《粉刷匠》伴奏音樂 (拍手擺頭)走進教室。
2、師生問好
1=C ???2/4
1 2 ?3 4 ︱ 5 - ︱ 1 5 ︱ 1 5 ︱5 4 3 2 ︱ 1 - ‖
(師) 同學們 ??好(生)你好,你好,崔老師你 ?好。
(設計意圖:對于一年級的孩子課堂常規(guī)養(yǎng)成習慣非常重要,從小就要培養(yǎng)孩子的聽音樂感知節(jié)奏的習慣,要用音樂的方式問好。)
(二)導入:(2-3分鐘)
1、謎語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一起來猜個謎語,看誰最聰明?
ppt圖片:兩棵樹、十個杈,不長葉、不開花,吃飯勞動全靠它。(打身體的一部分,學生猜謎) 你真聰明!
2、我有一雙靈巧的手
師:每個人都有一雙手。這雙手可以學著做很多很多事情。下面我們一起看看一六班的小朋友用手做什么? ppt圖片(洗衣服、擦玻璃、掃地、寫字、吹口風琴等等) ?揭示課題
(設計意圖:猜謎是孩子們喜歡的游戲,將學生做家務和學習的制成圖片,貼近學生實際生活,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學唱歌曲:
1、聆聽與感受(2-3分鐘)
請聽老師(頭帶報紙帽,一手提水桶,一手拿刷子)唱歌,說一說老師這個粉刷匠勞動時心情怎樣?你聽到了粉刷匠在做什么?
出示課件歌曲《粉刷匠》
2按節(jié)奏朗讀歌詞(5-6分鐘)
(1)老師按節(jié)奏范念歌詞(用木魚伴奏) (強調“我”“粉”“刷”“哎”)
同學們老師朗讀的怎么樣?……對了,一定要把粉刷匠的自豪感和勞動帶給我們的快樂讀出來哦!
(2)生一起按節(jié)奏拍手拍腿、朗讀歌詞。
(3)請你模仿粉刷匠動作朗讀歌詞。
(設計意圖:先從歌曲的情緒和節(jié)奏入手,讓學生以讀歌詞的形式體驗情緒,再加入節(jié)拍練習,讓學生感知2拍子強弱關系,最后根據歌詞創(chuàng)編動作從而達到記憶歌詞的目的)
3、學唱旋律(5-8分鐘)
(1)師示范用“l(fā)a”唱旋律,出示歌曲歌曲,要求學生仔細聽,歌曲一共有幾句?
(四行曲譜四個樂句)
(2)生跟師用“l(fā)a”唱旋律第一句,請你找一找,歌譜中那幾句和第一樂句相似?
學生仔細觀察,回答問題,老師總結(第一樂句與第二句前三小節(jié)相同,第二樂句與第四樂句完全相同,歌曲每一樂句的第三小節(jié)相同)
(3)師生接龍唱歌譜,并在每一樂句末尾做柯爾文D0和Sol。
如,師:53 ?53 53 1 24 32 ?生:5
(4)學生跟著手風琴伴奏,完整地唱歌曲《粉刷匠》(強調音準)
(5)生跟音樂伴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給歌曲分樂句,找到歌譜的規(guī)律,借助柯爾文手勢掌握音高,由淺入深分層進行有效教學)
(四)歌曲拓展
1、表演歌曲(5-6分鐘)
(1)學生分組唱,評一評,看哪組唱得最棒,怎樣唱才好聽
(2)學生再次跟著伴奏音樂加上科爾文手勢有感情地演唱
(3)老師拉手風琴,選4位同學拿三角鐵木魚伴奏,將分表演組、唱歌組,并輪換進行合作表演唱。
(設計意圖:歌表演環(huán)節(jié)老師要關注到班里的每一位孩子,讓每一位學生都積極主動參與到音樂實踐活動中去,感受音樂帶給我們的快樂,同時要培養(yǎng)孩子對音樂感受后評價的能力)
2、口風琴吹奏《粉刷匠》(6-8分鐘)
(1)出示歌譜,老師示范口風琴吹奏,學生聆聽。
(2)視唱曲譜,并在口風琴鍵盤上,集體邊唱譜邊徒手練習第一樂句
(3)學生集體練習吹奏第一樂句,教師觀察進行個別指導,注意氣息的控制與手型。
(設計意圖:口風琴教學環(huán)節(jié),老師要從掌握氣息和演奏手型最基礎講起,徒手練習和集體吹奏是避免課堂過于吵鬧的高效學習方法。)
3、全體學生跟音樂邊表演邊演唱歌曲《粉刷匠》。
(五)課堂小結(3-5分鐘)
同學們,你從粉刷匠身上發(fā)現(xiàn)了什么值得學習的優(yōu)點?
學生回答(小粉刷匠在勞動過程中不怕臟,不怕累,熱愛勞動等)
教師總結,讓我們懂得了勞動能夠創(chuàng)造美,老師希望你們的雙手,通過學習都變成一雙雙靈巧的手,將來把這個世界裝扮地更加美麗!最后讓我們以歡樂的歌聲結束這堂課吧?。◣熒渤斗鬯⒔场罚┠墙裉斓恼n就上到這里,下課!
教學分析與反思
一、課題教學分析
(一)教材分析
1、《粉刷匠》是一首風趣、活潑的波蘭兒歌,通過由五個唱名(do、re、mi、fa、sol)組成的短小嚴整的一段體式,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小粉刷匠勞動時喜悅心情以及忘我勞動的精神。
2、根據教材的編寫意圖,在教學中要體現(xiàn)"勞動最光榮"這一人文主題思想,同時,還要引導學生感受外國歌曲中勞動類歌曲的情趣。通過唱歌、表演和即興創(chuàng)編,體驗外國民族音樂風格,從而促進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形成和發(fā)展。
(二)學情分析
在本科教學設計中,我選用謎語式趣味導入,將孩子們日常生活作為素材,貼近學生生活,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自主參與、自主探索、獨立獲取知識。培養(yǎng)學生吹奏口風琴,加強音樂技能的學習。
二、教學反思(結合相關教學理論反思教學)
導入環(huán)節(jié)預設不夠,猜謎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學生不認識的生僻字。道具帽子、刷子和筒子運用不當,應放在歌曲表演環(huán)節(jié)。整堂課沒有板書課題、調號及拍號??陲L琴吹奏譜例未標指法,導致學生吹奏錯誤。
在了解學生和熟悉學生學情方面,要多和學生多朋友,走進他們的心靈世界。知己知彼,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失。努力鉆研音樂教學運用的學習,以便進行有效教學。